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做了一辈子饭,从不知道“城里人喜欢看”,张万露一开始也纳闷,直到他看到网友们认真写下的一条条留言:“你给我做饭,我陪你变老,这是什么神仙爱情!”“我的外婆也有一双巧手,她做的好吃的再也吃不到了。”“手里的外卖不香了,想去你家吃饭。”
他这才明白,对这些和他当年一样漂泊在外的人们来说,秦巴奶奶端出的一粥一饭里,承载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老一辈相濡以沫的无言浪漫,和游子久违了的“家的味道”。
“粉条袋子上的奶奶”“怎样才能买到奶奶的泡菜?”“人在广东,就想油泼辣子的那股香!”看得到,吃不着,馋坏了的粉丝很早就开始留言催促张万露带货。几经观察,张万露发现,塌辣子最能诱发网友的口水。这种陕南特有的发酵型辣酱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可拌面、烙饼、夹馍,在短视频中出镜率很高。张万露决定用塌辣子试水电商之路。
在安康,辣椒种植是政府鼓励的脱贫产业。辣酱生产商定期从农户手中收购辣椒,但因为缺少销路,辣酱年年滞销,农民也收获无多。2019年6月,张万露带着奶奶的配方找到当地的辣椒酱生产商,试图订制一批辣椒酱,在线上出售。当时,抖音带货还是个稀奇事,生产商根本没抱希望,签合同的时候甚至对张万露“爱理不理”。
张万露自己对销量的预期是几百瓶。没想到,“秦巴奶奶”牌辣酱一炮而红,一上架就卖出1万瓶,一个短视频可以带货几千单,最多一天卖出3万瓶。到第二年7月,张万露已经卖出50多万瓶辣酱,相当于当地线下十年的销量。一时间,农民手中的辣椒被大量收购,农产品市场迅速打开。附近镇里的香菇滞销,负责人也跑来找张万露帮忙,最终卖出近5000公斤。在这股电商带货的潮流下,当地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一年内5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按照奶奶的配方与做法,张万露陆续开发了红薯粉条、油泼辣子、魔芋干等各色农副产品。奶奶叮嘱他:“原料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能骗人家,价格不要太高。”求带货的企业找上门来,张万露也要精挑细选,不会来者不拒。他表示:“流量变现,一定要保证送到粉丝手上的产品质量过关。”
张万露拍短视频之初,不懂网络的爷爷很不理解,觉得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小伙子不找个正事,成天玩手机。”那时,张万露只是隐约意识到,短视频给他带来的将不仅是娱乐,但他并不明确路在何方。
现在,通过抖音电商,他从普通的“打工人”变成年入400万的创业者。爷爷奶奶仍然不了解也不关心他到底怎么赚钱,赚了多少钱,但总算明白他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年,祖孙三人还上了央视,在当地出了名。陈桂刚走在路上,有人会问她:“你是不是那个秦巴奶奶?”
她不知道的是,认识她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在抖音上,一个粉丝给张万露留言:“我5岁的女儿刷到你的视频,激动地说:‘妈妈,这不是我们家粉条袋子上的奶奶吗?’”这位奶奶从未走出家乡。如今,她的笑脸将印在一份份包装袋上,随着陕南的农家食材出发,抚慰无数漂泊旅人的思乡之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