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湖北的地理简介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5-19 18:13:07

【地理位置与面积】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湖北的地理简介(1)

【地势地貌】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1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平原。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一带注入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狭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夹有残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积收缩,远不及江汉平原平坦宽阔。

【河流与湖泊】 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气候】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植物及动物资源】 全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藤本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括娄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

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泽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687种,其中两栖类48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兽类121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20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地质矿产】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列入《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有80种(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地下水、矿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矿区956个,矿产地1287处,产地数较多的矿产有:煤、铁、磷、石灰岩、铜、金、硫铁矿、银、矿盐、铌、钽、芒硝、白云岩、粘土、石煤等。1287个矿产地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小型的矿产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矿产地仅占6.9%。磷、矿盐、芒硝、石膏、铁、铜、金、银、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矿产。化肥用橄榄岩、碘、溴、石榴子石、累脱石粘土和建筑用辉绿岩居全国首位。保有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7种。按2000年底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全国统一计算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湖北省为1472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8万元,居全国第17位。

【建置沿革】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湖北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25~220年)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竞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7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共60县、6散州、1散厅。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至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辖6个地区(黄冈地区、孝感地区、咸宁地区、荆州地区、宜昌地区、郧阳地区),1个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省辖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今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湖北历史简介】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湖北郧县等地考古发现远古时代郧阳人、长阳人的化石表明,早在七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这里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和带谷壳的红烧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反映出当时农耕、水利、渔猎、手工业、纺织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长江之滨,至商朝,湖北已纳入其版图。武汉市北盘龙城商代中期城址的发掘和省内许多地区商代铜器的出土,说明商朝势力已经远播到湖北汉水流域和长江南北。

西周时期,湖北省境内出现以楚国为代表的诸多小国,这些小国后均被楚国所吞灭。东周时期,楚国以荆楚为基础逐渐壮大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力进一步强盛,势力所及,东达吴越、齐鲁之境,北至陈卫郑宋等中原腹地,南达湖南,横跨江淮,形成霸业,威服华夏。楚国社会经济大步发展,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铁器生产得到改善和推广,丝织、刺绣、髹漆、采矿、水陆交通、城市建设、商品交易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江河湖泊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发展林牧渔业,手工业、商业也比较发达,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医学、数学等科技、学术文化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发端于荆楚大地的绿林军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政权建立了丰功伟绩。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分割荆州,在湖北境内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由于战乱连年不息,北方流民大量迁入,随着农业发展需要,江汉平原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作物和渔牧业也十分兴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阳、夏口(今武昌)等城市兴起,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唐代,荆襄鄂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之一。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制漆业为全国之冠,麻丝织、竹编天下闻名。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的兴盛,出现了一批著名诗人、学者,如孟浩然、皮日休、岑参、陆羽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游历荆楚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

宋元时期,湖北农业经济曲折发展,城市经济与商品贸易比较活跃,教育事业蓬勃兴起;医学、文化、学术领域取得诸多成就,书法家米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明代,湖北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明中叶,汉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与转口贸易十分发达。明末,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席卷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清代,湖北政区正式形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湖北的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棉花种植与纺织印染业兴起,经济比较发达。以商业贸易带动手工业发展,汉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整个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扩张,汉口、宜昌、沙市相继开埠,湖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湖北的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被大量掠夺,地方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交通、金融、财政等重要领域被外国人控制,民族灾难日趋深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晚清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洋务运动全面展开,湖北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推动了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新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湖北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聚集革命力量。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

民国时期,湖北经历了军阀混战、江城五四运动风暴,于1920年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湖北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1923年2月,汉口爆发了著名的“二七”江岸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巅峰。

大革命时期,武汉和湖北地区工农革命运动高涨,一度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成为大革命的中心。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湖北各地举行秋收暴动,建立了鄂豫边、湘鄂西等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又成为抗战首都。著名的武汉大会战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的武装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湖北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湖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湖北经历了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随后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经历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尽管湖北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挫折,但仍取得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后,湖北克服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湖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把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落后的省份建设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交通发达、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欣欣向荣的新湖北。

