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边关种植柳树,却有很高的边防价值。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修建长城必然又是劳民伤财,如果大规模种植树木,则可以对成为阻挡胡马南下的一道屏障。《甘肃通志》中有十分精彩的论述:
今西北之地,平原千里,寇骑得以长驱,若使沟法尽举,则田野之间皆金汤之险,而田间植以榆柳枣栗,既资民用,又可以设伏而避敌。
在古代,人们常常在陕北一带种植榆树以抵御游牧民族南下,因此该地有了“榆林”的名称。不过到了后来,人们发现了柳树更好,于是就大规模种植柳树,以至于后来柳树规模远远超过了榆树。元代文学家周伯琦曾说榆林“昔人多种榆,今人惟种柳。坚脆虽不同,气尽同一朽。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但见柳青青,夹路忘炎昼。”
榆林
清朝时期,就有著名的柳条边。清朝前期为了阻止关内移民深入东北,且防止番外蒙古入侵,于是在东北边缘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柳边纪略》云:“柳边者,插柳条为边,犹古之种榆为塞而以之名”。柳条边的修建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四十三年。在外蒙古纳入清朝版图之后,柳条边失去了其军事价值,但是依然成为清朝阻碍“闯关东”的堡垒。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允许内地居民移民东北,柳条边的设置也废除了。
清朝后期,左宗棠帅军收复新疆。在进军的过程中,左宗棠命令军队从潼关一路种植柳树到玉门关,形成“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人称“左公柳”。杨昌浚有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种植柳树有四个目的,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可惜,后来这些柳树大多被砍伐毁灭,所剩无几了。
左宗棠
柳树在古代的价值并非仅仅是以上的几点而已,如还可以用于取火,所谓“春取榆柳之火”;用于编制箩筐篱笆;当做木材,制造家具等。古人将柳树的品质和价值总结为“八德”,“一不择地而生,二易殖易长,三先春而青,四深冬始瘁,五质直可取,六坚韧可制,七穗叶可疗治,八岁可刈条枝以薪”,因此柳树成为了人们所重视的木材。柳树作为一种极为平凡的树木,却有坚强的生命力,婀娜多姿的外表美,众多的社会价值,如何不让人喜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