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训喜(诗人)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大型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部治水史。淮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之历史上黄河夺淮的长期影响,导致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也是一条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成为第一条被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开启了新中国治水事业的伟大征程。《一条大河波浪宽》采取全景扫描的方式,全面、系统、真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治理淮河的历史进程。从书写内容上看,该书纵向贯通上至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下至沿淮各级党委政府、村组民圩、治淮工地、水文站点,横向贯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以治淮为主线,兼及治黄、治江等治水大业,涉及淮河一百多条河流、近百个工程、数百个人物,是一幅壮丽的治水画卷。同时,该书还以治淮为载体,折射沿淮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就。从时间跨度上看,该书以新中国治淮为主轴,上溯大禹治水、曹操“千年之问”、明清治河之争、近代“导淮计划”,通过对历史上治淮兴废的深入探照,凸显了新中国治淮的辉煌壮举。该书还将800年前黄河夺淮和新时代引江济淮加以巧妙连接,使得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仍的苦难史与当今人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从叙述节奏上看,该书宛如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曲,有治淮年代的高潮迭起,有遭遇曲折时的慢板叹息,有徘徊前行中的执着赞歌,更有筑梦新时代的黄钟大吕。该书深刻诠释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弘扬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优良传统,治淮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安徽教育出版社二〇一九年三月出版
这是一部植根人民的艺术之树。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贯穿全书,沿淮干群的热烈拥护和全身心参与是治淮事业的成功基石。正如该书所引傅作义的话,“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深深扎根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人心的深处,因此,人民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摇撼的伟大”。新中国治淮是扎根于人民心中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改变淮河历史的实践也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得以成功的动力源泉。该书不仅展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生动形象,记载了水利战线上的鲜活人物,还以大量篇幅描绘了人民群众支持治淮、投身治淮、献身治淮的感人事迹。有治淮英模李秀英,有攻克“马肝土”的刘美山,有“我就是倒了,水尺也得立着”的基层水文观测员李泽銮,还有那些牺牲在治淮一线的无名英雄,这些“小人物”有故事、有感情、有温度,可触可感、可歌可泣。该书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身上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中国治淮事业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文艺创作也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
这是一部践行“四力”的心血结晶。《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行动之书”。该书作者在3年多实地采访中,三觅三江营、三访三河尖、七渡淮水、五涉颍水、两至北汝河、四出正阳关、两寻长台关,行程3万里,走访了沿淮四省15个地市60多个县区,采访了800多人次,查阅了700多万字治淮史料以及2000多万字地方史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一段史实、一个工程、一个人物,一次次到现场与采访对象商讨核实,一遍遍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爬梳分析,使许多珍贵的史料、鲜为人知的细节得以披露,新中国治淮的家国记忆得以完整再现。在这部作品里,对治淮不仅有整体性的体认和描绘,还有显微镜式的体察和剖析,很好地处理了宏大叙事与细节再现的结合、时代讴歌与历史探寻的贯通、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一部有政治高度、时代热度、视野广度、历史厚度、人物温度、艺术纯度的好作品。该书深刻证明只有下一流功夫,才能出一流作品。
本栏目由文艺报社、诗刊社、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主办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