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破解团队,终极团队密码大全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5 12:39:58

把钱用在刀刃上,创新金融服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旺畜宝”惠农信贷,是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创新向养殖户发放的用于饲料贮备、圈舍修建、购进仔畜、扩大养殖规模、屠宰、肉食品加工、畜禽饲草加工等畜牧养殖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用途的贷款。除常规贷款业务品种外,“旺畜宝”还发放养殖户信用共同体联保贷款、养殖业禽畜抵押担保贷款等业务品种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资金需求。截至去年末,全省农信社累计向全省农牧民发放77219笔84.13亿元,有效推动了甘肃省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近几年,通过“旺畜宝”惠农信贷扶持,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已基本确立。数据显示,去年,甘肃省畜牧业经济稳中连升,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全省牛、羊存栏522万头和211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7.4%,增幅均为近5年最高;同时出栏牛、羊185万头和1222万只,增速为2013年的2.5倍和1.9倍。畜牧业增加值达206.3亿元,同比增长12.1%。牛羊产业已成为全省最具增长活力的富民和区域经济。

“牧歌”响彻黄羊川

“养殖肉牛是最稳妥的致富方式,即使年景不好、市场低迷也不会赔钱。”已经有5年肉牛养殖经验的古浪县马场滩村村民李有选如是说。

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初夏时节的古浪县海子滩镇马场滩村,养殖暖棚整齐划一,棚内牛羊体肥膘壮。走进村民李有选的养殖小区,管理房、氨化池、铡草机一应俱全。“过去,我一直在外边打工,收入只能糊口,后来听到政府要扶持村民发展养殖,我便回家养起了羊,想通过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李有选告诉记者,两年前,老李在农信社贷了20万元的“旺畜宝”惠农贷款,建起了10栋养殖暖棚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存栏羊400多只,猪170多头,牛20多头。

在李有选等养殖大户的带动下,马场滩村设施农牧业呈现出以点带面、户户参与、规模发展的良好发展趋势,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的热情特别高。为进一步推进设施农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去年,农信社为该村累计发放惠农贷款190户1200万元,鼓励个体大户实行规模养殖,以典型示范引领、推进农业主体生产模式的扩大和发展。

“由于有了农信社的信贷作保障,马场滩村成了全镇规模大、配套好、效益好的养殖业样板和典型,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590元,其中农牧业产值占人均纯收入的71%。”马场滩村党支部*甘世荣说,目前全村累计建成养殖暖棚1000亩,户均达到3.26亩,建成高标准养殖暖棚示范点7个。

其实,马场滩村成为养殖典型只是农信社“旺畜宝”信贷撑起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

过去在家围着一亩三分地和锅台转的古浪县永丰滩乡三墩村妇女栗福桂,2011年和同村村民以5户联保的方式从农信社获得25万元贷款,加入了养羊的行列。这几年,收入逐年增加,她家翻新了房屋,家庭生活面貌有了新变化,栗福桂的养殖棚成了村里的养殖示范点,她本人也成为了村上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农信社惠农贷款的持续推进,有力解决了当地农村妇女创业资金短缺及“贷款贵”的问题,为妇女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越来越多的妇女依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古浪县的设施养殖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该县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创新服务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支持农民特色养殖业,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 高效产业”主体生产模式。截至去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49亿元,较年初增加6.94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6.68亿元。支持全县农户建成标准化养殖暖棚14.76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场)838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2.79万户,建成规模养殖示范乡镇12个、示范点638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391元增长到2014年的4507元,为富民强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农信社连续多年被古浪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县域经济建设先进单位”。

特别是自发放“旺畜宝”贷款以来,古浪联社从支持“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以从事种养业的农户等为基本客户群体,提出了“谁发展、谁养殖、谁建棚,就支持谁”的养殖贷款发放原则,不但使“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且优化了信用环境,提高了信贷质量。截至去年末,已累计为2.23万户农户发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14.04亿元,使得全县70%以上的农民得到了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了百姓发展特色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因此,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有了信用社,资金不用愁;担保很灵活,贷款很便捷;赶着牛羊奔小康,怎能不乐呵!

