在东北,每到春季,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独特的发酵气息,那是做大酱的信号。这不仅是美食活动,更是东北人的生活传统。坚守家乡味道,要做出地道大酱。
·首先要准备优质材料和工具。大豆是大酱灵魂,要挑选颗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黄豆。除大豆外,水也关键,很多人家会选用井水或山泉水。
·工具方面,需要大铁锅煮豆、缸发酵,还有捣蒜缸等小工具。把选好的黄豆洗净,放入大铁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一步需要耐心,煮豆需几个小时,直到黄豆变得软烂,用手一捏就碎。煮好的黄豆出锅后,放在阴凉处晾凉。
·把晾凉的黄豆放在捣蒜缸里,用擀面杖捣成泥状。这是力气活,需要反复捶打,直到豆泥细腻均匀。把豆泥放在案板上,揉成一个个长方体的酱块。酱块大小适中,每个重约两三斤,放在通风干燥处发酵。发酵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期间观察酱块变化。春季气温升高,是下酱好时机。
·拿出发酵好的酱块,用刷子把酱块表面霉菌刷掉,然后掰成小块放入缸中。按照比例加入盐水,盐水浓度很关键。每斤酱块加半斤盐和三斤水,加入盐水后搅拌均匀。
·下酱之后,每天用木棒搅拌酱缸,这叫打耙。搅拌要用力,从缸底往上翻,促进发酵排出异味。春季阳光下,大酱发酵表面泛起厚厚的泡沫。随着时间推移,大酱颜色变深,味道越来越浓郁。经过发酵,美味大酱做好了。
打开酱缸酱香扑鼻,这大酱色泽红亮,质地细腻,咸香可口。在东北,大酱吃法多样,可蘸蔬菜,是经典搭配。一口大葱蘸酱,再配上玉米饼子,满是家乡味道。还可用大酱炒菜,如酱茄子、酱豆角,让蔬菜更美味。
东北春季做大酱,是与时间对话,传承传统美食。每一口大酱,蕴含东北人的热情豪迈与眷恋热爱。如果到东北,一定要尝尝这大酱,感受乡情与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