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离开九周年、献给请见书院和我的家乡兰考
鞺者
引言在我穷究“请见夫子处”是谁请见夫子的日子里,时值己丑年六月初一(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天具极象,孤寂中偶读《论语》“八佾”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在那个天地又重归混沌的上午,虔诚恭敬的“请见”,厚重沧桑的“仪封”,蓦地击中了我的灵魂。今日之封人仿佛与孔圣人有了一次穿越2500年时空的对话。
一直以来,“请见”两字在于我有着普通而又特别的含义,在我胸中起伏、升腾,不为此两字剖析解读一番,心中不得宁静,却又怕领悟和表达不到位,压制内心的冲动不动笔,反而闹腾得更厉害。这个念头在我心中燃烧着、盘桓着、纠结着、发酵着,以致于时常夜不能寐,像是欠了历史文化一笔债似的,愈积愈累、越拖越重……
一、缘起兰考县由考城、仪封、兰阳三县合并而来,古称葵丘曾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会盟之地。仪封乡政府所在地仪封村,春秋时属卫国一个边陲仪邑,是由卫去宋、至陈、到郑必经之地,孔子周游列国曾到过这里,封人(掌管封疆之官)官职虽小,却胸怀天下,在宣父落泊之际,能认清大势,预见未来,在仪封乡留下“请见”遗址——“封人请见夫子处”(原河南省委徐光春*在2009年12月17日题写)。孔子圣迹图中有“仪封仰圣”图,又有《论语·八佾》篇为证。孔子周游列国,仪邑封人请见,不仅留下一段千秋佳话,还诞生一座古老书院,深藏中原延续千年文脉。在唐、宋、元、明的历史文献记载中,被称为“饮泉书院”,“盖因孔子饮泉遗迹‘琉璃圣井’而构椽于此,以纪其胜”,是一处早于中国四大书院的教育圣地。许多诗人文豪曾在此留下华章。陈子昂《古诗》咏道:“天意卜封人,衰凤徒兴歌。”诗仙李白到访有诗云:“我志在删述,木铎映千秋。封人识天意,斯道起邅迍”。明朝诗人李梦阳在《过仪封》一诗写道:“何如仪封人,无道知久矣。”
从饮泉书院走出过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明朝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最著名者是清代仪封人张伯行(1651—1725),康熙皇帝赞扬他“居官清正”,史称“操守清洁,立志不移”,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美称。清《仪封县志》载张伯行作《请见书院记》:“甲戌丁外艰,服阕,鸠工庀材重建书院……于康熙三十七年二月讲堂大门落成,并颜之曰‘请见书院’。”康熙三十四年二月,张伯行重建仪封饮泉书院,改名为“仪封请见书院”。于是春秋时代的这座书院,因“封人”请见孔圣人,得到圣人教化而得名,也因清官张伯行的重建改名而得以流传。
从“饮泉书院”到“请见书院”,张伯行在323年前,为书院改名的动机是什么?重建书院弘扬儒学、教化民风固然是他的初心本意,但我以为应当是“请见”二字在张伯行心中更能体现书院的精神内涵。“请见”既彰显了“封人”的尊贤崇文、远见卓识,也说明仪邑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文化厚重之地。
2014年3月18日,**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讲到:“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高度评价张伯行为“镜子”,而他建的请见书院,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正如范曾先生以如椽巨笔为“请见书院”撰写的《孔子赋》所云:“荆玉含宝,幽兰怀馨,此孔学之无尽藏也。”2012年2月23日(壬辰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兰考举行了孔子像揭幕暨请见书院成立仪式。请见书院将以北大、清华为标杆,立志要打造成集国学教育、研学、祭祀、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体验式学府,以除浮躁、纳清净,成为含儒学、修正身的悟道有为之藏修精舍。今之封人与仁人志士重建“仪封请见书院”,旨在倡导儒学,以孔夫子之圣迹,张伯行之清正,来教化民风,启发民智,以“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院训,砥砺民众,奖掖后学,欲栽大木柱长天,以使千载文脉不断。
二、“请见”义释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段落语句中,相同的汉语字、词通常就有着不一样的含义。请、见二字都是常见的字,排列组合不同也许意义就不同,类似于思维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不同,世间万事万物皆同此理。
请是请教、谒见之意,见是进见、会见之意。请见,一意为请求接见。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二意为在宋代士人中是一种礼节。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云:“国初袭唐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三意为相见,请是敬辞。如《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
在“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共有1239篇文献有记载“请见”一词,《经部》有17篇文献;《史部》有371篇文献;《子部》有775篇文献;《集部》有76篇文献。