海子滩村民董会义是养猪的一把好手,每当有人问起他致富经验时,他都会满含感激的说,“是‘旺畜宝’撑起了养殖产业,农信社真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原来,三年前农信社给董会义发放“旺畜宝”贷款30万元,积极支持其继续养猪,扶持这位勤劳淳朴的河西汉子踏上了发展养殖的致富路。近几年,他先后获得农信社信贷支持50多万元,养殖圈舍也由原来的3栋扩展到现在的12栋,存栏猪由最初的20头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头,资产过百万元,实现年收入30多万元。

暖春时节,古浪大地到处可闻羊欢牛哞,一派生机!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整齐标准的养殖暖棚,膘肥体壮的育肥牛羊,蔬菜大棚满目绿色。哪里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遍地都是来钱的致富路子,走村入户服务生产的农信人正在唱响普惠金融服务“三农”之歌……

祁连山下牛羊肥

平坦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葡萄长廊与标准化林带竞相泛绿、宽敞的养殖场里牛肥膘壮……

穿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张掖市前进村,村民们有的给养殖场运送饲草喂牛、有的在大棚里收获新鲜蔬菜……看到这个如花园般美丽的村庄,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曾是祁连山下的一片荒滩。前进村人均只有1.2亩耕地,过去人均年纯收入仅1000多元。近十年,村委会实行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走特色农业和现代化养殖之路。目前,已建立起蔬菜种植、奶牛养殖、温室葡萄等6个专业合作社。去年全村总资产超过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被誉为金张掖的“华西村”。

走进前进村的绿洲奶牛繁育专业合作社,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管理有序的饲草料场、标准化的挤奶车间、专业的各类机械设备、员工们统一的着装……来到挤奶车间,只见佩戴着耳标的数千头奶牛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栅栏内,等待工作人员的查验消毒。饲养员小杨告诉记者,奶牛每天挤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它们只要一就位,栅栏上的感应器就能识别牛的身份。挤奶结束后,挤奶器还会显示每头牛当次的挤奶量。说话间,工作人员已经完成了挤奶前的清洗、消毒等工作,伴着挤奶器的蜂鸣声,新鲜的牛奶通过无菌管道被输送到储奶罐进行瞬间灭菌制冷储藏。

村主任兼奶牛合作社社长马志超饶有兴致地介绍,通过农信社的支持,前进村实现了奶牛养殖规模专业化。目前,全村共有5个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1.6万头,年产鲜奶40000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5亿元。全村80%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养殖合作社,村民们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农民变成“养殖场的专业工人”。

正在给奶牛场运送饲料的村民杨龙自豪地说:“我家也加入了奶牛合作社。现在每年包括工资和入股分红能收入20万元。去年村委会还分配给他家一套120平米的住宅楼,如今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更令人欣喜的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除了吸引很多懂技术的专业人员到来之外,不少长期在外创业、身怀技术特长的致富能人都回到了前进村。30岁的杨玉昆5年前就放弃了在沿海的工作,回村负责一个奶牛养殖场的技术管理,他的年薪超过20万元。在前进村,像杨玉昆一样领高薪的“能人”就有二三十个。

前进村的村民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小康”生活。村民们都住上了水暖电天然气一应俱全的楼房,还有几十户村民住进了复试“别墅”;孩子们上幼儿园全免费,村民医疗都会得到村级财政的补贴,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还能获得几千元的村级“养老金”……

如今,谁不说前进村是祁连山下的最美乡村呢?!

“其实,前进村的发展全靠农合银行的支持。”该村主任马志超感叹。

近年来,甘州农合银行积极支持前进牧业上规模发展,围绕“合作共赢”,重点支持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甘州区奶牛产业、饲草业的发展。截至今年2月,农合行以联保、抵押、质押方式累计向前进奶牛专业养殖合作社发放“旺畜宝”系列贷款1.73亿元,有效促进了该村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采取“专业合作社 入股社员 合行”模式,向300多户农户以养殖户联保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8000万元用于建设饲草基地,农户除了收取租赁费还可以参与分红。至目前,该村已建成两个万头奶牛养殖场和3万亩的饲草基地,成为张掖市最大的生态环保型、绿色健康型奶牛养殖基地。

