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
小孩子非常潦倒难看的书写,常被大人斥骂为“鬼画符”。“符箓”在普通人心中,是个神秘的存在。符文含义确实不容易被普通人所辨识,其性质也要求不能被普通人所辨识。符箓又是大众化的,在电影里经常能看到;乡下的大树或城里的路灯杆上,有时贴着一个小符:“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这个以文字交感神灵的道具,已经有一两千年的历史。
符箓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来自西王母,有说来自老子,还有人说来自元始天尊,本来都出自高大上的传承。有好事者又考证出符箓似乎和青铜纹饰有渊源,便显得过于接地气。确实,青铜纹饰的基本图案,几乎都可以在符箓中找到相应的符文。但最常见的青铜纹饰饕餮纹,并没有直接引用到符箓中。
饕餮纹
饕餮纹这个称谓,在北宋徽宗时代才首次出现,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久远。是不是有些惊诧?因此,饕餮纹并不代表穷凶恶极的神兽形象,也是理所应当的。据阿城先生研究,所谓的青铜器物上的饕餮纹,其实是左右两条龙,或其它神兽,中间是天极神符。天极就是北极星,古人崇拜北极星,称之为太一、紫微星,是天上的帝星。可见饕餮纹无论是纹饰,还是内涵都太复杂了。但极度讲求人神交感、崇拜星神的符箓,是不可能不用到饕餮纹的。请原谅道士们偷懒,符箓中其实也有饕餮纹,不过是将饕餮纹抽象后再进行的保存,即符箓中常见的“鬼”字。
虽然不一定是符箓的发明者,最早制作符箓的人也许是张天师。《三国志》明文记载,张天师“造作符书,以惑百姓”。据说将符烧成灰和在水里,人喝下去,能够医治百病。劾鬼、镇邪、驱魅、去秽、治病...符箓之功用大矣!所以符箓的制作可马虎不得。道天灵文,可不能胡乱书写,否则会殃及自身,可不是闹着玩的。
制符用的纸是黄纸,或黄色丝绸。这跟道教崇拜黄色有关。五行中,黄色是中央之色。东汉末年,张角率太平道门徒起义,头上戴的是黄巾,口号为“青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是道教崇拜黄色的明证。写符用的材料是朱砂和烟墨,墨只是用来涂符边,写符还是用朱砂。朱者,阳也。用属阳的朱砂书写出来的符文,自然可以克制属阴的鬼物。神气是符的灵魂,画符最讲神气。整个施符的仪式是非常严肃的,必须虔诚地向三清祖师祷告,求得允许;最后将神将召入符中,大功告成!
六丁六甲符
可以将神将召入,符的威力可见一斑。像六丁六甲符,“上可以保国,行兵讨寇”,“能敌百万人”。保家卫国不用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军,一张小小的符纸足矣。威名远著的还有五雷符。雷法是道教中的大法,面对邪魅,出其不意地甩出一个掌心雷,定然有爆炸性的效果。估计一开始,道教的祖师、大能们,是这样想的:既然召入的是通天入地的神将,要整就整大的。如同屠龙之术,这些符箓真正的用武之地并不多,露陷的可能性不大。
可惜祖师们高估了徒子徒孙的格局水准,后世的道士们整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符箓品种。神行符、渡水符还算是正常思维下的产物。擦石为金符,似乎不应该由清心寡欲的道士们来发明;更有甚者,道教徒们还发明了“相思符”、“春心符”;等而下之,一些下三烂的道士还想入非非地发明了“脱衣解带符”...不得不佩服这些道士们的想像力!这些荒谬的产品,配方偏记载得清清楚楚。说明道士们自己是打心底相信的。真是可笑又可怜!可是,反思我们现在所深信的一些价值观念,一定是对的吗?难道不也是自己执念?再过若干年来看,我们也是可笑的!
和合符、脱衣解带符
超越自身局限,想来古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符箓便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最好道具。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道具是多么的荒谬可笑。可是,回到古代那个有无数谜团、四顾茫然的时代,太多太多的问题是无解的。也许,真就找不到像符箓这样简单粗暴的安慰道具了。至于问题能不能够满意地解决,那只有天知道!人生本来就有很多无解的难题。
古人有古人的不如意,今人有今人的不得已。每一个现代人,何尝不是想抓住自己的“符”?你信什么,“符”就是什么。心底的祈求,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又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应验。只是,那个时候,你还会不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