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应该是从成立国防部的1954年10月开始算起,以前的五年时间是向正规化建设军队的过渡期。标志性有以下几点:一、基本建立健全了各总部和各军兵种领导机构。由于学习苏军,机构分工较细致,所以机构建立较多。二、各军兵种分别成立了各类学校。三、随着1955年开始实行的三大制度(义务兵役制度、军衔制、勋章奖励制度),我军已正式地进入到了,正规化的军队建设时期。
国防部在对外军事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是政府的最高军事部门。而总参也好、总政等也好,只能代表军队的一个具体工作部门,所以份量还是不一样的。
1954年10月粟裕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到1955年10月1日,全军正式实行军衔制,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由于担任的是军队最核心部门的首长,所以又是排名第一位的大将。按照苏军惯例总参谋长应该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但却安排的是军委秘书长黄克诚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政第一副主任谭政为国防部第二副部长;第三副部长为萧劲光;第四副部长为王树声,还有萧克、李达、廖汉生为副部长。这样安排的原因我分析有两点:一、是为了分权,如果集中由一人来负责,可能会过于忙碌,可以理解。二、也许是考虑到粟裕总长的身体情况欠佳的一种安排。三、总长没有任国防部副部长,副总长也就不可能任国防部副部长了。
在粟裕任总长时期,总参的总长和副总长都没有被安排任国防部副部长。只是在粟裕被免职总长后,被任命为国防部的副部长。到1959年10月,组建了新的军委,罗瑞卿大将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陈赓大将也离开了总参,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包括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也免任副总参谋长,改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
据刘亚楼上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1959年11月,刘亚楼任职国防部副部长后,按规定就可以乘坐国产大红旗牌专车了。工作人员开着崭新的大红旗车去机场接由外地回京的刘亚楼。刘亚楼下飞机以后问:这红旗车接谁的?工作人员说:接你的。刘亚楼又问:原来车呢?工作人员答:送厂修理去了。刘亚楼说:不能从机关安排别的车来接我吗?刘亚楼坚决不坐,乘王秉璋副司令的车回了家。
国防部历任副部长:
黄克诚大将(1954年11月----1959年9月)
谭 政大将(1954年11月----1965年3月)
肖劲光海军大将(1954年11月----1975年1月)
王树声大将(1954年11月----1974年1月)
肖 克上将(1954年11月----1958年9月;1980年1月----1983年6月)
李 达上将(1954年11月----1958年9月)
廖汉生中将(1954年11月----1967年3月)
粟 裕大将(1958年12月----1978年3月)
罗瑞卿大将(1959年9月----1965年12月)
陈 赓大将(1959年9月----1961年3月)
许光达装甲兵大将(1959年9月---1967年8月)
许世友上将(1959年9月----1978年3月)
刘亚楼空军上将(1959年9月----1965年5月)
杨得志上将(1980年1月----1983年6月)
*主席和刘少奇、*、朱德、林彪、贺龙、刘伯承等参加军委扩大会议人员合影。
建国后第一任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