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一生共创作约721 首诗歌(包括3首五言排律)。涉及汉中的诗作有《重宿汉台》《沔縣谒武侯祠》等。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收入《李文恭公诗集》卷三,原题《栈道纪行》,有五言律诗20首,此为第12首,主要描绘嶓冢山、五丁关雄奇险峻的美景。但越是景美之地,必是道所难行之处,作者却无一笔来写自己的艰难困苦,倒是把宁强栈道经过的雄山丽水当作诗画来欣赏,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赞叹,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怀,也流露出作者洒脱、飘逸的浪漫情怀。
(《李文恭公诗集》书影)
查《宁强县志/诗词/清代》(93年以前)和宁强文史资料第7集《汉源揽胜/古今咏宁诗词/清代》均未收入此诗,故将繁体竖排之原文,试作简体横排整理于此,并辅以简注,以备搜集、整理诗词文献之参考。
栈道纪行
蚕丛通蜀道①,
凿空此顽山。
嶓冢连冈矗②,
洄流殷地环。
五丁森③鬼斧④,
一线辟天关⑤。
溪洞殊⑥幽绝,
风云不肯闲⑦。
【注】
①蚕丛,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人蚕桑。此句意指从蚕丛时就开始通蜀道。也指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②直立;高耸。
③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④鬼神使用的斧斤。喻指超人的力量。
⑤此句大意为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用鬼斧将天关(五丁关)劈开了一线天(五丁峡)。
⑥特别,很。
⑦云烟在峡谷、山巅、幽洞里游来荡去,一刻也不停歇。
湖南各地李氏概述
长沙李氏
株洲李氏
湘潭李氏
娄底李氏
益阳李氏
衡阳李氏
邵阳李氏
岳阳李氏
常德李氏
张家界李氏
郴州李氏
永州李氏
怀化李氏
一、湖南姓氏的来源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不直接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自成体系,基本上仍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后期。春秋战国以后,湖南进入楚、秦版图,大批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南下湖湘。从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唐以后虽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除了分裂时期外,政治中心基本还在北方。
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大多数时间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继续南迁。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仍,更引起人口大批南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南迁,都是中原地区战乱的产物。
第一次是永嘉之乱后的南迁,发生在西晋末永嘉年间,从公元4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南朝期间余波不绝。
第二次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的南迁。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四海南奔似永嘉”,北方又出现南迁大潮。安史之乱平息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持续到唐末五代,所以多数南迁人口就在南方定居。这次南迁的范围比上一次更广,江西成为主要的迁入地,移民大量迁入福建、湖南等地。
第三次是北宋末靖康之乱后的南迁。由于金兵由北南全面推进,以后宋金边界又固定在淮河一线,加上到北宋末年人口已达1亿,南方平原地区的人口已相当饱和,南迁人口较前两次更加深入丘陵和偏远地带。两宋时期,湖南的户、口数一直在上升,“靖康之难”,北方居民扶携南渡,很多人流寓湖湘,或经浙江、江苏、江西转徙湖南,寻求新的居留地。
第四次是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元末明初,湖南大部分地区仍为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朱元璋的军队与陈友谅旧部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湖南一地深受其害,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明王朝控制湖南以后,鼓励东南各省居民迁入湖南,苏、浙、皖、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遍布三湘四水,“从征”、“屯垦”、“宦游”或从事商贸活动,也有一批北方军人因随征“平蛮”而落籍湖湘的。笔者研究了大量的湖南族谱,65%族谱称始迁祖于元末明初自江右徙居湖广,又主要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泰和、庐陵、吉水和南昌府的丰城、南昌诸县,进行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
李姓,作为中华姓氏的重要一员,也是在历史的浪潮中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第一大姓氏的。
二、湖南最早的李姓开拓者李道办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战国时,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在今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的开创陇西李氏;四子李玑在河北赵县开创赵郡李氏。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也就是在唐后,湖湘李氏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湖南最早出现在史册上的李姓人是蒸阳(今衡阳)人李融,汉中叶时官广汉太守,但具体情况不明,年远失考,只能说明湖南在汉代即有李姓族人居住。