1、《仪礼·士相见礼》:“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郑玄注云:“请见者,为宾崇礼来,相接以矜庄,欢心未交也。宾反见,则燕矣。”2、《礼记·檀弓》:“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郑玄注云:“下贤也。挚,禽挚也。诸侯而用禽挚,降尊就卑之义。”3、《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郑玄注曰:“仪,盖卫邑也。封人,官名也。”4、《春秋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请见”一词在此“四则”文献中出处最早,其产生时代大致相同,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又如《经部》的《庄子原文-卷七下第二十一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史部》的《史记卷四四世家第一四》:“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淮南子》云:“段干木,晋之大驵,而为文侯师。”《子部》的《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集部》的《韩愈集传三十四碑志十一》:“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请见”一词在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很是常见,其用法如:“曹刿请见”的见:在这儿是被动用法,本义为接见, 这儿应为被接见,这也是一种词类活用。“乃入见”中的见是拜见的意思。“仪封人请见”中“请见”是动宾关系,见、本为使动用法,活用为被动,为“请求接见”。“请见一词古代虽然有多种用法,但都有着区别于单独一个“见”字的意义,有一种礼的意义内涵在里面。
《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又妖又媚,名声不好。但是,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想阻止老师去见南子。但是,孔子认为,南子尽管妖媚,名声不好,按照礼节,对方已发出邀请,还是要见的。面对子路的态度,孔子有点急了,他甚至对天发誓:“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否则老天都要讨厌我,让上天谴责我吧!” 《论语子罕》中又载:“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请”是礼,“见”就是请的谓语,“见”:以眼观看,用心洞察,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及不同角色去体会参悟,最终实现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见”的实质应是“实事求是的方法渠道”。“请见”是一种上进、主动、积极的礼仪文化行为。《论语八佾》中的“请见”是请求接见,封人请求孔子的学生让圣人接见自己。见jian,是接见。“请见”内涵了礼的文化,体现了“仪封人”的彬彬有礼、谦虚恭谨。
三、封人请见夫子《论语·八佾》篇云:“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负责仪邑的官员请求会见孔子,他说:‘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这里来,我都要与他见面的。’孔子的随从学生为他引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现在为失去了官位而苦恼,无法宣扬夫子之道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弘扬圣人之道。’”
“仪封人”,仪为地名,是卫国的一个地方,在今天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是指管理疆界的官员,朱熹在《论语集注》是这样注释的,“封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认为这位管理仪邑的官员是一名隐士,虽然只是名地方上的小官,但从他的见识可以看出此人必为一高人、贤者。“从者见之”,朱熹的注释是“见之,谓通使得见”,应该是孔子随行的弟子们为他引见孔子的意思。“丧”,失去。朱熹的注释是“丧,谓失位去国,礼曰‘丧欲速贫’是也”,丧在这里就是失去官职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丧”在这里的意思是丧亡的意思,也就是孔子宣扬的圣人之道丧亡了,东晋孔安国批注“何患于夫子盛德之将丧亡耶?”就是这种意思。“木铎”, 朱熹的注释是“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也就是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用它召集听众。在这里表示号令天下。
封人在见到孔子之后,大为叹服,将其比为木铎,坚信孔子就是代替上天向世人传经授道的人,礼乐传统将来必能由孔门而复兴。孔子是不幸的,因为他终生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渴望恢复礼制,期望致天下于太平,并且穷一生精力,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四处奔波,最终却失望而归空余落寞。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无一人采纳他的建议和主张。所以孔子一生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人生。但孔子又是幸运的,这种幸运既有孔子的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从孔子个人来说,他的人生努力,不仅仅在匡正天下的事功上,还在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上。也许学术研究和设坛授徒并不是孔子真正的志向,但却获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使之成为后代敬仰的万世师表。
朱熹在《论语集注》当中有这样的解释:“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与老子《道德经》中提出的“大道废焉,有仁义”意义相近。事物的发展物极必反,天道对于事物的运转也会推动平衡的形成,虽然孔子在他的一生中仕途坎坷,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经历,让孔子能够有时间、有精力致力于删诗书、定礼乐、培育后学上,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者,成为至圣先师!