改革开放新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湖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延续了“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全国位次前移。在新常态下,湖北正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五个湖北”建设,以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

【人口】 一、人口总量。2016年末,湖北常住人口5885万人,比上年的5851.5万人增加33.5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70.65万人,出生率12.04‰,比上年的10.74‰上升1.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0.9万人,死亡率6.97‰,比上年的5.83‰上升1.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29.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7‰,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二、性别构成。2016年,湖北男性人口2997.22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2887.78万人,占总人口的49.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79,比上年下降0.31,人口性别结构更趋合理。2016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5,比2010年的124.09有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到9.59个百分点,较2015年的114.6略有下降。三、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9.5万人,占总人口的15.03%;15—64岁人口为431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673.8万人,占总人口的11.45%,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宗教

【概况】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壮族(1.2万)和蒙古族(1万)。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现有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鹤峰县铁炉白族乡。还设有37个民族村(街道)。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约有36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杂)居在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均属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战略后方。全省81万城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集中居住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湖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鄂东黄梅禅宗文化、鄂西武当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成“东禅西道”的湖北传统宗教文化格局。全省信教群众约167万人,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418处,其中,佛教1891处,道教665处,伊斯兰教67处,天主教90处,基督教705处;认定备案宗教教职人员4448人,其中,佛教2834人,道教968人,伊斯兰教65人,天主教162人,基督教419人;建立各级爱国宗教团体195个,其中,省属爱国宗教团体7个,即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省基督教协会,市州宗教团体53个,县市宗教团体135个。全省现有宗教院校4所,即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基督教中南神学院、武当山道教学院和武昌佛学院。

环境状况

【环境综述】 2016年,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符合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6%,与上年相比上升2.0个百分点。水质污染较重为劣Ⅴ类断面比例为3.9%,与上年相比下降1.9个百分点。11座水库中,水质为优符合Ⅰ~Ⅱ类标准的有10座,水质为良符合Ⅲ类标准的有1座,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1个主要湖泊水域中优良水域占38.1%,轻度污染水域占47.6%,中度污染水域占14.3%。

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4%,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优良率增幅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仙桃(13.6%)、孝感(13.2%)、潜江(12.9%)、武汉(12.6%)、荆门(12.2%)。

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好”;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昼间达标率为88.2%,夜间达标率为68.2%。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1.06,其中神农架林区、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和咸宁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07%。

气候状况

【2016年气候及其主要特征】 2016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大部明显偏多。2015/2016年冬季为弱暖冬,但1月出现2次大范围低温雨雪过程。春季冷暖起伏大,3、4月气温明显偏高,5月偏低;降水大部偏多,全省较常年同期偏多1.6成。夏季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73.1毫米,梅雨季降水强度大;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高温日数偏多8.5天,出现两段高温酷热天气。秋季连阴雨过程多,季末出现历史同期第二位强寒潮过程。入春、入冬均较常年平均提前5天,入夏、入秋较常年平均推迟13和11天。年内主要气象灾害为低温雨雪冰冻、强对流、区域性强降水、盛夏高温、干旱、寒潮等,尤其是梅雨季两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016年年平均气温13.4℃(神农架)~18.5℃(赤壁)。其中,西部高山、半高山地区13.4℃~16.5℃,三峡河谷、中东部地区16.6℃~18.5℃,18℃以上的区域分布在鄂东南部分地区。与常年相比,大部气温偏高0.1~1.3℃,13站年平均气温排历史首位。

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7.1℃,高于常年0.7℃,排历史第5高值。年内气温变幅大,1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4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11月中旬偏高2.0~5.1℃,1月下旬、5月下旬、11月下旬偏低2.0~3.6℃。

2016年年降水量638(郧县)~2212(通城)毫米,其中鄂西北不足1000毫米,鄂东大部、鄂西南西部部分地区1800~2212毫米,其他地区1000~1800毫米。与常年相比,鄂西北部地区偏少1~2成,其他大部地区偏多1~5成,39站年降水量排历史前5,其中公安、随州、京山、麻城、武昌、大冶、蕲春、黄梅8站排历史首位。全省年降水量平均为1526毫米,较常年偏多27%,排历史第2,仅次于1983年。