不仅是支持大型养殖基地建设,甘州农合行还通过运行“旺畜宝”系列信贷产品助推养殖户健康发展。

张学富是小满镇大柏村二社的一位普通农民,几年前,在农合行的支持下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短短两年共出栏育肥肉牛60多头,获得纯利润20多万元,初尝甜头的张学富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成立了兴大望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向农信社累计申请贷款320万元,利用村头的荒地建起了占地面积12亩的养殖场和标准化肉牛育肥舍12栋,青贮窖1200立方米,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如今,兴大望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存栏肉牛570头,年收入500万元,资产总额达1500万多元的规模化养殖场,张学富也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人,同时带动了合作社社员20多人共同发家致富。

如今,“旺畜宝”惠农信贷已在金张掖遍地开花。

高台农合银行根据县政府出台的支持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相关贴息扶持政策,积极与当地政府、财政、农牧等部门建立协调合作机制,确保此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实现政府满意、农户增收的目的。

为了让贷款资金尽快发挥支持草食畜牧产业的发展,高台合行简化操作流程,创新担保方式,采取了“一站式”审批的方法服务群众。去年,该行为2559户养殖户发放贷款2.1亿元,至目前草食畜牧业贷款余额达到4.3亿元,去年支持新建各类养殖场区46个,新增各类养殖大户1025户,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400.34万头(只),同比增长10.01%。畜牧业产值达到10.5亿元,畜牧业增加值达到6.8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835元。

山丹走在“羊”光大道上

近日,山丹县康源清真牛羊肉食品公司生产的“焉支山”牌羊肉已正式在淘宝网陇美商城销售,第一批网购订单羊肉已发住客户手中。“焉支山”羊肉率先在网上销售,产品远销周边省市及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开创了山丹地方名牌产品走向全国的先河。

养羊业是山丹县的传统产业,但多年来,存在养殖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如何使传统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把羊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实现养羊大县向羊产业强县转型跨越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山丹农信社把规模养殖和散养作为养殖业扶持的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确立了以支持草畜产业为主,全方位服务“三农”的新思路,坚持按照“小群体、大规模、抓大户、建小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万千百”羊产业开发、“百社千户”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暖棚化、良种化、饲喂精细化“五大”工程,扶持建成高原龙食品公司、康源清真牛羊屠宰厂等2户加工企业,形成了年屠宰加工牛羊15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青海、广州、河南、山西等地。以养羊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日趋突出,“旺畜宝”支持在全县建成羊养殖小区70个,养殖场208个,完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12个,创建省、市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9个。全县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7867户,规模户养羊达到78万只,肉羊规模养殖率达到63.2%。同时先后支持培育养羊专业合作组织65个,改造升级肉羊加工企业3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和肉羊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养羊业逐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目前,山丹农信社养殖业贷款达8亿多元,从“满山放牧”到“舍饲圈养”,从“麦草秸秆”到“饲草配方”,“旺畜宝”信贷有力支持了县域内羊、牛、马、鸡等养殖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县畜禽养殖总量达到274.2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4.12亿元,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位奇镇四坝村青年农民张金铭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在荒滩上建起了高标准养殖场,并牵头成立甘肃万晟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可饲养羊只1.8万只,吸收附近劳动力40多人前来务工,实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利润360万元。“靠农信社的支持,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是让我们的‘山丹羊’在市场上更有话语权。”张金铭说。

为了助力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强县富民产业,山丹农信社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各营业网点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养殖户,详细调查了解养殖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同时对辖内1321户养殖大户生产经营规模和信贷资金需求进行了全面摸底,结合“旺畜宝”和“双业”贷款发放对辖内128户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资信档案,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养殖户,采用信用授信、抵(质)押、联户担保、公务人员担保等多种贷款方式积极给予支持,对养殖户的贷款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从简”的信贷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龙头企业与散养农户签订合同,对“公司 基地 农户”等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养殖企业(户),优先给予贷款支持。

