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升华有声,母爱永恒的诗歌朗诵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1 17:31:53

作者:肖云

5月4日,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杰奎琳·伍德森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其作品也进一步被中国读者所熟知。绘本《回家》,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此前,该绘本还斩获了凯迪克银奖。

《回家》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因为战争,男人们都出去打仗了。为了生计,艾达的妈妈远赴芝加哥打工。艾达在奶奶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天天盼着妈妈回家。终于有一天,邮差送来了妈妈的钱和信。信的开头写着:“告诉艾达,我很快就回来。”艾达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信,她相信,妈妈很快就要回家了。

作家借用儿童的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故事不长,却孕育着丰富的主题,比如战争、贫困、等待、人与自然等。其中,最能激发读者共鸣的,莫过于贯穿始终的文学母题:母爱。美国学者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有言,“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要使他感到:活着是多么好!”这是母爱本质的一个重要表征。的确,母爱具有疗愈功能,具有救赎儿童心灵的重大意义。因此,“母爱”成为作家杰奎琳·伍德森深切关注并着力书写的重要范畴。

在绘本《回家》中,为了契合母爱的文学特质,作家用诗意的滤镜将情节去戏剧化,用一种朴实纯净的描写方式,让细腻的情感缓缓流淌。在舒缓的情节和诗化的语言中,杰奎琳·伍德森饱含深情地复唱着她心目中的母爱:“胜过雨”“胜过雪”——这一新奇的具象化的形容,不仅使母爱充满了自然的灵性,还蕴藉着厚重的温暖。在对母爱的追寻过程中,读者似乎也和作品中的艾达一样,虽然身处逆境,心灵却被深沉的母爱抚慰和柔化。

所以,在母亲杳无音信的那段日子里,尽管在忆念中胶着着失落感和无力感,艾达仍旧对生活抱有积极的希望:她给母亲写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她努力回想妈妈的味道,像糖像阳光又像肥皂;她细心照顾不知从哪儿来的小猫,并由物及人,直言小猫趴在腿上“像妈妈的手一样暖和”;她耐心地等待邮递员送来妈妈的信;她听着广播,并为那些因战争不能回家的人做祈祷;她和奶奶踏着雪,对抗着寒潮去寻找负鼠和兔子……在情节的从容流转中,母爱一次又一次在艾达心中释放能量。

“她爱我胜过雨”“她爱我胜过雪”,每每想到这儿,艾达就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可以说,母爱就是艾达心中恒久的力量源泉。正因为有着这样强烈的信念,艾达认真地生活,勇敢地直面孤独、恐惧、寒冷、贫困,健康成长。她的内心充满柔情,充满怜悯,充满希望,充满爱。而这些,无疑击中了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画家E.B.刘易斯,使用了偏写实性的水彩画,来捕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人物神情,以配合情意绵绵的文字表达。这无疑为母爱的书写锦上添花。图画中有六处,细致地描绘了艾达的母亲。一位勤劳、慈爱、坚强、乐观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与文字不同的是,文本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母亲是否回家并未直接道明。在绘本《回家》中,刘易斯创作的最后一幅图画是:皑皑白雪落了一地,随着一串长长的脚印看去,艾达的妈妈拎着行李箱正要往家走——她回家了。

这是一个虚实含混的场景定格,与杰奎琳·伍德森的文字可谓相得益彰。故事的结尾,时间被虚化,剧情有了无限延展的可能,而母爱的意义也进一步得到升华:无论母亲何时回来,母爱一直都在,它胜过雨,胜过雪,超越时空,成为不朽,成为永恒。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