见诸谱牒,最早进入湖南、并开创了永州宁远灌溪李氏的人是南齐荡寇将军李道办。南齐永元二年(500),李道辨为南道开拓大使、荡寇将军,奉诏征瑶而来,因感南齐政局动荡,见宁远(当时为泠道)水秀山明,初筑垒莲塘,后人分居下灌、湾井一带。据《李氏家谱》记载 :“我家祖籍为陇西郡临洮府狄道县(今临洮)。南迁始祖为南齐荡寇将军李道办,,为镇南从命 而来,,出征后京朝内变,,戍兵在外不能入京,遂定居九嶷下灌 (现为湖南宁远下灌)。”南迁后, 李道办的后裔,家兴人旺、人才辈出。唐文宗太和元年 (827年) 考有湖广第一状元李郃为吏部侍郎。明清时有苏州刺史李普志;两广都堂李茂金、李定来等。据湖南零陵地区李才胜先生提供资料表明,其后裔中分布在湖南、两广的一支就有万户以上, 人口达十余万。主要分布于湖南省零陵地区的宁远、兰山、新田、永州等县市,仅宁远下灌村就有近两千户,人口万余人。
三、湖南李姓的六大世系
“湖南李氏出谷村,湖北李氏出湖茫”。湖南湖北李氏多出自江西。因此,江西李氏的族源基本上就是湖南李氏的族源。江西的李氏主要来源于第二次和第三次迁移,形成了五大世系。既:西平堂世系李氏,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和火德公世系福建上杭李氏。再加上南齐荡寇将军李道办宁远灌溪李氏,湖南李氏共有六大族源。但这六大族源均出自陇西李氏一脉。
1、宁远灌溪李氏。
2、宜春西平堂李氏。
从时间上推断,有史记载进入江西最早的当属宜春的西平堂李氏。唐时李晟十八岁以功授左金吾卫大将军,他一生戎马,为唐德宗平定了半个中国的叛乱,官至太尉、中书令,爵封西平郡王。李晟有十五个儿子,其中十二个掌握了兵权,李愿、李宪、李愬、李听等都颇有名望。因功高震主,贞元三年,唐皇剥夺了李晟的兵权,十二儿子也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李宪因此就被调到江南西道的洪州(今南昌)任刺史。其后裔子孙为了日后相见,都以西平郡王作为自己家谱的标志,一律使用“西平堂”作为他们的堂号。
宜春的西平堂李氏,其开山祖虽然是李宪,但是,它的后裔供奉他的父亲西平郡王李晟为一世祖。李宪,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29年,家居洪州西山,有子七人,长子李游,时任袁州刺史,迎柩奉旨葬于江西分宜红花仰,其六子赴袁奔丧,依兄居于袁州。兄弟七人的后裔形成了现在的江西宜春西平堂七大房系,其子孙遍布江西、湖南、湖北。公元882年,李游的长子李服为避黄巢之乱率部分家族成员徙居庐陵(今吉安)。李游的三世孙李唐在后唐年间(即公元927年间)定居吉州之吉水盘乡,村名谷村。在李唐的带领下,谷村李氏人丁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望族。该地现在的乡名就是取原盘乡的盘,取谷村的谷,而命名,即为盘谷乡。江西西平李氏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区、吉安地区,上饶地区一部分,外省主要在湖南大部分地区,四川一些地区。
3、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李枢,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现在的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
4、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是唐高祖李渊幼子滕王李元婴的后裔,李元婴曾封滕王,遥领洪州都督。唐朝末年五代初年,滕王李元婴的裔孙李荣,居家山西上党,生有五子,次子李神福携三子承鼐、承鼎、承鼒来豫章平乱,唐哀帝天祐三年(即公元906年),李承鼐领偏帅印至江西丰城杨梓洲象牙潭溺水阵亡。李神福痛失长子,无心回上党老家,带领幼小的长孙,为儿子守墓居家枫林。次子李承鼎居家白州,二世孙李安乏嗣,立李承鼒三世孙李士玑为嗣。三子李承鼒居家丰城湖茫南头历上,二世孙李霸定居湖茫,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上李),其开基祖李承鼒。李霸四子李士玑过继到白州为嗣,白州李氏与湖茫上李同脉。
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在丰城人数不多,约2千余人,但迁居在外的后裔特别多,目前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区、南昌周边县区。
5、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即唐太宗三子吴王恪的后裔。吴王恪的九世孙李衜(dao音)辅佐唐朝末帝唐哀帝,任太子太傅,但当时朝政已被梁王朱温控制,公元905年六月,爆发"白马之变"。此时唐哀帝已知道自己的命运,密召李衜,令其携带皇家族谱逃离西安。李衜带领少部分家族成员先是到湖北,随后逃到江西永修县的深山里名叫磨刀的地方隐居下来。一说开始就没有磨刀这个地名,是李衜为了不忘记国破家恨,时刻教育子孙们学文习武,恢复李唐政权,就在家门口的一块大岩石上磨刀磨剑,外姓人称他们为磨刀李家,开基祖为李衜。
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原是人数众多的望族,现在磨刀村的人数不多,约200余人。但是,迁居在外的后裔特别多,从磨刀李村迁分出去后裔,在外建村都成为当地的望族,李后裔号称有40万之众。
6、福建上杭李氏,就是李火德公世系,李火德是南宋抗金名臣李纲的后裔。南宋末,李纲的孙子李燔为躲避金兵南侵战乱之祸,携五子逃到江西赣州石城定居,幼子李孟成家立业后,为了生机,又携四子迁居到邻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定居,李孟次子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次子木德和四子火德从宁化县石壁村再迁福建上杭县定居,渐成望族,俗称福建上杭李氏,开基祖李火德,其后裔大批迁往两广、海外,以及回迁江西、湖南。福建的上杭李氏,在明清两朝期间,有大量的人员回徙江西、湖南,建村开基,逐成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