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市民服务中心,西青市民服务中心预约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8 14:34:36

编者按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当时针指向2021年12月23日零点,天津迎来她第617个生日!九河下梢,渤海之滨,回首过去的一年,617岁的天津,古老而又年轻,开放而又包容。

凭借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工业文化基因,天津作出了制造业立市的明确部署;百年来形成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同样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营商环境;这里,是京津冀的“城市绿肺”,随着生态基底逐步修复,天津正在积极探索现代农旅融合型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渤海之滨的天津来说,在“制造业立市”的发展印记中镌刻上了深深的年轮,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画卷里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逐梦笃行!天津,正在铺展开一幅不平凡的画卷——

“制造业立市”:一座城市的战略抉择

制造业,见证着天津的百年沧桑,擎起了这座城市的荣耀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十四五”关键的开局之年,天津清晰而响亮地提出了“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长久以来,高端成套冶金装备一直是影响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卡脖子问题’,尤其是特大型钢、钢板桩的生产工艺和装备都被德国西马克等国外传统老牌工业企业垄断,国内重点工程使用的钢板桩全部从日本、韩国等国进口。”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重科技”)创始人、副董事长谷峰兰告诉记者。

为破解我国在高端装备国产化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天津迎难而上、精准发力,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育龙头企业等方面入手,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西青市民服务中心,西青市民服务中心预约(1)

中重科技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套“特大型钢CMA万能型钢生产线”(央广网记者周思杨 摄)

智能轧钢、自动调整、实时反馈、自动换辊、矫直……记者在中重科技生产车间看到,两条国家级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上,红彤彤的板材正在不断产出。“自从我们研发的这两条钢板桩生产线问世后,所生产的Z型钢板桩、U型钢板桩等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自己的需求,而且还出口了63个国家。”谷峰兰脸上洋溢着自豪。

制造业立市,天津是有底气的。制造业不仅是天津的看家本领,也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天津高端装备企业军团“群星璀璨”,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产品横空出世,一批行业发展关键核心零部件与基础制造技术取得了突破,一批技术标准先后制定完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接续顺利转化。

2021年上半年,天津制造业成绩单非常亮眼,特别是素有“工业经济心脏”之称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劲有力,增加值增长23.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5.9个百分点。这一切都在印证天津“制造业立市”的方向选对了、选准了。

在制造业立市的“大旗”下,天津以产业链为核心抓手,深耕12条重点产业链,这其中信创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绩斐然。

天津西青市民服务中心,西青市民服务中心预约(2)

2020飞腾生态伙伴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周思杨 摄)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于2014年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的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业生态开放联合”的发展理念,“造芯”步履不停,持续提升产品性能。“2020年,飞腾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果,发布了S2500和D2000两款新产品。芯片销量突破200万片,企业人数突破700人,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2300家。”飞腾公司总经理办公司主任徐蛟介绍说。

除了飞腾,麒麟、长城、中科曙光、神舟通用、360等一大批信创龙头企业已经在天津聚集,金山软件、北信源、鲲鹏信息、安擎计算机等一批优质信创项目,也相继在天津落户。天津信创企业“星光闪闪”,信创企业发展环境生机勃勃。

制造业立市,立于这座617载城市对科技革命的敏锐把握。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天津抢抓信息革命机遇,从2017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加快引育智能科技产业。这既是对前沿科技发展的敏锐洞察,也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2021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首次为信创产业增设了一个展区,邀请了飞腾、麒麟、360等天津本土龙头企业参展。天津正成为全国产业链条最全、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业聚集度最高、产业支撑最有力的信创产业发展集聚区,1000余家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打造了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算、网络安全到整机终端在内的信创全产品链条,天津信创产业链上在建项目达96个,总投资787.55亿元。“世界智能”赋能“天津制造”,引领天津市传统产业转型迭代升级和结构深刻调整,天津制造业正在发生从内而外的深刻变革。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天津打造“1 3 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不但是国家战略中的一环,也是天津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赛道”。

近日,天津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捷报频传。就在2021年年底,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我国首个且唯一覆盖A、C、W135、Y四种血清群的流脑结合疫苗,填补了国内尚无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的空白。

天津西青市民服务中心,西青市民服务中心预约(3)

康希诺生物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疫苗研发(央广网记者周思杨 摄)

2021年12月10日,又一个千亿医疗IPO——凯莱英正式挂牌港交所。“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已成为全球领先的CDMO一站式服务平台,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5家展开合作,其中9家连续服务超过10年,业务范围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凯莱英医药集团首席运营官杨蕊介绍。2021年年初,凯莱英引进了中国小核酸技术领军企业瑞博生物,以创新的BOT模式为其提供代建代管代运营服务,使得瑞博生物将更多精力放在药物研发上,大大推动了小核酸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当前,全球细胞产业高端创新资源在天津滨海新区不断聚集,这片土地上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生物制造谷”,全力以赴打造全球细胞产业技术创新源头、全国细胞产业战略高地。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对此,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天津力量。”天津市工信局党组*、局长尹继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中,“营商环境”无疑是一个高频热词,因为它决定着好多“大事儿”: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儿走、资金就往哪儿流、项目就在哪儿建。

近几年,天津在制造强市战略指引下,为缩小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的差距,实实在在给企业服务,做了不少努力──从“津八条”“民营经济19条”,到惠企21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条措施,再到《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天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举措给市场主体带来充足信心。

在细胞技术、设备研发领域耕耘26年的金西盟中国公司,从北京来到天津,到最终落户西青区,最看重的就是该地一流的营商环境。金西盟干细胞(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灵溪说:“我们先后考察了国内多个地方,西青区从镇政府到发改委以及区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兴技术企业的落地和发展,从招商、征地到环保审批,区政府成立专班提前介入,负责企业落地过程中的全部问题。”

在金西盟干细胞(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又为企业免费提供了两层办公楼,两年免去公司高达百万元的租金。“对高新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有了落地的平台,人员就可以在此办公,设备和药物的研发就可以开始,同时也会加快在天津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生物样本库以及细胞工厂设备的转产,新药的研发进程也会加快。”李灵溪介绍说。

目前,金西盟在西青区投资6亿元建设的生物制药工厂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4月份竣工投产。届时,一个用于抗体药物以及细胞药物研发和生产的2万平方米公共平台将“拔地而起”。

天津西青市民服务中心,西青市民服务中心预约(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