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族现在是什么人,沙陀族现在是什么族

首页 > 民俗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6 20:22:23

这些现象仅从后唐、后晋、后汉王室的一些记载就可见一斑。如李克用妻妾刘氏、贞简皇后曹氏(太原良家女)、魏国夫人陈氏(唐昭宗赐予的宫嫔),李存勖妻妾刘氏(抢掠魏州成安的寒门女)、韩氏、伊氏(伊广之女)、李存又妻妾郭氏(郭崇韬之女),李继岌妻妾王氏(王都之女),李嗣源妻妾魏氏(镇州平山抢掠的民妇)、王氏(邠州饼家子),李从厚妻妾孔氏(孔循之女),李从珂妻妾刘氏(应州浑元刘茂威之女),刘知远皇后李氏(劫掠晋阳民女),刘承祐妻妾张氏(张彦成之女)。李克用女瑶英公主嫁张延钊,另一女嫁王珂,李克让女琼华公主嫁孟知祥,后唐明宗女兴平公主和永安公主都嫁给了赵延寿,后晋高祖妹嫁给杜重威,后晋高祖女嫁杨承祚。

沙陀族现在是什么人,沙陀族现在是什么族(9)

由于史料的匮乏,以上只是当时地位较高的一些沙陀人和汉人通婚的少量记载,至于其他地位较低沙陀官军或普通沙陀人与汉族人通婚杂居的现象,一定更是数不胜数。这种通婚模式虽然很多都比较粗野,但史籍中并未发现因为不同族群之间通婚而产生冲突的记载,这说明当时沙陀人和汉人之间的跨族婚姻虽有不情愿的人,但也都被和谐了。

沙陀族现在是什么人,沙陀族现在是什么族(10)

沙陀人汉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更用汉族姓名,事实上,在唐朝时期,沙陀人就逐渐开始有使用汉族姓名的人了。龙朔年间,就有处月酋长沙陀金山受封的记载,其子名为沙陀辅国,这样的名字已经具有了汉族人姓名的特征,但沙陀辅国之妻名为“鼠尼施”,其子名为“骨咄支”。据此推断,当时沙陀人在与唐朝交往联系时,开始使用类似于汉族人姓名的现象,但在沙陀本族内部,沙陀人依然使用沙陀人自己的沙陀族姓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东迁之时,沙陀族东迁后,其首领朱邪赤心因功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名国昌。这次沙陀族首领被唐朝皇帝赐李唐皇姓,对沙陀全族产生重大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李国昌之子李克用收的一大批义儿都成为李姓贵族。基于这种示范效应,在沙陀贵族中,就比较少有沙陀姓名的记载了,但此时沙陀的普通人并没有完全改用汉族姓名。史载,后唐明宗李嗣源世本夷狄,无姓氏,名邈佶烈,十三岁时被李克用收养后得赐名李嗣源。还有后晋高祖石敬瑭之父,本出于西夷,名臬捩鸡。这两个人的记载说明,在唐朝时,部分沙陀民众仍在使用沙陀名。

再有就是沙陀人语言的汉化,到五代时期,沙陀人入主中原,开始与汉人交往日益密切。这样就必须逾越语言不通的问题,而语言是受环境影响的,而汉语在中原地区的优势显然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随着沙陀人汉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汉语逐渐取代了沙陀人原本的语言。

沙陀族现在是什么人,沙陀族现在是什么族(11)

最后就是沙陀人逐渐接受了汉民族的伦理道德,但汉族的道德体系与沙陀人原来“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娶母、兄亡娶嫂” 等风俗格格不入。虽然如此,沙陀人为融入中原环境,逐步认同了汉族的道德体系,讲究孝道。如李克用死后,其弟李克宁身为托孤重臣因为“父慈子孝”的顾虑而没有夺取李存勖的地位。史称李存勖也是“性至孝”。不过,五代时期沙陀人对汉族伦理道德的接受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大致说来,以武力取天下的沙陀人身上保持了较为浓厚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特点,对汉族伦理道德不甚留心;而其子孙则大多从小受到汉族伦理道德观念的熏陶,较少保有其民族特色。

沙陀族现在是什么人,沙陀族现在是什么族(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