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死大鱼是为什么呀,鱼塘里的大鱼是怎么死的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11 01:06:33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真材实料的精品!

鱼塘死大鱼是为什么呀,鱼塘里的大鱼是怎么死的(1)

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不分季节、天气、早晚,常常会遇到池鱼突然大量死亡的现象。也许傍晚吃食还很正常,晚上或清晨却发生池鱼大量死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池鱼大量死亡呢?笔者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服务过程中常接到类似咨询电话,现将池鱼发生大量死亡的原因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发生池鱼大量死亡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池塘鱼类因受污染而导致中毒;

②池塘鱼类因缺氧而发生泛池;

③池塘鱼类突然暴发疾病。

如何正确判断池鱼到底因为什么而死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鱼塘死大鱼是为什么呀,鱼塘里的大鱼是怎么死的(2)

从发生时间上判断

鱼类中毒

中毒一般无季节、天气和昼夜之分,随时都可能发生。但鱼类的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并多在午后。药害多与农田施肥、鱼池施药或工厂排污相关,尤其是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白天、夜晚都可发生。

泛池

缺氧泛塘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尤其是“大麦黄”或“白露节”两个节气前后。高温季节,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续阴雨和雷阵雨天气,多发生在半夜至黎明这段时间。水质越肥、放养密度越大,泛池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

鱼病

因鱼病导致大量死亡多发生在苗种培育阶段和“大麦黄”或“白露节”两个节气前后及夏季高温期间,死亡数量也是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尤其是患气泡病、暴发性出血病、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肝胆综合症),短时间内可形成大量死亡。

鱼塘死大鱼是为什么呀,鱼塘里的大鱼是怎么死的(3)

(鳃盖“开天窗”)

从发病症状上判断

池鱼中毒

池鱼中毒一般没有浮头迹象,其症状因毒物的不同而异。鱼类发生氨氮中毒,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的池中白鲢甚至跳到塘坎上,有时浮出水面,继而呼吸减缓,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药害中毒,鱼类浮头的现象不明显,症状表现也因毒物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表现为反应迟钝、麻痹、体色慢慢变黑、黏液增加、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有的表现为颤抖、跳跃、挣扎,直至昏迷死亡。

泛池

泛池表现为鱼类分散于全池浮头,嘴一张一合,平静地直接从水面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时在池塘浅水处浮头的鳊、鲂鱼肚皮慢慢上翻,挣扎着保持平衡,如此反复几次便肚皮向上死亡。

病害死亡

因病害死亡鱼类常伴有典型的症状,用肉眼观察可发现鱼的体表如眼眶、鳃盖、口腔、下颌、鳍条基部及腹腔两侧等部位出血,鳃盖“开天窗”,肛门红肿,蛀鳍,烂尾等症状,鱼苗体表鳍条上有气泡等。

鱼塘死大鱼是为什么呀,鱼塘里的大鱼是怎么死的(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