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山东省主推花生品种发布,看看都有哪些?》一文中,介绍了2023年山东省花生主推品种7个,今天再向大家介绍《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03)中。适合山东省种植的花生品种,供大家在选择花生品种时作为参考。
一、山花9号
品种特点:抗旱,耐瘠,耐涝,耐肥抗倒,耐密植,适应性强,高产潜力大。
特征特性:中间型,油食兼用。中晚熟品种,春播生育期 138 天左右。连续开花型,分枝数 9 条,主茎高 37.4 厘米,侧枝长 42.0 厘米,株型直立紧凑。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腰较粗,果壳较硬。百果重 241.3 克,百仁重 104.0 克,出仁率 72.0%。籽仁长椭圆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深黄色。种子休眠期长。籽仁含油量 52.01%,蛋白质含量 27.44%,油酸含量 46.50%,籽仁亚油酸含量 32.80%。中抗青枯病,抗叶斑病,中抗锈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55.8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号增产 13.7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20.7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2.4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51.5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1.3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23.2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3.20%。
栽培技术要点:1. 抗旱,耐瘠,耐涝。耐肥抗倒,耐密植,适应性强,高产潜力大,适合高肥水条件高产栽培。 2. 适宜密植,高肥水条件下,每亩保苗 0.8万~ 1.0 万穴,每穴 2 株。3.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4. 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5. 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二、山花7号
品种特点:果大、仁大,符合出口需求,耐肥抗倒高产。
特征特性:中间型大粒品种。生育期 130 天左右,连续开花型,疏枝,分枝数 9 条,主茎高 39.8 厘米,侧枝长 43.4 厘米,株型直立紧凑。荚果普通型,果长,果腰中细,果壳较硬。百果重 260.0 克,百仁重 116.0 克。籽仁长椭圆形,种皮浅红色,有光泽,内种皮深黄色,质地酥脆。果、仁出口大花生要求。籽仁含油量50.30%,蛋白质含量 29.31%,油酸含量 47.90%,籽仁亚油酸含量 31.90%。中抗叶斑病、锈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04.3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9.60%;第2 生长周期亩产 354.7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1.4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215.6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0.4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60.1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3.30%。
栽培技术要点:1. 适合高肥水条件高产栽培,适宜密植,高肥水条件每亩为 0.8万~ 1.0 万穴 / 亩,每穴 2 粒。2. 春播前 5 天 5 厘米日均地温 15℃为播种适期,3.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4. 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5. 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晒。
三、远杂9102
品种特点:植株矮,抗倒性好,出仁率高,含油量高,高抗青枯病,抗旱耐涝耐瘠薄,适应性广。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小粒品种。食用、油用、油食兼用。夏播生育期 100 天。植株直立疏枝,连续开花,主茎高 33.0 厘米,总分枝 9 条,结果枝 6 条。荚果茧形,果嘴明显程度弱,荚果表面质地中,缢缩程度中,百果重 165.0 克。籽仁球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 66.0 克,出仁率 74.0%。籽仁含油量 58.24%,蛋白质含量 24.28%,油酸含量 38.90%,籽仁亚油酸含量 38.13%。高抗青枯病,中抗叶斑病,中抗锈病,抗网斑病,抗病毒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3.9 千克,比对照白沙 1016 增产 23.19%;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41.0 千克,比对照白沙 1016 增产14.0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172.1 千克,比对照白沙 1016 增产 25.45%;第 2生长周期亩产 180.0 千克,比对照白沙 1016 增产 17.00%。
栽培技术要点:适用于河南省麦后直播种植方式,其他地区需因地制宜适当调整。1. 播期。6 月 10 日左右。 2. 密度。每亩 1.2 万~ 1.4 万穴,每穴两粒,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可适当增减。 3. 播种前施足底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为主,花针期切忌干旱。4. 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山东夏播花生区种植。
四、花育23号
品种特点:出口型小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多,高产稳产。饱果率高,籽仁椭圆,种皮粉红色,出米率高。