全省年降雨日数为105(枣阳、郧县)~187(鹤峰)天,其中鄂西北北部、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北部105~130天,其他地区130~187天。与常年相比,仅鄂西北北部的局部地区偏少5~8天,其他大部地区均偏多,其中鄂东北南部、鄂东南中西部、江汉平原东部偏多20~36天。全省平均年降水日数14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1天。

2016年年日照时数1107(宣恩)~2134(郧西)小时,其中鄂西南大部、鄂东南南部1107~1500小时,鄂西北北部、鄂东北部分地区1800~2134小时,其他地区1500~1800小时。与常年相比,除鄂西西部地区偏多20~273小时,其他大部地区偏少7~417小时。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低温雨雪过程影响交通出行和农业生产。1月20~25日、1月30日~2月1日,出现2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降雪强度大,积雪范围广。24日,罗田、浠水、英山日平均气温达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标准;25日,有30站日最低气温达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标准。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部分地区蔬菜大棚倒塌,持续的低温使农作物受冻,农业损失严重;恩施等地2.4万余人受灾。

春季强对流多发,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月27日、5月1~2日、5月4~8日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过程。4月27日,鄂西北局地伴有9~11级瞬时大风和直径达1.5厘米的冰雹,7站风速达到12米/秒以上,谷城最大为31.7米/秒;5月1~2日,鄂东出现对流性强降水、大风和雷电天气,其中红安日降水量排历史同期第2,15站出现17米/秒以上大风;5月4~8日,出现较大范围局地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5~6日国家站11站风速达17米/秒以上。三次灾害性天气共造成全省72.3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1.98千公顷。

梅雨季强降水过程引发严重洪涝灾害。梅雨季(6月19日~7月21日)出现6场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6月19~21日、6月24~25日、6月27~28日为强等级,6月30日~7月6日和7月17~20日达特强等级,7月12~15日降水过程为分散性强降水。其中,6月30日~7月6日强降水过程,降水总量9站突破历史极值,强降水反复冲刷中东部地区,强度大,极端性强,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7月17~20日强降水过程,过程雨量大,雨带稳定少动,2天出现2次区域性大暴雨,降水时段集中且强度大,极端事件多发,强降水过程伴随大风。强降水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鄂东北西部、江汉平原北部及鄂西南大部出现中度到重度洪涝灾害,农业、交通等多行业受到严重不利影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其中6月30日~7月6日强降水过程造成17个市(州)和直管市(区)、83个县(市、区)1347.55万人、1323.3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371.7千公顷,死亡56人、失踪6人,因灾倒塌房屋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7.9万间,为近十年来影响最大的2010年梅雨季直接经济损失的3倍。

盛夏两段高温酷热天气影响能源和人体健康。7月21日出梅后出现两段高温天气(7月22日~8月2日、8月11~25日),全省大部高温维持在35℃以上。夏季全省出现共16站次日最高气温≥40℃的酷热天气,其中7月24~26日竹山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竹山、十堰、郧西7月28~29日连续2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枝江、利川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十堰、鄂州、孝感最低气温达历史极值,五峰、建始持续高温日数刷新历史极值。大范围连续高温致全省用电量大幅攀升和中暑事件频发,因高温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明显增多。

鄂西部分地区夏秋连旱。7月21日~9月23日,全省大部降水偏少3~9成,鄂西北、鄂东大部、江汉平原中南部、鄂西南部分地区偏少5~9成。同期全省大部平均气温偏高1~3℃,鄂西北大部偏高2~3℃。至9月23日,全省干旱范围达最大,鄂西北大部重到特旱,鄂西南中北部中到重旱。10月3~19日鄂西北、鄂西南南部降水11~39毫米,其他大部地区不足10毫米,全省大部地区干旱进一步发展,局部地区旱情加重。10月19日,鄂东北西部、江汉平原、鄂西北南部、鄂西南东部出现轻度以上的干旱,宜昌、荆门、荆州北部达重到特旱。第一段干旱给中稻、在田蔬菜及秋播蔬菜播种育苗造成不利,部分蔬菜、玉米因旱干枯,十堰、宜昌、襄阳、神农架计123千公顷作物受旱,其中重旱29.3千公顷、干枯6.2千公顷,23.7万人和17.1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第二段干旱致宜昌柑橘、茶叶、烟叶、蔬菜、玉米、杂粮等135.39千公顷农经作物和73.28万人严重受灾,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8.92亿元。

