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最好的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特别好的友谊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1 14:19:35

图|艾伟德坐像

但是不久后,日军就快到达阳城。艾伟德为了避开战火,带着人转移到了山区。

在山区中,她建立了一个临时医院,将不多的急救药品全部用在了临时医院,专门用来救治受伤的中国军民,对于伤者的来历,她并不多问。

看着百姓受苦失去生命,艾伟德对于日本人的行径十分憎恨。这也是她第一次直面日本人的残暴。

1932年,艾伟德前往了泽州内地会,与同胞们短暂相聚。却没想到喝多了的日本人像是发了疯一样,闯进了他们的屋子里。

她上前去劝阻的时候,被日军用枪给砸晕了,醒来后的几天里面,她还一直头痛不已。

日军的残暴行为让本来中立的她渐渐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了一起,1936年艾伟德加入了中国国籍。

《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也十分同情中国人的遭遇,得知了艾伟德对中国人的援助行为,对她进行了采访。

艾伟德公开表示:作为宗教人士对于战争持中立态度,但是从她自己的角度来看,她十分憎恨日本的残暴,因为她受到了日军的多次无理由伤害,而且她已经是一名中国人了。

五、千里迁移

艾伟德还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

有一次她在阳城的市集上闲逛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个满脸沧桑的妇女在卖自己的女儿,孩子十分瘦弱。

她于心不忍便与那位妇女讨价还价,从两个银元砍到了九毛,最后将女孩带回了八福客栈。

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又接连收留了流浪的八岁男孩、失去父母的婴儿等等,在她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时,她计划建立一个救助站收容这些孩子。

对中国人最好的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特别好的友谊(5)

图|艾伟德和孤儿们

1940年,在泽州暂住时,她的艾伟德的救助站终于建成。她建立的救助站收纳了两百余名孤儿、一千余名难民。

救助站的规模有些庞大,在战争即将来临之际,出于安全考虑,她决定将这些孩子们分两批转移到西安的救助站和阳城山区,她留下来照顾这一千多名难民们。

她派遣助手率先将一百多名孤儿护送到了西安救助站,在准备转移剩下的一百名孤儿的时候。

她得到了日军春季扫荡的情报,日军要对她和她的宣教站下手,并且重金悬赏一百美元想要抓住她。

艾伟德得知此消息后,她带着一百名孩子连忙出了泽州赶往阳城,在回去的路上,她没有躲过日军的战斗机扫射,肩膀上受了伤,在简单地处理过后,她没有暂歇,而是依旧坚持赶回阳城。

随着日军逐渐迫近,艾伟德感受到严峻的形势,她只得再次规划撤退路线,决定去往西安。

她可以随便走,可孩子们怎么办?

一百名孩子人数太多了,没有办法藏匿在老乡们的家里,而且自己一旦离开他们应该如何生存?

可是从阳城去西安地区足足有一千多公里路,人多了目标也就大了,何况带着孩子们可怎么走啊。

但是艾伟德害怕留下的孩子成为日军泄愤的工具,于是一咬牙就决定带着孩子们进行转移,大路走不通就从山里面绕。

在他们转移出城的时候,县长闻声赶来,送给了他们几袋小米,还派人送到了黄河边。

这次转移最难的地方在于,一千公里的路上有近一半路程都是崎岖难走的山路,别说孩子们,就是她一不小心也会摔倒。

她考虑到这一点,就让孩子们走到中间,前后都是大人们。

对中国人最好的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特别好的友谊(6)

图|《六福客栈》剧照

一方面,在前面的大人可以及时地查看道路,在后面的大人可以兼顾到孩子们,让孩子们不会落下;

另一方面,中间的孩子们相互搀扶着,最小的几个孩子被大人们用箩筐担着,有的孩子累了走不动了,就由大人抱着走一段路,稍微休息再接着自己走。

等到孩子们大多都喊累的时候,队伍就会停下来歇息。

由于物资不够,每天就吃一顿小米粥,到了晚上,找个防风的地方就地睡觉。

孩子们走的鞋子都磨破了,衣服也没好到哪里去,被树枝刮得一条一条的,最让艾伟德心疼的是,好多孩子的脚因为高强度的行走,出现了肿胀的现象。

有一次,他们在山里面遇到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的士兵们陪伴着这群孩子走了一段路,临走前还给他们留下了一些食物。

