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3 00:23:31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教学中,处理好不同经验类型间的关系异常重要。以下关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符号文字等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系统知识传授和直接经验累积都很重要

2.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又要与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这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

A.知行统一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3.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4.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6.将一段电脑上的文字进行排版所需要的技能是( )。

A.态度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识记技能

7.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现象属于( )。

A.消退

B.惩罚

C.强化

D.分化

8.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 )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10.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传递

B.选择

C.创造

D.传播

1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12.课堂老师提问,学生答错,老师:“真是笨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老师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3.关于我国的新课程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4.当前我国小学实行( )。

A.*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C.校务委员会制

D.校长负责制

15.一年级的小王,在吃了路边小吃后,发生中毒现象,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首先通知家长,并详细讲述中毒情况

B.教师可先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

C.应带学生到室外,吸入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D.报告给校长

16.某学生既想参加舞蹈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跳不好,被人耻笑,这时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7.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者替代它的图像放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运用(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8.小学开始,我们学“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下包含了词汇、语法、句子、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学习。这使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

A.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B.螺旋式教科书结构

C.按活动要求编制

D.按学生心理规律编制

19.近些年,很多小学开设的“艺术课”——将音乐、美术、形体、美学鉴赏等诸多必修课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全方位地感受美、学习美、发现美,这种艺术课属于()。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20.通过他人讲述、看书或看电影来了解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而不必亲自去体验其难以承受的后果,这是( )。A.参与性学习

B.替代性学习

C.接受学习

D.模仿学习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2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简要说明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3.简述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李老师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数学老师,他思维比较超前,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发现学习的培养与开发,每次授课之前他都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做大量的练习,课上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李老师所教班级差异化明显,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强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些孩子在外面上了辅导班,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而有的孩子把老师留下的任务告诉了家长,在家长的指导下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领悟能力差,达不到要求,每次都受到了李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家长也不堪重负,抱怨连连,而班里孩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问题:

(1)请结合教育理论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25.材料:

针对学生学习动机发展与学习习惯养成状况,某教研部门收集、整理了一些情况和问题:

A.有一定数量的家长反映,由于家庭生活条件好,孩子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有的学生成绩考好了就找家长要“奖金”或“奖品”,家长不给就不高兴。

B.学生中存在“偏科”现象。对不喜欢的学科,既不愿意听,也不愿意练。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某一学科的能力,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有的学生表态说自己将来不愿从事某一学科相关的职业。

C.有超过 60%的学生做作业时存在“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现象。如,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或一边写作业一边上 QQ,同时又关注着手机微信。有将近 30%的学生写家庭作业时有拖拉现象。如,对于暑假或寒假作业,前松后紧,等到快开学时赶写作业。

问题:

(1)请应用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的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上述情况。

(2)请结合上述有关问题,分析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习惯?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题计分,40 分。考生可按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