“正是有了农信社的信贷支持,才下决心筹资建起了海明畜牧业公司,走上了‘发羊财’的路子。”清泉镇南关五社臧荣贵说。

臧荣贵是山丹县致富带头人,从2012年开始发展养殖业。在养殖初期出现资金短缺时,他最先想到了信用社,山丹农信联社给予了20万元的信贷支持,解决了其燃眉之急。今年,信用社又给予6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其扩大养殖规模。有了农信社持之以恒的支持,臧荣贵成立了以肉羊育肥贩运为主的生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壮大,每年育肥贩运羊4000多只,产品畅销河西走廊和兰州等地,去年实现收入320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养殖户达到68户,羊只饲养贩运量达到6万多只。

为了促进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农信社对养殖户申请的小额贷款做到随到随贷,对农户联保和农户保证等大联保贷款实行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并通过自身掌握的市场行情,客户经理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召开座谈会或入户宣传等方式,将国家涉农政策和产、供、销信息传递到养殖户和企业,有效进行市场对接,帮助其提高养殖水平和发展能力,从而带动了全县养殖产业奔市场创效益。

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大马营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饲草资源,着力发展畜牧产业,将畜牧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使全镇畜牧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该镇建成专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小区53个,规模养殖户达到196户。全镇牛饲养量达到4000头,羊饲养量达到17.1万只,鸡饲养量达到4万只,马饲养量达到3500匹。

近几年来,山丹农信社把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增长点”,在全县实施“一乡一品、一社一策”的战略,在信贷资金方面对养殖户进行大力扶持,对养殖业贷款给予政策倾斜。每年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用于支持养殖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健康、稳定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在农信社的信贷资金支持下,全县已建成养殖小区81个,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68个,培植养殖户31342户,规模养殖户11622户,畜禽养殖总量达到274.2万头(匹、只),年出栏畜禽达到156.9万头(匹、只),形成了农户抓繁殖、小区抓育肥、企业抓加工、协会抓流通的畜牧产业格局。同时带动了草产业的蓬勃发展,2014年新增牧草种植面积5万亩,牧草种植面积累积达到23万亩,草畜养殖业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全县规模养殖已步入“快速通道”。

“旺畜宝”造福肃州沃野

酒泉肃州区地处祁连山北麓,境内有天然草原面积258万亩,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大区。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酒泉农商银行在支持肃州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小康社会步伐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围绕国家现代农业肃州示范区建设,近年来,酒泉农商银行按照“战略紧贴三农变、服务围绕三农转、机制跟随三农换”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农户为主、以小额为主、以涉农企业为主的“三为主”方针,聚焦支持重点部位,聚焦支持富民产业,聚焦支持三农发展。去年,该行累计发放养殖业贷款473299万元,使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861.2万头(只),出栏达到510.6万头(只),牛饲养量达到18.42万头,肉羊饲养量152.7万只,牛羊饲养量同比分别增加1.05万头和13.84万只,同比增长6.04%和9.97%,牛羊产业大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唱响了“农商银行搭台,设施养殖富民”的时代新歌。

为了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该行组建新设了“三农信贷部”,专司农户贷款、尤其是养殖业贷款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时,根据自身和全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实际,以“旺畜宝”贷款产品为依托,全面推开了养殖专业大户联保贷款,对经营多年且有固定场所和信用良好的养殖户予以授信并逐年将授信限额提高到30万元,将支行的审批权限放宽到40万元,引进专业担保公司,创新贷款担保模式,有效解决了设施养殖户“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畅通了草食畜牧业贷款发放渠道。

俗话说:“支农必先知农”。因此,该行从强化信贷员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客户经理培训,外聘专业人员讲授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着力提升各级信贷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贷能力,打造了一支知农事、懂民情、熟悉农村金融工作的专业信贷员队伍,形成了专业化部门管理、专业化支行服务、专业化团队营销的信贷服务网络。目前,全辖57个分支机构中,17家支行、36个分理处直接从事支农服务工作,占到了机构总数的60%以上。全行员工的1/3、约100多名专职客户经理常年活跃在肃州区7镇8乡、122个行政村、807个村民小组中,以“小额进万家、农贷暖万民”和“走村组、入园区、改方式”营销活动为载体,全力以赴投放“旺畜宝”,千方百计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同时依托大联保贷款,切实提高养殖业贷款的投放量和覆盖面。