11月下旬强寒潮天气过程。11月22~24日,全省出现历史同期第二强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大部降温14~17℃,23日中北部地区平均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23~24日除鄂西南外全省最低气温下降到 4.4℃~ 0.1℃。鄂北大部出现积雪,鄂东、江汉平原部分地市出现冻雨,雨雪量0.4~39毫米,其中鄂东北中部、鄂西北北部20~39毫米,鄂西北西部、鄂西南西部、江汉平原中东部、鄂东南大部10~20毫米;中东部地区出现18米/秒以上致灾性大风,荆门极大风速达到24.7米/秒。强寒潮过程致省内高速公路8个路段临时关闭、多趟次列车停运、多个航班延误或取消,车辆擦碰及连环相撞事故频频发生。

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2297.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快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99.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75.13亿元,增长7.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255.46亿元,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464家,比上年净增539家,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23.48亿元,增长9.5%。

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4974亿元,增长5.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2.02亿元,增长7.3%。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22.89亿元,增长7.7%。全年财政支出6453.07亿元,增长5.0%。全省147万人脱贫、1601个村出列,26.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503.88亿元,增长13.1%。全省292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02.8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2%。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996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785.94亿元,增长27.1%。完成货物周转量6159.9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旅客周转量1521.05亿人公里,增长2.0%;公路营运里程达260178.84公里,增长2.8%;高速公路里程达6204.29公里,与上年持平。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400.01亿元,增长44.5%。全省国内旅游人数5.73亿人次,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4870亿元,增长13%。

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位由第7上升到第4。网上零售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发展状况】 坚持民生优先,财政资金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7元,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6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5元,增长7.4%。

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突出抓好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去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就业稳定。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比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全省全员劳动生产率8.86万元/人,比上年提高8.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动力转换稳步推进。出台“科技创业十条”等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措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扩大到6.7亿元,引导社会资本规模达到37.4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022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42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27.73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1.7%。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620亿元,增长1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2%。全年共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6个,争取国家资金8.3亿元。

着力加强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57所,招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6547名。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咸宁、随州纳入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基层文化服务供给,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安全生产总体稳定,事故总量下降。食品药品安全群众满意率稳步上升。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深入推进。稳妥处置涉稳事件,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万件。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援藏援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恩施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称号。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稳步增长,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和19%,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54.40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20.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51.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11.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41.88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13.35万人。全年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5.3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8.2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2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起步。实施棚户区改造39.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