特征特性:油用。属疏枝型直立小花生,生育期 129 天。主茎高 37.2 厘米,侧枝长 43.1 厘米,百果重 153.7 克,百仁重 64.2 克,出米率 74.5%。粗脂肪含量53.10%,蛋白质含量 22.90%,油酸 / 亚油酸比值(O/L)1.54。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种子休眠性、抗旱性强。籽仁含油量 53.10%,蛋白质含量 22.85%,油酸含量49.30%,籽仁亚油酸含量 31.92%。中抗叶斑病和网斑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312.6 千克,比对照鲁花 12 号增产 13.5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81.5 千克,比对照鲁花 12 号增产 21.5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4.0 千克,比对照鲁花 12 号增产16.0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11.7 千克,比对照鲁花 12 号增产 24.80%。
栽培技术要点:1. 早播,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2. 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夏播每亩 1.1万~ 1.2 万穴,每穴均播两粒。3.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4. 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5. 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五、花育25号
品种特点:荚果大,高产稳产,种子休眠性强,耐盐碱,抗旱性强。结果集中、果柄坚韧、不易落果,适宜机械化收获。
特征特性:中间型。油用。属早熟直立大花生,生育期 129 天。株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主茎高 46.5 厘米,侧枝长 49.0 厘米,总分枝数 9 条。单株结果数 15 个,结果集中。荚果近普通形,籽仁粉红色、无裂纹。百果重 239.0 克,百仁重 98.0 克,出米率 73.5%。籽仁含油量 48.60%,蛋白质含量 25.20%,油酸含量41.80%,籽仁亚油酸含量 38.20%,油酸 / 亚油酸比值(O/L)1.09,茎蔓粗蛋白含量 15.00%。耐叶斑病、锈病,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较强。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319.8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7.3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27.6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0.9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2.5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9.4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40.9 千克,比对照鲁花 11 号增产 12.20%。
栽培技术要点:1. 适宜种植于中等以上的砂壤土。2. 覆膜栽培能更好地发挥其高产的特点。3. 春播地每亩 0.9 万~ 1.1 万穴。麦套和夏播 1.1 万~ 1.2 万穴,每穴两粒。4. 春播播前 5 天 5 厘米日均地温 15℃为播种适期,麦套和夏直播依当地常规品种播期进行。5. 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旱涝条件下注意排灌,成熟时及时收晒。
成长型品种一、豫花22号
品种特点:果型、粒型好且较大,饱果率高,增产幅度大,适宜机械化脱壳和收获。
特征特性:油食兼用。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夏直播生育期 113 天左右。植株直立,连续开花。主茎高 43 厘米左右,侧枝长 44.0 厘米,总分枝 7 个左右,结果枝 6 个左右,单株饱果数 10 个左右。荚果茧形,果嘴弱,荚果表面质地中,缩缢弱,百果重 190.0 克,饱果率 79.0%。籽仁球形,种皮浅红色,有光泽,内种皮白色,百仁重 82.0 克,出仁率 72.0%。籽仁含油量 51.39%,蛋白质含量 24.22%,油酸含量 36.08%,籽仁亚油酸含量 42.84%。中感青枯病,中抗叶斑病,中抗锈病,中感网斑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29.8 千克,比对照豫花 14 号增产 16.84%;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04.1 千克,比对照豫花 14 号增产 15.18%。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40.3 千克,比对照豫花 14 号增产 13.95%;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16.5 千克,比对照豫花 14 号增产 8.68%。
栽培技术要点:1. 播期。夏播在 6 月 10 日前播种。2. 密度。每亩 1.2 万~ 1.4万穴,每穴两粒,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可适当增减。3. 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为主,花针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防治网斑病和食叶害虫,根据长势适当化控。4. 成熟后及时收获。
二、开农71
品种特点:高油酸、高含油量,抗多种病害,综合抗病性较好。
特征特性:普通型。鲜食、油食兼用。生育期 115 天,株型直立,连续开花,主茎有花序。平均主茎高 44.8 厘米,平均侧枝长 47.5 厘米,总分枝 8 条,结果枝 7条,单株饱果数 12 个。荚果普通形,荚果缩缢程度弱,果嘴明显程度弱,网纹细、较深。平均百果重 187.6 克,平均饱果率 82.15%。籽仁椭圆形,粉红色,内种皮深黄色,百仁重 77.37 克,平均出仁率 70.97%。籽仁含油量 57.14%,蛋白质含量18.38%,油酸含量 76.45%,籽仁亚油酸含量 6.42%,棕榈酸 6.64%。抗青枯病,抗叶斑病,感锈病,抗根腐病、病毒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21.7 千克,比对照豫花 9327 减产 2.08%;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51.6 千克,比对照豫花 9327 增产 6.02%。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0.8 千克,比对照豫花 9327 减产 3.84%;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51.2 千克,比对照豫花 9327 增产 7.93%。
