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窦娥死后真的下雪吗,窦娥冤的故事简介

首页 > 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20 20:27:37

说起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分别指马致远的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及关汉卿的《窦娥冤》。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窦娥冤》。主角窦娥是封建社会底层女性的典型代表。她虽然出身社会底层,一向善良朴实,但面对恶人的闯入,却有一种自我反抗的感觉,不甘受辱,不畏强暴。

历史上窦娥死后真的下雪吗,窦娥冤的故事简介(1)

可以说,窦娥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光彩与光彩。而她在剧中所遭受的无辜冤屈和死亡的结局,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值得注意的是,窦娥在被处决前,曾发过三个令人费解的誓言: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历史上窦娥死后真的下雪吗,窦娥冤的故事简介(2)

三个誓言分别是“血洒白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这听起来很荒谬,与我们的常识背道而驰。但最终,上帝被窦娥的委屈所感动,实现了她的三个誓言。那么,窦娥的这三个誓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

一、血洒白练

白练是指白熟丝,其背后的含义是纯真和纯洁的象征。离开前,窦娥恳求刽子手自由练习,以示自己受了冤屈。

在《窦娥冤》中,窦娥在歌词中说: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历史上窦娥死后真的下雪吗,窦娥冤的故事简介(3)

在这首抒情诗中,有两个我们熟悉的历史典故,分别是常红花碧和王帝来娟。这两个历史典故突出于一个词:“不公”。

苌弘是周靖王时期的大夫,在位期间一直忠于周王室,绝对不分裂。然而,公元前491年,苌弘被小人陷害,被贬到蜀国偏远的地方,满怀怨恨。到了蜀国后,悲喜交加的苌弘很快就在抑郁症中死去了。

历史上窦娥死后真的下雪吗,窦娥冤的故事简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