荆楚名胜

【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 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又称江陵。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春秋战国时曾为楚都城,秦置南郡,汉置江陵,唐为江陵府,明、清为荆州府治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城重镇。江陵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方便,三国时诸葛亮称它“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江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业城市。荆州城内的古物古迹很多,著名的有楚纪南故城遗址、八岭山古墓群、明代城垣,以及元妙观、太晖观等古建筑。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 位于湖北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别称江城。市区由隔长江和汉水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龟山和蛇山雄踞大江南北,两山对峙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的咽喉,南北交通的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历史悠久,自商周、春秋、战国以来即为重要的古城镇,盘龙城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宋、元、明、清以来就是全国重要名镇。武汉还是革命的城市。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二七”大罢工、“八七”会议等都发生在这里。现存的革命遗址、名胜古迹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二七罢工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向警予和施洋烈士墓及胜象宝塔、洪山宝塔、归元寺、黄鹤楼、东湖风景名胜区等。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襄阳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远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阳交通发达,自古即为交通要辏,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襄阳文物资源丰富,园林较多,城西的隆中山为“三顾茅庐”“隆中对”的发生地,现有邓城、鹿门寺、夫人城、隆中诸葛亮故居、多宝佛塔、绿影壁、米公祠、杜甫墓、习家池等胜迹。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随州 位于江汉平原与中原之间的过渡丘陵带。是“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的鄂北重镇。传为神农小牛耕耨之乡,以烈山氏后代著称。西周封为姬姓随国,春秋时其地域为随、厉、唐等国,战国末楚灭随,并厉、唐设置随县,秦汉因袭,隶属南阳郡。西魏时升随为州,唐、宋、元,明、清均置州,中华民国降州为县。现存名胜古迹有文峰塔、岁公桥(李公桥)、烈山神农洞遗址、烈山神农碑、陕西会馆铁旗杆。古城保存有一段土筑城垣、汉东楼和护城河遗迹。城郊保存了大批古墓葬和古文化遗迹,其中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等珍贵文物出土于城西郊的擂鼓墩。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曾游居于此。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南九口堰建军。李先念等于此通电就职,保存有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钟祥 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面积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第四位,人口105万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余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明朝时是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大地博物馆”美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构筑了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弘的明代建筑群。显陵,原名献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父亲朱佑杬、母亲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南六省惟一的一座明代帝陵。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国家级大口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特别是黄仙洞2万余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为世界罕见。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明代早期,明成祖朱棣为鼓吹“君权神授”,将武当山道场辟为皇室家庙,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派遣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进等500余名官员为钦差,率领军民工匠20万人,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庵堂、72岩庙等33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年间又大规模维修和扩建。明代200余年间,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照例对武当山许以各种特权,并直接委派内臣代表皇帝对武当山进行管理,使武当山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成为天下第一。明末清初,部分建筑毁于战乱。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著名的建筑有金殿、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复真观、玄岳门等,重要的建筑遗址有玉虚宫遗址、五龙宫遗址等。其中,金殿、南岩宫、紫霄宫、玄岳门、玉虚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显陵 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城村松林山,为明代皇陵。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2°37′50"~112°38′09",北纬31°12′20"~31°13′。陵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佑杬和生母蒋氏的合葬墓。显陵平面为呈金瓶形状,布局按帝制“三朝两宫”式和“天子五门”制式排列;四周环黄瓦朱墙,墙高6.5米,厚1.9米,周长4730米。逻城内陵墓建筑平面布局按中轴线排列,依次为新红门、大红门、碑亭、华表、神道、石象生、棂星门、神龙道、内明塘、棱恩门、棱恩殿、二柱门、十五供、方城、宝城,九曲河蜿蜒其间,河上以五道御桥相连。宝城共两座,平面呈“8”字形。两座宝城上共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设计精巧,为独特的排水系统。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唐崖土司城遗址 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元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明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倌、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严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三处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

