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的。稍不注意,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切割伤和烧烫伤。这类伤口虽然很常见,但对于这些常见伤口的处置,老百姓往往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科普过“用酒精来消毒伤口,实际上是错误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另外一个被大众误解很深的点:“伤口不能包扎,捂着会化脓”。
我在创伤外科急诊值班时,经常会遇见很多抵触“包扎”的患者:在给伤口消毒清创处理后,不愿意包扎。当我告知他们需要包扎来保护已经消毒的伤口不被再次污染时,他们都会给出一样的理由:“伤口不能包扎,包扎【捂】着伤口会【化脓】,得凉着透气”。每次遇到这类患者,我都不得不和他们解释半天。
那么,有伤口时,到底是暴露干燥好,还是包扎密闭“湿润”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医学界早已经有权威的答案了,只是非医学专业的普通大众可能不是特别清楚。
答案很明确。
除了动物抓咬伤外,在正确消毒清创伤口的前提下:与让伤口暴露干燥相比,包扎密闭的湿润环境,不仅可加速伤口愈合,还可能可以使得使瘢痕更不明显。有点反常识,不是么?实际上,在医学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生们自己都曾认为,伤口不应被封闭而应该暴露。所以也不怪乎老百姓们认为包起来会“捂”伤口。只是,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们通过科学的验证,发现事实刚好相反,但老百姓们却没有及时更新理念。
当然,口说无凭,既然说了就必须拿出医学界的权威证据。实际上,早在1962的一项以猪为模型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就发现湿润的伤口愈合比干燥的伤口更快[1]。随后,大量的人体试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研究结果[2-4]。且密闭湿润的伤口比暴露干燥的伤口愈合快,快的程度可高达40% [2]。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的说,因为皮肤的表皮细胞在敷料创造的湿润环境中更容易迁移[3]。伤口暴露在自己的渗液中,本身也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5]。因为,急性伤口渗液富含一些能促进伤口愈合的【好东西】,比如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且提供基质保管功能的金属蛋白酶保持平衡[6]。它们彼此间相互作用,并且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作用,从而刺激促进伤口愈合[7]。而且,有必要向爱美的朋友指出的是:除加快伤口愈合外,使用密闭性敷料治疗的伤口或许相对会形成不太明显的疤痕哦 [8]。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还是有些疑问:为什么生活中总感觉 ,似乎“捂着”伤口很容易感染化脓呢?
其实,老百姓有【捂着伤口容易感染】的错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错误的归纳了「因果关系」,本应该是消毒处理不当的错,却让包扎背了黑锅。感染化脓,是因为伤口在一开始消毒清创处理没做好。只要消毒清创做好,包扎是不会感染化脓的;消毒清创做不好,暴露着一样会感染化脓。自然界中到处是致病微生物,暴露着会更容易让伤口接触到?
所以,感染化脓的原因,并不是包扎,而是没有正确消毒清创,或用了不是无菌的纱布来包扎。但老百姓不明白,就只能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认为是包扎引起了感染。这种用时间顺序关系混淆因果关系,与古人认为是【大公鸡叫了,太阳才会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2、错误的将伤口正常组织液渗出,当成了「化脓」。只要是有创面,创面就会持续渗出组织液。但是,临床上会发现,老百姓们其实经常把那些正常渗出的淡黄色组织液也认为是感染化脓的脓液。
在暴露条件下,渗出的组织液会干燥并在表面形成结痂。看似好像长上了,实际上下面还是创面,只是给人一种愈合的假象而已。而其实这种结痂如果消毒没做好,反而更容易将致病菌密闭在痂下引起感染。
3、没有意识到:自然界环境中充满了各种致病微生物。我们外周的环境,包括空气中、穿的衣服裤子表面等等,到处都充满了致病微生物。当我们抵抗力正常时,它们不会造成什么威胁。但是当我们全身抵抗力下降(糖尿病),或局部抵抗力下降(皮肤破损)时,这些致病微生物就很可能引起感染了。
所以,将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就相当于将伤口暴露在微生物的攻击下,是需要承担比无菌包扎更大的感染风险的。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只要有一点点伤口都要谨慎处理并包扎的原因。当然,对于正常人,小而浅的伤口消毒后没包扎也没有感染,那是因为自身抵抗力好,并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对的。
实际上,在正规医院里,不仅消毒清创方法正规,包扎的各种敷料更是严格消毒无菌的。包扎后不仅可以有效阻挡外界致病菌,相比暴露不包扎,可以让伤口愈合的更快且瘢痕更小。
当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伤口都必须一定要包扎,但至少当正规医院的正规大夫在处理完伤口建议您包扎换药时,请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擅自做主承担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万维钢老师的话做结尾。
「所谓“迷信”,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 」
参考文献
1. WINTER GD. 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z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 Nature 1962; 193:293.
2. Eaglstein WH. Experiences with biosynthetic dressings. J Am Acad Dermatol 1985; 12:434.
3. Svensjö T, Pomahac B, Yao F, et al. Accelerated healing of full-thickness skin wounds in a wet environment.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 106:602.
4. Vogt PM, Andree C, Breuing K, et al. Dry, moist, and wet skin wound repair. Ann Plast Surg 1995; 34:493.
5. Ovington LG. Hanging wet-to-dry dressings out to dry. Home Healthc Nurse 2001; 19:477.
6. Armstrong DG, Jude EB. The rol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wound healing. J Am Podiatr Med Assoc 2002; 92:12.
7. Chen WY, Rogers AA, Lydon MJ.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 properties of wound fluid collected during early stages of wound healing. J Invest Dermatol 1992; 99:559.
8. HINMAN CD, MAIBACH H. EFFECT OF AIR EXPOSURE AND OCCLUSION ON EXPERIMENTAL HUMAN SKIN WOUNDS. Nature 1963; 2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