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鲁滨逊·克鲁索,从叛逆青年到荒岛大叔,过程中经历的心态变化。以及作者笛福借鲁滨逊之口,发表的一些人生感悟。写这篇文章,是因为鲁滨逊的一些感慨,让我感觉非常真实,甚至引发了我的共鸣。
===
鲁滨逊出生在英国约克的中产家庭,父亲是成功的生意人士,拿今天的情况来类比,鲁滨逊类似于某二三线城市本地大企业创始人的三公子。基本财富自由。十八岁的时候,父母想让他读书学法律,老老实实当个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但鲁滨逊自己却只想航海冒险,最终离家出走。关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决定,鲁滨逊自己反思,认为有两点原因。
第1点是他叛逆的内心,非常想要去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原文:
「但是我的厄运却以一种不可违抗的力量迫使我继续这样下去,不许回头。虽然有好几次,我的理智和冷静的判断力大声地告诉我我应该回家,可是我却没有勇气听从它们的声音。我不知道这股力量叫什么,我也不想知道。但是这种神秘的强大力量控制着我们,使我们明明知道前面是死路一条,还要去自取灭亡。很显然,就是这种神秘的不可避免的强大力量驱使着我无法摆脱厄运和不幸。我不顾自己理智的呼唤,不顾自己内心的劝告,更不顾我在这第一次的尝试中两次灾难给我的明显的教训,继续向前」
这种「神秘的强大力量」很真实。就像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面说的,年轻人在不知道山的那面是什么的时候,总会想要翻过山去看看。即使翻过山头,发现山对面也只是平平无奇另一座山而已,那也需要年轻人亲眼去看、亲身去经历体会。用现代的网络用语来说:年轻人容易上头。
即使让鲁滨逊自己回到18岁,再选一次,他大概率还是会选择离家出走去航海。因为当他在荒岛待了50多年,已经成为一个心态豁达的老头时,他培养出的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和反省,我自己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以后无论何时,只要自己心里出现这种神秘的力量或压力,劝告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走这条路或是走那条路的时候,我一定要坚决服从它的指挥,虽然我并不知道这样做究竟有什么道理,只是单纯凭着内心的压力和暗示 ... 一定不要轻视上天所给予的神秘提示,一定要遵循它们,不论它们是由何种看不见的神奇的力量发出的 ... 在人类的情感里,常常存在着某些神秘的、令人激动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某种看得见的目标——即使是看不见的,但却也能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变得异常强烈而不受控制,急于想要摆脱束缚,推动着我们的灵魂不断向那目标前进,努力实现目标。如果无法实现的话,就会变得痛苦不堪」
第2点是面子。鲁滨逊离家出走,乘船前往伦敦时,遇到海难,大船沉没,几经波折才到达伦敦。此时在伦敦,作为已经感受过航海风险的人,他其实有机会回到约克去继承家业,他在伦敦的朋友也这样劝他。但他不想回去,因为担心这次虎头蛇尾的离家出走被家人耻笑。原文:
「不过只要我一想到回家,羞耻感就马上浮现在心中,它强烈地反对我头脑中的念头。如果我回家的话,我一定会被街坊邻居所耻笑,不但没有脸面见我的父母,更没有脸面见任何人」
所以我觉得《鲁滨逊漂流记》在心态描述上是非常真实接地气的。放到今天来说,我们作为普通人,有很多人生决策,仍然会受「面子」考虑的影响。
===
后来,鲁滨逊经历了往非洲几内亚做生意成功、被海盗劫掠到北非萨累当奴隶、逃出萨累前往巴西的过程。并且逐渐在巴西站稳脚跟,开始经营种植园。当然,所谓经营种植园,其实是鲁滨逊自己买了一块地,自己种植庄稼、甘蔗等作物。收入非常可观。但因为工作辛苦无聊,且周围没有人交流(只有一个也在经营种植园的邻居跟他有日常沟通)。鲁滨逊又陷入了精神上的痛苦中。原文: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与我的天性相距甚远,而且和我所向往的生活完全背道而驰。为了这样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我离家出走,违抗父命。我现在也算是过上了曾经父亲向我提及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或者是底层社会中的上层生活了。但是,如果我真的下定决心要过这样的生活,我完全可以待在家里,又何必满世界奔波,劳苦自己呢?因此我经常对自己说,我本可以在英格兰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过上这样的生活,可是我却来到了五千英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这里到处都是陌生人和野蛮人,满目荒凉。在这里,我几乎与世隔绝,任何人都得不到有关我的任何音讯」
我能想象,一个天性喜欢冒险、自由的人,发现自己成了被绑在自己的种植园田产上的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应该非常憋屈吧。
