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特拉斯在唐宁街10号外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和执政党保守党党首职务。
欧洲已从战后繁荣稳定和一体化的标杆沦为地缘冲突的前沿阵地,乌克兰危机的“伤口”持续流血,“和平红利”大量消耗,内耗不断、元气大伤。
这为欧洲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欧洲各国政府倘若继续任由乱局失控,还不着手遏制通货膨胀和生活水平下降等状况,恐怕都要重蹈覆辙。
如今的欧洲,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唯美是从”还是战略自主?
乌克兰危机不断掏空欧洲战略自主的经济社会基础,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炸断了欧俄“藕断丝连”的退路,欧洲自主雄心和实力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2022年9月,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
随着自身利益屡遭美国“割韭菜”,马克龙强调“不做任何大国附庸”,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等*抱怨美国开出“天价”天然气账单,对美国不满情绪不断发酵,欧美“应激式团结”出现微妙变化。
面对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欧洲若还想在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局中维护自身利益,追求战略自主是至关重要的筹码,其中对美自主更是重中之重,否则将难逃为人鱼肉的悲剧。
政治正确 还是民生优先?
当前“挺乌反俄”压倒一切,欧洲跳不出“政治正确”陷阱,价值观外交上头,一脚油门踏上了斗俄的单行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坚称“摆脱能源依赖将造成严重困难,但这是捍卫民主必须付出的代价”。
2022年11月15日,有导弹坠入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的边境地区,造成2人死亡。事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初步分析认为爆炸事件是由乌防空导弹造成。
但随着对俄制裁反噬自身,多国“乌克兰疲劳”愈演愈烈,反战厌战情绪弥漫,老百姓更关注日子怎么过、未来怎么办。民调显示,85%的德国民众对未来感到焦虑不安,四分之三的德国人不相信乌克兰会取得军事胜利,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只有通过谈判解决才能结束乌克兰战争,五分之四的人认为应当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对话。
众人皆颂民主之“正确”,何人哀民生之多艰!西式民主制度不接受任何质疑,却无力解决各种治理危机。民调显示,英法德等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认为民主制度运行糟糕,他们生活在“虚假民主”中。若部分政客仍执迷不悟,相信老百姓终会选择“用脚投票”。
同舟共济 还是各奔东西?
危机下欧洲各国“抱团取暖”诉求上升,欧洲政治共同体首次峰会姗姗来迟,欧盟秋季峰会就“能源路线图”达成政治共识。
但“法德轴心”裂痕显现,在天然气限价、欧洲防务等问题上渐行渐远。欧洲小国更是心思各异:匈牙利强调外交应当维护本国利益,不接受别国和自由主义势力指手画脚。捷克主张扎根欧盟,贴靠美国。立陶宛则强调依托欧盟和美国,防止成为大国争夺牺牲品。一个多层多速、联而不合的欧盟正在成为新的现实。
2022年3月15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匈牙利必须远离俄乌冲突,“对于世界大国来说,中欧只是一个棋盘,匈牙利也只是一枚棋子”。
面对危机,欧盟凝聚力的根基不能建立在“民主价值”的空中楼阁之上,唯有协调各国利益,兼顾合理关切才是出路。
减少依赖 还是对华合作?
欧盟长期处于“市场靠中、安全靠美”的被动局面。然而近年来,在美国“民主对抗威权”“反俄又遏中”叙事裹挟下,欧洲对华认知恶化,欧盟机构煽动突出中国“竞争者”定位,一味强调安全而不惜牺牲对华合作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