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葡萄糖运输原理,小肠吸收葡萄糖后怎样运输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02 10:10:06

2021 高考生物考前记忆知识点(必修一)

1.界定常见"菌"与"藻"归属: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小肠葡萄糖运输原理,小肠吸收葡萄糖后怎样运输(1)

2.细胞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统一的"九个"实例

小肠葡萄糖运输原理,小肠吸收葡萄糖后怎样运输(2)

3.归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1)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多→RNA、蛋白质等物质运输快→蛋白质合成旺盛→细胞代谢快。

(2)内质网、高尔基体多→细胞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强。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和转移。

(4)肾小管、心肌、肝脏等部位细胞因代谢旺盛,线粒体含量多;肠腺等一些合成消化酶或蛋白质类激素的细胞,核糖体、高尔基体含量多。

(5)小肠上皮细胞多突起(微绒毛)→增大吸收面积

(6)神经元轴突多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突触后膜发生联系,从而将兴奋传至多个细胞

(7)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供酶附着的膜面积

(8)叶绿体基粒上类囊体膜→增加色素及酶附着面积

4.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 4 点提醒

(1)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

绿体形态的观察。

(2)健那绿染色剂发挥作用时,不需要破坏细胞,因为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

专一性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由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既含有叶绿体又含有线粒体,所以观察线粒体时不宜选用,否则叶绿

体的颜色会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

(4)盖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 45°夹角,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平,

防止装片下产生气泡。

5.准确界定几种特殊细胞及其细胞器

(1)关注三类红细胞

小肠葡萄糖运输原理,小肠吸收葡萄糖后怎样运输(3)

(2)蛔虫的体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大液泡,具分裂能力;

(4)具有分裂能力或代谢旺盛的细胞(如:癌细胞或萌发种子细胞)

(5)分泌腺细胞、浆细胞、突触前神经元等——具分泌功能,高尔基体的数量较多(若分泌物

为"蛋白质"则粗面内质网也较发达)

(6)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许多可进行有氧呼吸,虽无叶绿体,但许多可进行自养(光

合自养,化能合成自养等),虽无生物膜系统但却具"生物膜"(细胞膜),虽有 DNA 但无染色体,故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6.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 7个易漏点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率与 O2浓度无关或与能量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7)无机盐离子往往以主动运输方式跨膜运输,但不要漏掉有时也可通过协助扩散(或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如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时的 K+外流和形成动作电位时的 Na+内流。

7.辨析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与受体蛋白

点拨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受体蛋白

(1)位于细胞膜上、可以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叫作载体蛋白,如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载体"。

(2)通道蛋白属于载体蛋白的一种,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其分子结构如

同中间有个连通膜内外的通道一样,通过打开和关闭通道(改变蛋白质构象)来控制是否允许物质通

过。一般情况下,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3)位于细胞膜外表面或细胞内,可以接受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叫作受体蛋白,如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8.同种物质跨过"不同细胞"及跨过"同一细胞"均会存在不同方式点拨 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非固定一种。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而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再如静息电位形成时 K+外流与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但 K+、Na+在其他细胞中跨膜运输一般为主动运输,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如下图中 Na+、氨基酸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方式均不相同。

小肠葡萄糖运输原理,小肠吸收葡萄糖后怎样运输(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