「每当我想到我现在的境遇,总是充满懊悔。除了时不时地和我的那位邻居接触一下,我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与之交谈,而且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自己动手做。我总是对自己说,我就像是被丢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一样,孤身一人,形单影只」
===
后来,鲁滨逊跟几个种植园主合伙,由他带领一只船,到非洲几内亚附近去走私黑奴。但半路遇到海难,大船沉没,鲁滨逊独自流落到加勒比海域的某个荒岛。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住处,没有食物,独自一人,还得了疟疾,鲁滨逊陷入了一种比较典型的躁狂抑郁状态:
「当我到岛上各处打猎或者勘察地形的时候,只要一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灵魂就会一下子变得十分悲痛;一想到自己如同一个囚犯一样,不得不困在这些树林、高山和荒地中的时候,我的心简直要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像栅栏和铁门一样永远地锁住了我,我孑然一身地在这杳无人迹的荒野中,永无被救赎之日。即使是在我心灵最沉着冷静的时候,只要我一想到这些,悲痛之情就像暴风雨一样突然向我袭来,每每这时候,我就会扭动我的双手,像个孩子一样号啕大哭。有的时候它也会在我工作的时候突然造访,于是我立刻坐下来,唉声叹气,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都不动一下;可往往是这样,才最令人痛苦,因为假如我能够痛痛快快哭一场,或说点什么来发泄一下,这种苦闷就可以过去,同时心情也会好一点」
转机在于,在鲁滨逊自己持续的努力之下,他有了比较安全的山洞居住环境。并且有非常稳定不错的食物保障(主要食物是自己驯养的山羊、自己种植的稻谷、采摘处理野生葡萄制成的葡萄干)。更有安全感,心态也变稳了。并且,他获得稻谷的过程,其实比较运气:鲁滨逊原来乘坐的大船上,因为随船驯养家禽,因此船上有一些稻谷,用于喂养家禽。流落荒岛时,船曾经被冲到荒岛岸边,鲁滨逊登船搜刮物资,找到了装稻谷的布袋,但大部分稻谷已经被老鼠咬坏。后来鲁滨逊想要用这个布袋装其他东西,就随手把布袋里的谷壳谷粒往居住山洞的角落一倒。结果没过多久,他发现这个角落长出来几根麦穗。他收集下来麦粒,连续尝试了四年种植,终于逐渐有了自己稳定的稻谷作物产出。
这么偶然的所得,很难让人不想到是上天在帮忙。恰好鲁滨逊之前又从大船上搜集到了几本圣经。闲来无事,翻书思考,鲁滨逊渐渐获得了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他的精神内耗也被治好了。
「可是现在,我开始用新的想法锻炼我自己。我每天都读《圣经》,然后把书里所提到的同我的现实情况结合在一起,从中寻找慰藉 ... 从这一刻起,我心里便有了这样一种新的认识。虽然表面上看我孤苦伶仃,被世人抛弃于此,但是对我来说这可能比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更幸福。带着这种想法,我愈发感激上帝,衷心感谢它将我引领到这个地方来 ... 我还是要衷心地感谢上帝,它通过种种命运的折磨让我睁开闭合已久的双眼,重新回过头去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并不断引导我启发我,为自己曾经的罪孽感到悲痛和悔恨」
他也学会了豁达和知足,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比较接近中国式哲学中知足常乐的思维方式了。
「总之,事理和经验告诉我,平心而论,世界上的好东西确实是有很多,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对我们有用处、我们能够用得上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我们真正需要的。任何东西不能一味地积攒,而是应该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之后,多多分给别人一些;我们所能享用的,也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用。即使是世界上最贪婪的、最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到了我现在的境遇里,也会治好他们那贪得无厌的毛病。因为我现在拥有的实在太多了,多到我都不知道怎么去支配自己的财富了。我心里已经没有任何贪念了,除了我还不曾拥有的一些对我有很大帮助的东西之外,不过那些也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东西」
独处荒岛的经历,反而真的使他变成了一个足够乐观、宠辱不惊的人。
「我已经学会多去看看我处境中光明的一面,少去看它黑暗的一面;多想想我已经得到的享受到的,少想想我缺乏的 ... 因为我知道,所有这一切烦恼有一半都是由于一种病造成的。这种病就是他们永远都不满足上帝和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生活状态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