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张凡
山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中医认为,山楂酸、甘,微温,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的效果,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腹痛嗳气等症状。
现代营养学发现,山楂富含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有机酸和脂肪酶可以促进胃酸分泌,助力消化;三萜类化合物有助改善血压,对心血管健康有利;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效果。每日可吃新鲜山楂5~10枚,如果是用山楂干泡水,建议用10~15克。此外,山楂还有很多吃法。
山楂粥。取新鲜山楂4~5枚,切片后配适量粳米一起煮粥,还可根据自身需求添加适量的山药、芡实,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
山楂荷叶茶。取山楂干15克,荷叶10克,用清水煮沸后饮用,有清热解暑、降脂利湿的功效。
山楂红烧肉。取新鲜山楂8~10枚,或山楂干30克,与1斤五花肉同炖,能让肉质更软烂、减少油腻感。
山楂银耳羹。取银耳半朵,泡发后与8~10枚新鲜山楂,以及适量冰糖、枸杞同煮,有滋阴润肺、消食开胃的效果,适合干燥季节食用。
需注意,山楂中的有机酸,如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等含量较高,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应慎食,其他人群也应避免空腹食用。山楂有破血散瘀的作用,孕妇应慎用。市面上的山楂糕、山楂酱、糖葫芦等山楂制品,大多糖含量较高,建议少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来源: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