从时代因素上讲,动荡时代给了孔子学术研究和传播的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得以广收门徒,把自己毕生所学和自己创造的思想体系广泛传播。在政治上失意以后,孔子整理六经,删订诗书,把上古时代文化传统加以整理、创新,创立体大思精的儒家学说,并最大限度地传播开来。他就像一位农夫,把儒家思想的种子撒遍中华大地,待到时机成熟,自然会万木竞秀,蔚为大观。果然,在经历了战国的兵燹,遭受秦朝的书厄之后,到了汉代,孔子的学说终于在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国家的正统思想,而且被尊奉两千年。
从两千多年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请见”从古至今贯穿于人们的行为之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这么鲜活而有穿透力,是国与国、团队与团队、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交往交流的礼节和手段。“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个鲁国人叫孺悲,想见孔子。但是他不懂礼节,不经人介绍就擅自来见孔子,不合于“士相见礼”。所以,孔子以生病为由拒绝接见。给孺悲传话的学生刚出门,孔子就取瑟而歌,声音很大,故意让孺悲听见,他实际上是想告诉孺悲自己并没有生病,只是不愿意接见他。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呢?孔子让孺悲碰壁的目的,是希望孺悲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这是圣人教学的手段,孔子用这种方式来点醒他一定要依礼行事。孔子虽然不见孺悲,实际上已经教育了他。关键是孺悲能参悟到这一点吗?这就是圣人的伟大之处:“见与不见,都能给人以教育”。
四、“请见”见xian天铎封人请见夫子最经典的一句话:“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而木铎是什么样子?因是春秋时的记述,年代久远,在当代已很少见到铎。
春秋(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 年)
通高 11.4、 柄长 4.0、 宽 6.8 厘米
1994 年河南桐柏县月河春秋墓出土,现在河南博物院藏
(两件铜铎出土时一件平放,一件竖立,位置在坑中部略偏东南处,髹漆皮甲之上方。通体蚀锈严重,除竖立铙完好者外,另一件已残。从铎纹及其坑北部的铜器、西北部的玉器来看,时代当为春秋中期后段。铎体正背两面铸有铭文 6 字:正面为“漾子白”,背面为“受之铎”。另一件铎体短阔,于口内凹,弧度较浅。腔内有舌。舌作长圆形,上尖下平,尖端有穿孔,以作悬挂之用。舞上有方銎,上有对称的穿孔。铎体正背两面均饰蟠螭纹。)
木铎 (起源于西周的一种响器)是铎的一种。中国古代用以警众的响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铜质的铃铛,形如铙、钲,体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即为木铎。如唐贾公彦解释《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时说:“铎,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也。”
木铎和金铎因其形制差异,使用场合也不同,“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即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木铎,打仗时则使用金铎。根据《周礼》的记载,攻战时当先由司马司振金铎发出号令,军将以下闻之即击鼓,鼓声大震,军心鼓荡,故有“以金铎通鼓”的说法。不过,这种振铎以通鼓的规则,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国语·吴语》有云:“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皆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是鼓声先起,随后丁宁(铜钲)、錞于(金錞)、金铎等各种铜质军乐器才一起发动,兵士欢呼响应,士气鼓荡,军心振奋。郑玄称:“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官府有了新的政令,先派人摇铃四方巡走,以引起大家注意,然后召集起来宣布,以起到警示作用。
《周礼·秋官》还曾提及有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即振木铎提醒民众谨慎火烛,宣传消防禁令。中国古代早期信息的传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耳相传,“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这种方式对言语修辞的选择有一定约束:“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忆,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因此伴随木铎一起发布的,应大多是富含节奏感、音乐性的辞谣,这使得木铎这个曾经使用频繁、官员百姓皆熟知的器物蒙上一层特殊的艺术色彩。
不过,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木铎在“采诗”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盛行的说法最早出自汉代学者,他们认为古有采诗之制,有专门负责采诗的乐官,而木铎便是其重要道具,《小雅》《国风》中的许多诗便是靠乐官摇着这木铃铛到民间采集整理汇集起来的,如许慎《说文解字·丌部》:“古之遒人以木铎记诗言。”汉代学者认为,民间歌谣特别能反映民情,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则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故采诗是统治者了解民情的重要手段,君王可由此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在《汉书·食货志》中,班固对此进行了诗意的描绘:“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由于木铎的使用常常与官方行为相联系,渐渐地,在它身上就附加诸多象征含义,如把木铎比喻为宣扬上天旨意、权威学说的圣人、智者,就源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天铎”一词也就应运诞生,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晋人所谓‘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永嘉、正始,乃魏、晋年名。胡武平上吕丞相启云:‘手提天铎,锵正始之遗音;梦授神椽,摈夺朱之乱色。’盖不悟正始为年名也。”《岭云海日楼诗抄选外集》“宗风歇绝七百年,觉时谁振南天铎。”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天铎”读音tiān duó,意思是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因封人请见,即有“天铎”指为上天宣明教化的权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封人请见夫子,“天铎”这个词也可能就不存在,之所以有这个词,是因为封人“请见”了夫子,才有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所以谓之“请见”见(Xiàn)“天铎”。“天铎”是文曲星、圣人的化身,是为上天宣明教化的权柄,也是封人与夫子成为知音的信物、知己的见证。“仪封请见书院”也因之成为“天铎”的策源地,“木铎”文化的延展地。来此灵地胜景的学子有圣人的护佑必将“见铎必中”,蟾宫折桂、金榜提名。
五、“请见”是一种知遇“请见”是人际交往的良好开端,“请见”是成为知音的桥梁。知音一指通晓音律;二指知己,同志;三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自己的人。知己是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如曹植《赠徐干》诗:“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为知音一词的来源。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摔掉自己心爱的琴折断琴弦再不弹琴了,因为再也没有更了解他的人了。两位知己的友谊感动了后人,后世遂以“知音”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子期 ,仲尼覆醢於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俞伯牙与钟子期通过古琴的弹奏和听音,而能了解、信任、理解对方,古琴是知音信物的象征,古琴实乃知音的桥梁。