这才让他们得到了物资的补给。就这样不断地赶路,他们一行人终于在十二天之后看到了黄河。

黄河波涛汹涌,如何安全渡过黄河,成为艾伟德思虑的重要问题。

想要找船,但是附近压根就没有能够容纳这些大人、孩子的大船,而小船在河面上也并不安稳,好几天都没有进展,让她苦恼不已。

这时候,对岸的国军士兵划着船来到了艾伟德身边,这群难民国军已经观察很久,在他们确定不会对国军士兵产生威胁的时候才划船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当国军士兵得知她就是艾伟德后,纷纷向她表示敬意。

在山西,艾伟德的事迹被很多人所知晓,于是,国军派了一艘船将这群孩子分了十余次运送过黄河。就在艾伟德得知自己来到了国军防区的时候,她终于不在提心吊胆了。

在军人们的帮助下,艾伟德一行人搭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车,一路上他们发现沿途有很多的难民救济点,这也让一行人的吃饭问题得到保障。

当火车到了中条山中部的时候,因为桥梁被战火波及而炸毁,火车只能原地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艾伟德决心带领孩子们继续徒步向前,但是前进的路线无论是当地的村民还是火车上的工作人员都无人知晓。

她只能根据大概地走向硬着头皮往前走,孩子们面对一座座的山峦第一次感到了绝望。

面对这样的状况,艾伟德既要耗费大量精力在前进探路上,又要分出精力安慰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绝望的哀嚎声,让她也有一瞬间只想要躺下去放空自己,什么都不管,可是这不行,委屈的她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她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她哭,直到好久之后才停下来。

哭过后,艾伟德又打起精神继续赶路,在几天过后,她发现前面有了房屋,在向屋主人进行简单的询问后,艾伟德知道自己终于到了潼关。

从这里的人口中得知,这里距离西安已经只剩下一百四十公里了。

在当地人的指导下,艾伟德一行人坐上了运送黑炭的车,然后又转乘了几次火车,终于到达了西安,但是却得知西安已经不再接收难民。

她在多方询问之下,得知扶风县的保育院能够接受他们,他们便动身前往宋美龄创办的保育院,到达后,艾伟德在数完人数发现一个都不少之后,松了口气就晕倒了。

医生告诉保育院的负责人,艾伟德已经高烧很久了,但是由于精神紧绷她自己并没有发现,已经发展为肺炎了,脑部也有被重物击打过的痕迹,肩膀上竟然还有一颗子弹。

医生十分感叹,本来艾伟德就存在营养不良,现在各种情况混在一起,非常糟糕,随时都有去世的风险。

对中国人最好的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特别好的友谊(7)

图|艾伟德素描像

奇迹发生了发生了,即便情况如此危急,艾伟德还是醒了过来,她醒来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开口询问自己一百个孩子的情况。

得知他们在扶风县的保育院,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又彻底地昏迷过去了。

经过医生的救治,艾伟德保住了性命,但是她在孤儿院整整治疗了一年才恢复了过来。

离开前,她去同孩子们告别便动身前往成都,在那里她救助了很多的贫苦百姓和麻风病人。

但是好景不长,她又在1948年病倒了,这次的她需要长时间的休养,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能给她良好的休养环境。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艾伟德在次年她回到了英国,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们团聚。

在艾伟德回国后,伦敦记者为她专访,将她的英雄事迹都记录下来,让世界都知道了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

她的故事还被编写成《小妇人》一书,其后,又被改编为广播剧。

1957年,她的故事被美国的福克斯公司拍成了电影《六福客栈》,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六、 回到台湾

回到祖国的艾伟德十分牵挂自己生活了二十年的东方国度,她不知道中国现在的情况如何,她希望能够再次回到中国。

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政策十分严格,艾伟德因为身份原因未曾再回到中国大陆。

在1957年,艾伟德前往了中国香港地区,她认为香港也是中国的土地,到了香港也算是回到了中国。

在这里她遇到了她救助过的孤儿,和他们一起救助香港的难民,无奈的是因为自己的签证到期,艾伟德只好离开香港前往了台湾。

在台湾她建立了“艾伟德孤儿院”,救助台湾的孤儿群体;

她还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接见,并给她的孤儿院捐款,可是在她的内心,她还是想回到阳城再看一眼。

对中国人最好的外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特别好的友谊(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