自全省开办“旺畜宝”和双业贷款以来,该行累计投放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7785户,投放金额85907万元,在投放草食畜产业贷款的同时还投放旺畜宝贷款2982户,金额33398万元。从规模化养殖突破,抓养殖小区、发展大场大户,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进一步促进集中经营,积极推进牛羊养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至目前,肃州区标准化养殖示范产业园和东洞标准化养殖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惠农信贷下,肃州区累计建成标准化示范养殖园区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82个,规模养殖场1725个,创建省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6个。建成标准化青贮池4894座,年加酶青贮饲料46.8万吨,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引进紫花草、苜蓿、饲用玉米等20个优质牧草新品种,建成了清水、上坝两个万亩草乡镇,沿山片3个千亩连片牧草种植小区。先后培育建成了果园鸿泰养殖专业合作社、总寨兴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会员6300多户,形成了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牛羊贩运经纪人200多名,利用掌握的市场信息,为养殖户搭建起了产销桥梁,构建起了肉牛、肉羊生产销售网络,提高了肉牛、肉羊养殖的综合效益,调动了农户养殖积极性,增强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后劲,拉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金佛寺镇,是典型的冷凉灌区。近年来,为解决特色产业缺失制约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瓶颈”问题,镇村两级把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走上了一条发展设施养殖、提升养殖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薛泽德是该镇下四截村的村民,注册成立了“泽人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农信社的“旺畜宝”信贷支持下建起一座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年养殖规模达到2000只。去年实现肉羊出栏500只,实现肉羊养殖纯利润10多万元。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目前金佛寺全镇50%以上的农户都建成了标准化暖棚圈舍,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到了32.5%,草畜产业已成为该镇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农信人奏响普惠金融最强音

近年来,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围绕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创新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支持农民发展种养业富民产业,取得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政府满意、自身发展的良好业绩,为富民强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百姓的点赞。

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堡村村民郭万福,过去全家3口人耕种着6亩承包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然而,一直思谋发展养殖走致富路的郭万福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去年4月,武威农商银行清源支行的负责人得知情况后,上门到郭万福家走访调查后,为其解决3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发展养殖产业。得到惠农资金后,郭万福一家人干劲十足,很快建起有90间养殖棚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目前存栏肉牛110头,总资产达到300万元,预计今年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

为推动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解决好农民建造养殖暖棚资金缺、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武威农商银行从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使“双业”贷款工作得以快速、顺利推广。至目前累计发放支持特色农产业发展的“双业”贷款总额达47.19亿元。

为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切实做好“双业”贷款发放工作,该行首先扩大和创新担保范围和方式,采取信用、农户担保等便于农户提供担保的个性化担保方式。同时,还结合农村确权颁证的时机,探索开展农村确权抵押,解决农户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自发放“旺畜宝”和“双业”贷款以来,该行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的政策,精准有效的解决农户缺少生产资金的难题,满足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生产资金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种植户、养殖户的积极性。

凉州区柏树乡杨寨村村民王其山,多年来一直从事肉牛养殖及运销,为了扩大养殖规模,王其山于2013年初夏向农信社申请20万元贷款。如今,该户存栏肉牛500余头,羊300多只,年收入50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户。

裴家营镇村民何多信曾在外奔波多年,2011年回乡发展养殖业。但创业资金成了“拦路虎”,农信社以6户联保方式发放贷款200万元。拿到了信用社贷款的何多信联合6户村民成立了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新疆、内蒙古购进了新的育肥羊品种,其销售价格每斤要比普通羊价格高出3至5元,一只成年母羊就要高出300至500元。惠民养殖合作社的育肥羊养殖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养殖发展道路。于2013年被省农牧厅评为“标准化养殖场和无公害牛肉、羊肉生产基地”以及“甘肃省菜篮子工程肉羊生产基地”。目前,该合作社搭建标准化养殖暖棚135座,存栏羊1400只,年出栏育肥羊3000只,年纯利润100多万元。

为了精准放好、放快“旺畜宝”和“双业”惠农信贷,古浪联社全面推行“阳光信贷工程”,为广大农民、种养大户等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及时受理、按时办结,让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贷款发展生产。统计数据显示,该农信社今年向发展特色农产业的1.4万户村民累计发放信贷资金8.5亿元,有效解决了发展特色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支持了地方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奏响了普惠金融最强音。

