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但以人作为实验对象来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许多实验在道义上也受到限制,不可能也不允许在人体上进行实验,但利用动物复制疾病模型加以研究,克服这些不足。
一、实验动物建模的原则
1) 相似性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最好。
2)重复性
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该是标准化的,可重复再现的。应尽量选择标准化实验动物,也应在标准化动物实验设施内完成,要均一性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来应该力求可真实地反映人类疾病,即可特异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经化验或X光照片、心电图、病理切片等证实。若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就不应加以选用,易产生与复制疾病相混淆的疾病者也不宜选用。
4)适用性和可控性
供医学实验研究用的动物模型,在复制时,应尽量考虑到今后临床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利于研究的开展。如雌激素能终止大鼠和小鼠的早期妊娠,但不能终止人的妊娠。因此,选用雌激素复制大鼠和小鼠终止早期妊娠的模型是不适用的。有的动物对某致病因子特别敏感,极易死亡,也不适用。如狗腹腔注射粪便滤液引起腹膜炎很快死亡(80% 24小时内死亡),来不及做实验治疗观察,而且粪便剂量及细菌菌株不好控制,因此不能准确重复实验结果。
5)易行性和经济性
在复制动物模型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尽量做到容易执行和合乎经济原则。灵长类动物与人最近似,复制的疾病模型相似性好,但稀少昂贵,即使猕猴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说猩猩、长臂猿。除了在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外,而且在模型复制的方法上、指标的观察上也都要注意这一原则。
二、实验动物模型的分类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种类很多,可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按产生原因分类,按系统范围分类,按模型对象分类,按中医体系分类。这里只列举按产生原因分类的情况。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发性动物模型和诱发性动物模型。
1.自发性动物模型
突变性动物模型(mutant animal models):指未经任何人工处理,利用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疾病来用作模型。
抗病性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s):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从而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病有天然的抵抗力。
异构性动物模型(different construct animal models):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疾病模型。
培育性动物模型(breeding animal models):是指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将基因突变异常表现保留下来用作疾病模型。
2. 诱发性动物模型
物理因素诱发的动物模型(physical animal models):是指用常见的物理方法如机械损伤、放射线、气压、手术等复制的动物模型。例如外科手术复制的大鼠急性肝衰和肺水肿动物模型,放射线复制的放射病等。
化学因素诱发的动物模型(chemical animal models) 是指用化学的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如化学致癌、化学中毒、强酸碱烧伤、某种有机成分的增或减导致营养性疾病等复制的动物模型。
微生物因素诱发的动物模型(microorganism animal models):是指用常见的生物方法,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复制的模型。例如柯萨奇B病毒复制大、小鼠、猪等心肌炎模型;志贺杆菌复制猴的细菌。
复合因素诱发的动物模型(complex animal models):是指两种以上的方法复制的模型。例如,大鼠或豚鼠的慢支:细菌 寒冷 香烟 寒冷 细菌 SO2;大鼠肝硬化:CCl4、胆固醇、乙醇等因素来复制;大鼠肿瘤:二甲基偶氮苯胺 γ-射线。
生物技术制作的动物模型(biotechnical animal models):是指利用动物卵或胚胎移植、胚胎嵌合、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基因敲除、RNAi干扰和克隆等生物技术复制的模型。
三、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性动物模型
1.免疫缺陷动物疾病模型
1)B淋巴细胞缺陷疾病模型
CBA/A小鼠,起源于CBA/H品系,特点是B淋巴细胞功能减退,为X-链隐性突变系,基因符号是Xid。临床表现为免疫球蛋白缺失,细胞免疫正常。
2)T淋巴细胞缺陷疾病模型
裸小鼠,主要特征为无毛、裸体、无胸腺和细胞免疫功能丧失,由于第十一对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突变引起。该鼠免疫力低,易感染,生长不良,繁殖力低。这种动物能接受同种或异种组织移植,包括人癌异种移植,可作为肿瘤免疫研究。国内常用裸小鼠品系为BALB/C nu/nu, Swiss nu/nu和NC nu/nu等,维持费较高。现也有裸大鼠、裸豚鼠等。
2.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KK糖尿病小鼠属先天遗传缺陷性小鼠。该鼠对胰岛素不敏感、对葡萄糖耐性小、糖尿病发病率高、老年鼠偶见肥胖。BB Wistar大鼠是一种典型自发遗传Ⅰ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率50-70%,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高血压、酮症、胰岛内β-细胞大量破坏等。NIH肥胖大鼠(SHR/N-cp)是新培育的一种用于肥胖和糖尿病研究的动物模型,表现出与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相似的代谢改变。
诱发性动物模型
1.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1)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常选用兔、猪、大鼠、鸡、鸽、猴和狗等。常用的方法有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法,免疫学法、儿茶酚胺药物注射法等。兔的优点为敏感性高,容易造成模型,时间短,缺点为它的脂质代谢与人类不同,兔表现为血源性泡沫细胞增多,解剖分布以胸动脉为主,小动脉常有病变。猪与人类相似,结合胸X-线照射,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2)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电刺激法,雄兔麻醉后,用弱、强电交替刺激(0.8-1.6mA及4-6mA)右侧下丘脑背侧核,即可形成心肌缺血模型;药物法,给大鼠或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狗静脉注射麦角新碱复制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阻断法,用大鼠或狗麻醉,在冠状动脉套上压迫环,复制心肌缺血和心梗模型。
3)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
可采用肾包扎法及肾动脉缩窄法复制继发性高血压,用噪声刺激复制神经性高血压模型。
2.神经系统动物模型
1)老年痴呆
可以通过老年大鼠外出海马伞切断和半乳糖注射小鼠两种方法获得。
2) 帕金森病模型
可以通过6-羟基多巴胺注射和MPTP获得.
3.肿瘤动物模型
一般使用化学致癌物质诱发动物发生肿瘤。诱发小鼠肝脏肿瘤的化合物就有58种,诱发途径口服、注射、埋藏、涂抹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常用方法有:
1)皮肤涂抹法:将致癌物质配制成溶液,反复涂抹皮肤,而复制出肿瘤,如用乙酰胺基的丙酮液涂抹皮肤复制皮肤癌。
2)注射法:将致癌剂制成针剂,经静脉、腹腔、皮下等部位给动物注射,如用氨基偶氮甲苯、揉酸等复制肿瘤。
3)埋藏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致癌物质包埋于皮下或其他组织内,也有将经致癌物质作用的器官组织移植于自体或同种系动物皮下,诱发出有该器官组织特点的肿瘤,由于将肿瘤组织移植到皮下,便于观察,若接种时加用一些降低免疫力的措施,如适量放射线,效果更好。
20世纪60年代后裸鼠的发现,为肿瘤移植提供了理想的宿主,由于该动物缺乏T细胞,因而广泛用于肿瘤的移植和研究。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也可以通过动物建模获得可靠的实验对象。
本文来自每日生物评论,欢迎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