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多少,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6 07:47:28

他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老子悟出的大自然规律便是:弱胜过强,柔胜过刚,我们若能尽早知晓,也可以尽早认知突围,受益匪浅。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思就是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看到了老子的这句话,大彻大悟,一改之前刚强的处世方法,收获颇丰。他在家书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为了缓和与同僚的关系,曾国藩还主动请左宗棠写了一副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时刻提醒自己要“刚柔并济”地为人处世,最后他也是凭借此法成功了。所以说,我们也很有必要结合生活实际,好好悟透老子《道德经》中所的“柔”字!

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多少,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5)

03、不争;

不争和无为,是老子道教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不争是自然之道,无为能清静而多福,这些思想都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特别是“不争”2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 8 次之多,分布在7个章节之中,其中第八章出现2次。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即: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圣明的君主若是按照“无为”和“不争”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也就自然太平。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也应该效仿水的谦下与不争的品德,正所谓是“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多少,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6)

第八章最后一句,老子还强调说:“夫唯不争, 故无尤”,即:智者的所作所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做人难,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你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但又不是不作为,而是要看准时机,多去做有用功,如老子所说的“动善时”!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子解释说: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说:“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因为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你相争。

用不争去争,是老子从大自然中领悟出来的大道。他发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与世不争,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同理,圣人要*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便是白岩松所解读的“无私为大私”——真正无私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是最多的!

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多少,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7)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中说:“是谓不争之德”,老子认为:不与人争执是一种美德,也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而这也更符合自然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即: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要理解这一点,结合上面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及“以柔克刚”的思想,便可以知晓。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结尾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告诉大家: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遇事谦退无争,不争名利,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无私奉献,反而能保全自身!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原本是对君王的告诫,现在看来更是适合所有人。因为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我们灵活运用不争的处世哲学,才能成其大,笑到最后,收获最多。

不争就是谦虚,而谦卦在《易经》中属于大吉大利之卦,正所谓是“劳谦,君子有终,吉”。而且,天、地、鬼、神、人都恶“盈”而好“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所以说,不争是天之道,能够悟透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道德经的大致字数是多少,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