【古文化遗址】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北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平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遗址。1986年修建宜黄公路时发现,1992年发掘。文化层厚0.6米~0.75米,分上、下两层。上文化层,年代距今约2万~1万年,为含锰较多的黄色亚黏土,厚0.1米~0.25米,出土石制品近500件,大部分是采用石英、煫石及石英岩打制的小型刮削器和尖状器。下层文化层,年代距今约5万~4万年,为含锰较多的棕红色亚黏土,厚约0.5米,是该遗址的主体部分,发现5处由砾石围成的圆圈及脚窝遗迹。石圈外径约4米,圈内面积5平方米~8平方米,放置有少量尖状器和砍砸器。据推测,应为当时人类居住的圆形窝棚遗迹。其南部有两处石器加工区,出土有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制品和石锤、石砧等石器加工工具,以及大量石核、石片等。该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首次揭示出旧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多层叠压关系,首次发现了在距今约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的活动遗迹,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村西100米,青木档河和青木河交汇的台地上。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为“屈家岭文化”命名遗址。1954年修建石龙过江水库,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1955年、1956年、1989年发掘。发现有房基、墓葬、窖穴等遗迹。房基呈长方形,地面多用红烧土块铺筑,红烧土内发现有密结成层的大量粳稻稻谷壳。居住面有的筑成高出地面的土台子,上有成排对称分布的柱洞,为地面式建筑。成人墓多为单人土坑葬,儿童采用瓮棺葬,有多人合葬和拔牙等奇特葬俗。出土石器以磨制为主,有斧、凿、铲、锛、镞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篮纹及镂孔、彩绘;器形有鼎、罐、壶形器、碗、三足碟等。出土器物以彩陶纺轮、双弧形折壁陶器、彩绘黑陶和蛋壳彩陶最具特色。屈家岭文化广泛分布于湖北省境内的江汉平原、西北山地以及豫西南邻鄂地带,文化面貌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河文化遗址 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该遗址位于天门市石河镇,毗邻镇北,分属土城村,芦岭村、唐李村、东桥村辖地,东南距天门市城区约16公里。遗址占地面积8余平方公里,由40处地点组成。其中心区还有一座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构筑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和一座保存完整的西周城址。其附属地点之多,分布面积之广,在同时期遗址中罕见,具有稀有性、独特性和典型意义。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粳稻和青铜器等文物数万件,并发现陶祖这一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的重要标志性文物。经专家鉴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鉴赏价值,国家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其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而石家河遗址是其核心部位的典型遗址,是研究我国史前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人口分布、聚落的发展演变,民族形成与文明起源、邦国兴起的实物资料宝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对于廓清我国上古史中的迷雾,探讨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类发展进步的宝贵文化遗产。1956年11月15日,石家河遗址由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城商代城址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办事处叶店村盘龙湖南。面积约110万平方米,由盘龙城城址、李家咀遗址、杨家湾遗址、楼子湾遗址、王家咀遗址、杨家咀遗址组成,为商代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方国城址。1954年文物调查时发现,1963年试掘,1974年、1976年发掘。盘龙城城址在遗址群的东南部,为商代文化中心区。坐落在府河北岸的台地上,其东面和东北面为盘龙湖,西面和西北面为丘陵岗地,南面为府河。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城垣夯筑,外坡陡峻,内坡较缓,宽21~22米,残高2.5~3.3米,夯层厚8~10厘米。四垣中部各设有一门。城垣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护城河遗迹,在南部护城河中有桥桩柱穴。城内东北部发现三座前后并列,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已发掘两座,保存有较完整的墙基、柱础、柱洞和阶前散水,平面布局与文献记载的“前朝后寝”相符。其中1号宫殿基址面阔39.8米,进深12.3米,是一座外设回廊、内分四室、木骨泥墙的“茅茨土阶”式高台寝殿建筑;距1号宫殿基址以南13米的2号宫殿基址面阔27.5米,进深10.5米,是一座两侧开门的厅堂式建筑。城外有平民居址、手工作坊遗址及墓地等。主要分布在:城外西面的楼子湾,北面的杨家湾、杨家咀,东面的李家咀,南面的王家咀。其中李家咀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发现有灰坑、墓葬等,是贵族墓的主要集中地。以李家咀2号墓最为重要,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设有腰坑,墓底南北长3.77米,东西宽3.4米,残深1.41米。墓内殉葬3人,随葬器物达77件。盘龙城遗址出土铜器有鼎、盂、鬲、簋、爵、觚和钺、镞、戈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黑皮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器形有鼎、鬲、缸、大口尊、豆、瓮勺、长颈壶等。其中高85厘米的铜大圆鼎、长41厘米的铜夔龙纹钺、长94厘米的玉戈等,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西周至汉代矿冶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北3公里。面积约250万平方米。地表覆盖有厚数米、重约40万吨的古代铜炼渣,是中国古代铜矿的重要开采地。铜绿山,根据清修《大冶县志》载:“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遗址于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进行露天开采时发现,古矿井大多处在花岗闪长斑岩和大理岩的围岩蚀变带和破碎带内。1973年~1979年多次发掘,清理出西周至汉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技术的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和百余条大小平巷等采矿遗迹。同时清理出8座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炉体用红色黏土、石英砂、铁矿粉、高岭土等夯筑而成,高约1.5米,由炉基、炉缸、炉身组成。炉基位于当时地面之下,中间设有“一”字形或“丁”字形风沟。炉身设鼓风口,炉壁厚0.4米。炼炉周围发现有工棚遗迹和石砧、石球等碎矿工具及加工过的矿石、铜块等。遗址出土有铜斧、铜锛、铁斧、铁锤、铁锄、木铲、木搥、木辘轳、船形木斗等生产工具及陶、木质生活用具,共计1000余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年代久远,延续时间长,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内涵极为丰富。其先进的开采方法、合理的炉体结构、炉渣含铜量低均体现了当时矿业技术的成就。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旅游景区】 武当山 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水库,背依苍茫千里的神农架。相传为上古玄武(真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说,山因此得名。武当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当山胜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美的特色。武当山有72峰、36岩、24涧、11潭、10池、12洞、11泉、10石、10台、3瀑。主峰天柱峰海拔为1613米,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刹苍天,素称“一柱擎天”。天柱峰周围峰岭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峰峰俯身顿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壮观景象。登高远眺,群峰如林,层峦叠嶂。唐代吕洞宾在《题太和山》诗中描述其山之美:“石缕状成飞风势,龛纹绾就碧螺鬃。”宋代李方叔将武当山与五岳比较,认为武当山“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武当山的古建筑群集中国建筑文化之大成,文化价值高,建筑技艺独特,堪称一绝。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星罗棋布,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游览点有:玄岳门、元和宫、玉虚宫、磨针井、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太和宫、金殿等。其中,玄岳门牌坊、紫霄宫、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武当道教文化内涵丰富,道教建筑、武当拳术、道家药膳、服饰、音乐等给游者带来无尽的享受。武当道教文化首推武当武术,在中华武术之中,享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美誉。闻名于世的武当内功和太极玄门剑,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并济、内外双修,是极佳的修身养性之术,武当山特产主要有:武当名茶、武当地方特色酒、中草药、核桃、武当剑、拐杖等。