临夏百姓赶着牛羊奔小康

临夏州农民群众素有“无牛羊不成家”的养殖传统。“赶着牛羊奔小康”成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最大共识。农信社主动作为,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临夏县南塬乡山清水秀,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在农信社涉农贷款的支持下,该乡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600只基础母羊到现在的1万多只一路发展壮大,目前年出栏羊达到了4万只,年纯收入可达七八百万。

“从5年前的50万元到前两年的100万元,再到今年的近400万元信贷,是农信社的大力支持才让我们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金果养殖合作社领头人谢绍军说。

有了“旺畜宝”支持,该养殖合作社以“农信社 基地 农户”模式带动周围群众养羊。目前,金果养殖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800多户共同致富。

谢绍军由衷地感慨:“挣金山银山,农信社是靠山”。

马集镇多木寺村是牛羊养殖专业村,近两年,信用社累计投放1000多万元支持60户农民建成养殖基地,年收入达120多万元。目前,多木寺村牛存栏达400余头,羊900多只。在多木寺村的示范带动下,该镇养殖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快速发展,牛羊养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经济支柱。

伴随着家庭养殖的快速发展,一些畜牧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该县联社紧紧抓住该县被列为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和奶牛养殖重点县的机遇,提倡信贷资金投放要注重规模养殖与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相结合。安家坡乡北小塬村的绿源奶牛养殖场在信用社65万元的信贷资金扶持下转型发展多胎羊养殖业,按照“公司 农户”的模式,建成了占地30余亩的标准化羊圈13栋,引进良种种羊437只。目前,该场多胎羊存栏达3500余只,年收入过百万元。据统计,近两年,县联社共向当地提供2000多万元资金发展畜牧养殖业,目前,安家坡乡已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发展养殖大户150户,人均仅靠养殖一项收入增加2000元。

东乡县春台乡十年九旱,该乡田家沟村村民阿力目家仅有6亩山旱地,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的生活。

穷则思变。几年前,阿力目向信用社申请小额贷款5000元,尝试发展家庭小规模养羊。这一年,靠养羊竟然收入了5000多元。

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的阿力目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

于是,看到希望的阿力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向农信社申请贷款一万元,发展养羊,由于他勤快,当年靠养羊纯收入一万余元,家里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连续几年的经营还让他有了2万多元存款。

尝到甜头的阿力目,有了做大养羊产业的想法。6年前阿力目到武威市调查当地养羊情况,发现在武威养羊效益更好,那里地域广阔、饲料充足。于是,阿力目向东乡农信社贷款5万元,带着妻儿来到武威市高坝镇,租赁土地、购进150只小羊羔办起了养殖场。这一年的汗水没有白流,当年出栏700多只,实现纯收入6.8万元。2012年阿力目向东乡县农信社再次提出20万元贷款申请扩大养羊规模,县农信社信贷人员到武威调查后认为项目可行,经联社审批后很快满足了阿力目的贷款请求。有了这笔惠农贷款,阿力目的养殖场存栏羊达到500只以上,当年育肥出栏2100多只,实现纯收入20多万元。如今,阿力目不仅在老家盖起了新房子,还在武威购买了楼房和小轿车。

在阿力目的带动下东乡县的16户村民也前往武威兴办规模养殖场发展养羊,户均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初步统计,目前,该县有1.2万多名务工人员在贩运、饲养、屠宰这条生产线上就业。

春台乡的农民看准河西走廊等地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在异地大力兴办养殖、育肥、屠宰企业。当初,县联社派员到河西实地调研后,将异地养羊产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当年为60多户群众发放异地养羊业贷款500多万元和400万元羊只贩运贷款,为东乡籍农户在河西等地养羊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该联社为858户异地养殖农户发放异地养羊贷款9835万元;为920户在河西从事羊只贩运的农户发放贷款5621万元,助力异地养殖、羊只贩运农户带来收入达8900多万元。

