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舞的团扇动作教学,团扇舞教学示范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4 06:43:08

看剧时,只觉得团扇舞很独特,和别的舞蹈很不一样,婀娜多姿,轻盈端庄,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律美。就各种查资料,找视频,才发现团扇舞原来大有来头,也大有讲究。

传统手工艺团扇已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先来看看团扇的构造

扇子舞的团扇动作教学,团扇舞教学示范(1)

再说说团扇的技/拿法

反复查了很多资料,才发现团扇的技法一共是3类10种:捏扇(直捏扇、横捏扇、倒捏扇、反捏扇),握扇(直握扇、横握扇、倒握扇),夹扇(右夹底扇、左夹底扇、夹顶扇),各类技法主要以兰花式为基础。

1.捏扇

直捏扇:大拇指和食指捏着扇柄的根部,中指顶在扇柄上,扇顶朝上,扇底朝下。

扇子舞的团扇动作教学,团扇舞教学示范(2)

直捏扇

横捏扇:兰花式为基础,扇顶向左,扇柄向右,扇面朝外。

扇子舞的团扇动作教学,团扇舞教学示范(3)

横捏扇

倒捏扇:大拇指在扇子后面,食指顶着扇柄,中指和无名指握着扇边,小拇指保持拳式的形态

反捏扇:兰花式为基础,扇顶对准舞者在髋关节上或者藏在背后

2.握扇

直握扇:以拳式为基础,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四个手指捏着扇子根部,小拇指保持拳式。

横捏扇:在兰花式的基础上,扇顶对准自己的臂弯,扇柄可以向左,可以向右,也可以向前。

倒捏扇:兰花式为基础,扇顶向下,扇柄向上,扇面向外。

3.夹扇

右夹底扇:在兰花式的基础上,右手虎口张开,夹住扇底的右边。

左夹底扇:在兰花式的基础上,左手虎口张开,夹住扇底的左边。

夹顶扇:在兰花式的基础上,虎口张开,夹住扇子的顶部。

团扇舞蹈的魅力

团扇舞顾名思义就是以团扇为主的舞蹈,它的名称即涵盖了它自身古典文化的特质。团扇的形状在古代主要是以圆形或是椭圆形为主,所以团扇舞的舞姿也具有圆润性,“上圆、下圆、地圆、横圆、下弧圆”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古时候女子使用团扇,更多是把它当垂下来的帘子或是挡在面前的屏风,利用“移动的屏风”,女子躲在后面审视着这个世界。团扇舞婀娜多姿,轻盈端庄,有一种文化“神韵”在身上。

斗茶中,盼儿的舞蹈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刻苦练习的,对其“神韵”拿捏得很到位,否则呈现出来也不可能那么好。

团扇舞蹈的历史背景

团扇舞蹈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晋代,南北朝已有咏颂团扇舞的诗文了。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扇开衫影乱,巾度履行疏”;南朝梁元帝萧绎《歌曲名诗》中写到“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都有提到它。团扇舞盛行于汉代至宋代。团扇舞能历经千年其中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审美定势和特殊的文化根源。

团扇舞的衰落与发展

宋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不以人体自然线条美为追求的美学思想,禁锢了专业舞蹈的发展。特别是戏曲的形成与发展逐渐取代了舞蹈在表演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团扇舞慢慢融进戏曲当中,成了戏曲的一部分。由于戏曲自身的特点,团扇舞蹈往往只能作为表现人物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充分展现其魅力和光辉。

曾几何时扇子变成了怀旧之物,在西方文化迅速融入华夏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多保留一些生存空间。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我们也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过团扇和团扇舞的出现,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对团扇的拿法并不完全正确。希望非遗传承能继续往前发展,也希望往后的影视剧也能花时间考究用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