神农架 中国东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陕西、重庆三省市的边界。南濒长江,北望武当山,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接的地方,亦是我国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温带过渡的地带。全区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主峰大神农架高达3105.4米。区内林密谷深,完好保存着洪荒时代的风光,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单位;1995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2013年,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2016年7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湖北神农架获“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神农架现存有1000余种树种,570种野生动物,其中还有少见的白化动物如白熊、白蛇、白鹿、白猴,因此被誉为“华中林海”和“天然动植物园”。相传这里曾是远古时代神农氏(炎帝)定居耕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的地方。因山高壁陡,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得名“神农架”。这里旅游资源丰富:雄峰幽谷,色彩神秘,引人探胜;珍稀动物,花海药园,无与伦比;奇洞怪石,飞瀑流云,美不胜收。主要景点有板壁岩、大九湖、小当阳、香溪源、燕子垭等。特产有中草药、根雕、香菇、野生蜂蜜、核桃、绞股蓝等。

三峡大坝 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改善航运条件,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降低35%。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巨型水库,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随着沿江山脉间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条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峡周围的许多景点更容易到达,如小三峡、神农溪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

东湖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郊,取其方位命名。东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5个湖泊组成。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东湖烟波浩渺,碧水粼粼,水鸟翻飞,轻舟荡漾,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称。游览区域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点缀其间的景观有泽畔行吟、碧潭观鱼、水天一色、曲堤凌波、湖光浮阁、朱碑耸翠、雪海香涛、翠帷蕴谊、常春花苑等。景区内磨山南麓的中科院磨山植物园内有许多珍稀植物,极具观赏价值。

黄鹤楼 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北临长江。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最初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其中,唐代《黄鹤楼》一诗,更是为诗人崔颢和黄鹤楼赢得不朽盛名。1700多年来黄鹤楼屡建屡毁,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现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000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楼共5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登楼远眺,万里长江,三镇风光,“极目楚天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