经过农信社多年的信贷支持,五家、春台等乡镇的300多家农民已在河西走廊兴办养殖场,存栏羊达8万只左右。有4500多人从事活畜、羊毛、畜副产品的收购贩运和牛羊屠宰产业。截至去年末,东乡县联社发放的养殖业贷款达2.54亿元,支持养殖户8950户,全县实现大小牲畜存栏53.6万只,出栏56.8万只。

据统计,临夏州农信系统累计为群众发放惠农贷款24.42亿元,妇女小额创业贷款9.58亿元。有了农信社“旺畜宝”信贷的支持,临夏州着眼做大基地,推进集约化生产。鼓励引导群众从零散养殖“挣钱”向规模养殖“赚钱”转变,使全州畜牧业规模养殖水平大幅提升,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畜禽饲养总量达到740万头(只),规模养殖户达到3.85万户,养殖小区发展到1392个,建成部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25个、州级125个。全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2家,年产值60多亿元,带动农户29万户。如今,百姓赶着牛羊奔小康成了临夏的真实写照!

“平凉红牛”奔上致富路

“我家里现在养了五头牛,一年能出栏两茬,收入一万多元呢!”谷雨时节,记者来到崆峒区白庙村时,村民马存亮正在给家里养的牛准备饲料,“等春播结束了,我准备向农信社申请一万元贷款,再买两头小牛育肥!”尝到甜头的他正在考虑扩大养殖规模。

“马存亮只是我们村发展牛产业致富的一个代表,现在大家都觉得养肉牛远比外出打工收入高!”白庙村支书兰清虎介绍,“全村有177户人,养牛户就有110多户,9头以上的有70多户,户均年收入两三万元哩!”

“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农信社的信贷扶持,众多农民和养殖合作社纷纷瞄准肉牛产业,靠养牛鼓起了钱袋子。”崆峒区农牧局一位负责人说。

白庙乡华荣牧业的经理贾斌学感慨:“现在养畜有保障了,修建牛棚不仅政府给补助,而且农信社上门进行惠农信贷服务。老百姓致富有靠山了!”

走进平凉市崆峒区花所天源牧业规模化养殖小区,只见一栋栋高标准单列式牛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10几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粉碎青贮玉米秸杆。“现在育肥的450头肉牛即将出栏,今年已出栏1200头,实现利润260万元。”天源牧业公司经理郭凯说。

“平凉红牛”养殖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养牛户达到5693户,贷款余额达到32100万元。看到农民养牛观念的转变,大秦回族乡农信社调整贷款投向,倾力支持养牛大户,截至目前,该农信社共发放养牛贷款3080万元,扶持养牛户1565家,饲养量达3000多头,帮助农民实现利润360万元。农民秦有君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农户利用贷款资金建起了养牛合作社,并由合作社统一为养牛户购进优良肉牛,贷户在养牛过程中普遍反映这种牛肉质好、育肥快,四个月就可以出栏,一头牛可赚1000多元。三友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农信社贷款330万元,饲养牛300多头,实现净利润80多万元。随着扶持“平凉红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信用社、农民、地方经济效益大力提升。

由于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效应作用,带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去年崆峒信用联社累计发放家庭农场各类养殖小额信用贷款4.5亿元,养殖业贷款达到6918户38400万元。绿色养殖在崆峒大地遍地开花,农民增收后劲十足,信用社信贷支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信心也在不断加强。

近年来,崆峒区农信社以建设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全力支持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加快肉牛产业重点乡镇、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培育;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区域化推进的发展格局,肉牛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截至去年,该区已建成万头牛乡12个、千头牛村65个、百头牛社350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3310户。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91个,创建省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5个、市级示范场22个,发展肉牛养殖公司11个,专业合作社44个。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了39万头,出栏达到22万头,肉牛总产值达5亿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6%。

花所信用社创新探索“公司 科技 基地 农户”的养鸡养殖模式、“示范户 贫困户”的示范带动模式等区域规模养殖模式的建立与推广。目前,在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下,已建成养鸡专业合作社1个,专业户15个,标准化养鸡小区16个,其中,曹转荣的光明养殖场,目前,占地16亩新场已建成饲养,年养鸡销售量达到80万只,年收入1360万元,年净利润16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牛棚3个,养牛数量为1500头,其中,郭凯的天源牧业养殖场,养牛达到500头,年收入280万元。

