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个人的思想在走路。——蒙特梭利
前几天和一个带孩子在美国上学的家长聊天,她说暑假时间太长了,各种玩,担心孩子都忘记学习了。
她还分享说她的两个孩子在美国都会自律地学习,那边的学习氛围比较好。而假期回来就是玩,孩子们约到一起就是玩游戏。
成人沦陷在手机上,如果追问你每天拿着手机都在干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说: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翻着翻着时间就过去了。
孩子们也没有事情做,除了玩游戏,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独 处
我们游学的时候,孩子如果没有手机,刚开始真的特别无聊,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在和自己的手机分别的时候,甚至感觉到是自己的心肝宝贝被人夺走似得,那叫一个依依不舍啊,我们分明能感觉到孩子们似乎没有了主心骨。
这种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好起来,他们开始聊天,玩一些其他纸牌游戏,偶尔看书。我看到大部分孩子不是太喜欢看书,没有阅读习惯,只有极少数孩子会画画、做手工。
我觉得在这个里面,除去交往需要之外,我们(成人和孩子)不会自己和自己相处,也就是说,我们很难独处。
蒙特梭利说:独处,是一个人的思想在走路。
而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的生活全是被安排的。被安排本身也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你是否能够帮助孩子完成自我教育。
因为,我们一直说人的成长是个内在发展的模式。成人只能提供环境,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成长模式改变了,那么,他还是他吗?
孩子们本来是会和自己相处的。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我们经常在幼儿园里看到孩子们特别喜欢独处,我们只是给孩子们独处的自由机会。那个时候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对着一只虫子可以观察半个小时;在教室里,对着一样教具可以反复操作一个小时。当他们工作完之后,也会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来完成内在的逻辑发展。
阅 读
安排与被安排
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他们作为个体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必须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必须做同样的思考。
慢慢地,他们不会和自己相处了,他们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没有人安排,他们总是会无聊。他们必须被安排,如果闲下来,就开始做无意义的活动,甚至是胡闹。
这几年,我一直带孩子游学、上课,我知道孩子们特别喜欢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总是充满热情的渴望,他们内在的机制都非常优秀,只需要一个引导,一个恰到好处的引导。
就像我们的暑假班,孩子们上完课程之后,回到家就会想着去看书(我们的暑假班每一期就是一本书),因为,他们发现原来书中的故事那么有趣,那么值得思考。
内在发展
这两个孩子就是例子,暑假班的阅读方式是多元的、立体的、具象的,回到家在书中再去温习这个故事,就从具象阅读走向了抽象阅读,这是个很大的进步,而且,给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孩子们通过引导,回归到自我学习和思考,这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的自我教育。
一旦孩子们对自己的内在有认识,他们就会对自己有所把握,他们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们不会无聊,不会只专注在游戏上,不会浪费时间去胡闹。
这就是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景象:孩子们在思考!他们在自我成就,他们是自己的主人。这样的孩子,不会让游戏的刺激带走,不会让无聊占据,不会被他人评价带走。
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中提出,给儿童的信息刺激应该是简单有序的、循序渐进的,纷乱的信息会使儿童的注意力涣散,无法产生专注。
这也就是说,我们给儿童的引导是有要求的,不是给一堆选择,而让孩子迷失了。
丰富?
丰富是什么呢?
丰富指的是:儿童内心世界被自己建构的丰富而精致。这种丰富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发展出来的,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靠着自己的吸收能力发展出来的丰富。
每一个人丰富的地方不同,就好像有人在吃这件事情上特别丰富,而有人在音乐这件事件上特别丰富一样,没有差别。
假期里,各种活动特别多,家长就想着让孩子去一一尝试,其实并不是孩子对什么都有兴趣。就拿我们的西安游学来讲,有的孩子真的对历史没有任何兴趣,我会告诉家长不能参加,不管家长觉得我们这个活动有多好,都不行。
我们有个孩子在暑假期间报了六期暑假班,我说不行,这孩子没有时间和家长在一起呀。
我希望孩子们生活是丰富的,而不是只有学习。
幸福感
我们带孩子出去游学,也总是想着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有时候也会让孩子们多睡一会,总是想着要有各种生活节奏,有静有动。
在设计亲子旅行手册的时候,我就在想,和父母出行是个多么珍贵的机会,如果注意力放在旅行上而不是交流上,那多可惜。
所以,我们会将重点放在亲子交流上,更加了解你的家人。通过了解,明白感激家人的道理。生活即教育,生活的丰富了,教育自然也就丰富,内心世界丰富了,生活也就丰富了。
父母内心世界丰富,就会营造丰富的生活,生活丰富了,孩子的教育自然就丰富了。
生活丰富了,乐趣就多了,乐趣多了,人的幸福感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