栽培技术要点:1. 春播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每亩 0.9 万~ 1.0 万穴,每穴 2 粒种子,春播种植应在 5 厘米地温稳定在 18℃以上时播种。夏播于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播种,每亩 1.1 万~ 1.2 万穴,每穴 2 粒种子。2. 生育期间,应注意白绢病、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及时防治虫害。 3. 及时控旺,高水肥地块,及时控制旺长。4. 适时收获。
三、冀花19号
品种特点:高油酸、高含油量品种,增产潜力大。
特征特性:普通型。油食兼用。大果,平均生育期 129 天。株型直立,连续开花。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浅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种子休眠性强。平均主茎高 41.8 厘米,侧枝长 45.3 厘米,总分枝 8.1 条,结果枝 7.7 条,单株果数 18.1 个,百果重 223.5 克,百仁重 111.2 克,出米率 72.52%。籽仁含油量 54.17%,蛋白质含量 23.51%,油酸含量 75.35%,籽仁亚油酸含量 7.15%。中抗叶斑病。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27.8 千克,比对照花育 19 号增产 6.54%;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88.7 千克,比对照花育 19 号增产 7.83%。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6.4 千克,比对照花育19 号增产 8.32%;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83.4 千克,比对照花育 19 号增产 9.11%。
栽培技术要点:1. 施足基肥,并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追肥应追施氮、磷等速效肥。2. 每亩 50.0 千克荚果,播前带壳晾晒。3. 地膜覆盖 4 月下旬,露地春播 5 月上中旬,麦套于小麦收获前 15 天左右。4. 每亩 1.0 万穴,每穴 2 粒。5. 保证开花、饱果成熟期两次关键水。6. 合理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治倒伏。7. 多数荚果饱满成熟时应及时收获。
一、宇花18号
品种特点:高油、高油酸、耐盐碱。
特征特性:中间型。油食兼用高油酸花生品种。全生育期 125 天,株型直立,连续开花,疏枝。主茎高 45.3 厘米,侧枝长 54.1 厘米,有效枝长 7.2 厘米,有效分枝数 9 ~ 10 条。荚果普通型,网纹中等、较浅。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裂纹,有油斑,内中金黄色。百果重 227.7 克,百仁重 91.5 克,出米率 72.90%。籽仁含油量 56.73%,蛋白质含量 25.34%,油酸含量 82.40%,籽仁亚油酸含量 2.31%,油酸/亚油酸比值35.67,茎蔓粗蛋白含量14.20%,棕榈酸含量5.67%。中抗青枯病、叶斑病,抗锈病,抗旱耐盐性较强。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25.2 千克,比对照花育 33 号增产 4.2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333.9 千克,比对照花育 33 号增产 5.0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37.1 千克,比对照花育 33 号增产 7.0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43.4 千克,比对照花育 33 号增产 7.80%。
栽培技术要点:1. 适于具有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种植。2. 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 ~ 2500 千克。种肥氮、磷、钾复合肥 15 千克或不少于 15 千克花生专用肥。3. 春播播种前 5 天地下日均温度≥ 15℃为播种适期。4. 春播适宜密度为 0.9 万~ 1.0万穴,每穴 2 粒,具体应据肥力高低而定,依据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5. 成熟时及时收获和晾晒。
冀花甜1号
品种特点:集低脂肪、高含糖量、高产、早熟于一体的食用型品种。
特征特性:普通型。食用、油食兼用。株型直立,连续开花,花色黄色,荚果普通形,网纹中浅,籽仁柱形、深红色、无裂纹、口感甜,种子休眠性强。主茎高51.4 厘米,总分枝 8 条,单株果数 12 个,单株产量 16.4 克,百果重 234.3 克,百仁重 94.3 克,生育期 130 天。籽仁含油量 43.63%,蛋白质含量 24.83%,油酸含量34.40%,籽仁亚油酸含量 43.00%,水溶性总糖含量 7.10%。感叶斑病,种子休眠性强。
产量表现:荚果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301.3 千克,比对照冀花 4 号增产 8.4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90.0 千克,比对照冀花 4 号增产 5.30%。籽仁第 1 生长周期亩产 215.8 千克,比对照冀花 4 号增产 4.80%;第 2 生长周期亩产 211.5 千克,比对照冀花 4 号增产3.70%。
栽培技术要点:1. 施足基肥,并以腐熟有机肥为主。2. 施足基肥,并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追肥应追施氮、磷等速效肥。3. 播种量为每亩 50 千克荚果,播前带壳晾晒。露地春播 5 月上中旬播种,麦套于麦收前 15 天左右播种。4.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 1 万穴(2 万株)左右。5. 后期注意喷施*菌剂防治叶部病害。6. 及时收获。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山东鲜食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欢迎条友们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