去年,该信用社支持养羊户468户,贷款余额达到2660万元,养羊业的逐步扩大,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创造了新途径。农民养羊由过去的零散放养逐步向圈养、规模化养殖发展,这既保护了生态及植被,又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安国乡的银满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旺畜宝”贷款的支持,由2013年前的家庭小型养殖变成目前占地15亩,年出栏猪800头,存栏450头的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利润达45万元,同时带动了周围200余户的养殖发展。养殖户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合作社实行农户分散养殖 基地集中育肥的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系列化经营新格局。

崆峒区目前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5家,农信社已全面启动建档工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积极予以信贷支持。去年,白庙信用社“旺畜宝”信贷支持的金鑫红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系列化经营新格局,当年出栏肉牛2400头,实现产值3740万元。

平凉凯歌奶牛养殖公司创建初期只有奶牛36头,虽然奶质优良,鲜奶供不应求,但由于资金问题,企业发展较慢。2012年初,崆峒区农信社信贷人员主动上门了解企业情况,在对企业市场前景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后,于当年6月向该企业发放了48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奶牛。取得贷款之后,企业的发展显著提升,牛奶用户不断增加,供求矛盾仍然存在。因此,农信社又向该公司投放300万元贷款支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凯歌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存栏奶牛增至180头,改造和新建标准化养殖棚6座,购进现代化设备,实现了产奶全流程现代化操作,“凯歌”生鲜奶不仅在平凉城区48个鲜奶供应点销售,并成为“蒙牛”、“和氏”、“关山”等全国知名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商。如今成为平凉市规模最大奶牛养殖企业,被市上评为“奶牛养殖龙头企业”。

陇原“畜”势腾飞正当时

暖春时节,陇原牛羊产业红火兴旺。各地兴建起一座座养殖小区,一栋栋单列式圈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一只只羊悠闲吃草;一个个现代化肉牛肉羊加工企业,生产出精细分割肉品、熟食品、皮革、生化药品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陇原肉牛、肉羊等特色品牌,正在热销全国各地。

行进陇原,随处可见牛羊圈舍、牛哞羊欢、牧草青青的景象。

有人感叹,西部甘肃,牛壮羊肥!此话不假,自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扶优、扶大、扶强50个牛羊产业大县。为了创新融资,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旺畜宝”惠农信贷,是省农村信用社向养殖产业发放的用于饲料贮备、圈舍修建、购进仔畜、扩大养殖规模、屠宰、肉食品加工、畜禽饲草加工等畜牧养殖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用途的贷款。除常规贷款业务品种外,“旺畜宝”还发放养殖户信用共同体联保贷款、养殖业禽畜抵押担保贷款等业务品种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资金需求。截止去年末,共计向农牧民发放77219笔84.13亿元,有效推动了甘肃省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通过政府投入和“旺畜宝”等信贷支持,甘肃省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新建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仅去年,投资10亿元以上的单体项目达到3个,万头以上奶、肉牛和5万只以上肉羊生产园区遍布陇原。据统计,全省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小区)814个,累计达8514个,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到80多万户。因此,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已基本确立。全省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畜牧业经济稳中连升,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去年,全省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19万头、3370万只,近十年增长达44%和57%,牛羊大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肉蛋奶总产量超过173万吨。畜牧业增加值达206.3亿元,同比增长12.1%。同时,甘肃省牛羊存栏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上升至第11位和第5位,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去年占全省畜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农民人均从牛羊产业中获取现金收入的比重超过20%。牛羊产品在满足本省消费需求基础上,去年向省外调出牛羊肉13万吨,成为西北重要的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理事长雷志强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草食畜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出台多项措施扶持建设畜牧大省、畜牧强省,甘肃省草食畜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新阶段。因此,作为甘肃农村金融‘主力军团’的农信社将秉承‘诚信、创新、敬业、兴农’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创新服务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持之以恒积极支持农民特色养殖业,全力推进强省富民产业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农牧业市场是个上万亿的大市场。养殖产业有了农信社的“旺畜宝”信贷做后盾,甘肃省草畜业未来的发展必将带动全省农民增收致富。为此,陇原“畜”势腾飞正当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