孔子生活在我国春秋时代(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头顶凹下像丘谷,又因其母在尼丘祷告而得孔子,故名孔丘。传闻孔子长九尺六寸,很是威武。他3岁失依,17岁失怙,19岁娶妻,20岁孔鲤出生,27岁左右开始创办私学,55岁开始周游列国,68岁返鲁专心著述,72岁时颜渊死,73岁时子路死于卫,后七日,孔子卒。在孔子出生前,由于晋平公召集诸侯而齐国只派了大臣而非国君前往,从而对齐进行了将近九年的战争。孔子十五岁那年,晋平公伐燕。孔子中晚年时,吴越争霸。那时,正是我国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正在代之而兴,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代。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希望找到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但在当时的乱世是难以实现的,因而在各国都受到冷遇,处在一个急需被人认可的境地。没想到在卫国的仪邑有一个懂自己的人,夫子与封人的相识、相知,一则“请见”说明,世人千千万,与夫子心心相通唯封人,20篇《论语》唯有“仪封人”请见之、赞赏之、颂扬之。当时世事无道,礼崩乐坏,封人能“请见夫子”并喊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请见”让封人因预言夫子而彪炳史册,也足以见证封人与夫子的友情,可以比肩伯牙与子期,“请见”是封人与夫子成为知音的桥梁。
6、 “请见”是一种礼仪礼,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本义作动词: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引申为动词,尊敬、厚待;名词,敬重的态度、言行。礼仪是礼节和仪式。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中国古代礼仪内容繁缛,《礼记》中即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为便于了解和掌握这些礼仪,大致在春秋战国时,人们逐渐按照这些礼仪的内容划分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礼仪类型,谓之“五礼”。
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礼仪为表达自身感情而存在,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来才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因为需要才产生,后来拓展为向长辈行礼来表达本身的敬意,在后期贵族阶层出现,扭曲了礼的本义,使之在不尊敬的情况下使用来突出自身的地位,因此礼丢失了本质而变成了礼节。存有敬意施礼才是真正的礼。
《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项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虽说时代不同了,但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不能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请见”虽是行为规范中的个体行为,但却代表着一个人的态度和礼节,因此“请见”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礼仪体现。
七、“请见”是一种文化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人的自然行为化为礼行,自然秩序化为道德秩序。“请见”是一种行为展示,从古至今都在人们的行为中体现,无论道家、儒家、佛家都有着相通交流的共同行为,即是“请见”,是一种礼,更是渗透在人们心里血脉的一种潜意识文化。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人不但能敬人爱人,也能敬物爱物,人物都不在我之外,此即王阳明所谓“心外无物”,亦即孔子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西汉刘向将“文”与“化”二字联为一词,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
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功能和作用: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请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和良性基础,请见是人精神上的需求,浓缩了沟通文化。基于文化的分析,足见“请见”就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升华的一种文化,“请见文化”是贯穿古今于所有人行为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
8、 “请见”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心理特征,达成一个目的所具备的条件和水平。能力是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的度量,能力分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等。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互相联系的。再造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任何创造活动都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因此,为了发展创造能力,首先就应虚心地学习、模仿、再造。在实际活动中,这两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的。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封人虽在卫国边陲仪邑之地,位低但整天寻求思考治国良策,当得知夫子路过仪邑,闻讯而动、当机立决前去请见,此为决策能力;论及“天下无道已久已”,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非常精准,此为判断能力;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点一步,此为自知知人能力,在二千多年前做到这三点,足显出封人的英明。他的明辨事理,有了崇贤理念后雷厉风行的执行力,面对贤者名人思想上不妄自菲薄、不卑不亢、不退缩、善闯敢做的自强勇气,让人不得不敬重!如果没有封人请见,何来“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句警世之语?《论语》也将失色很多。这种“请见能力”是封人厚积薄发的展现,也是我们当下人想更优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机立决、雷厉风行、勇闯敢做、坚韧不拔、自强善为。
九、“请见”是一种精神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活力。指天地万物的灵气,如《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指气力、精力,如《汉书·邹阳传》:“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厚德载物则蕴含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应时守势、虚壹而静、德性修持、内圣之道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内在性与超越性,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传统中国亦特别注重阐发创新精神,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所谓“富有之谓人业,日新之谓盛得,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传统,中华文明方得以绵延数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其现代复兴过程中,中华民族更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及其复杂局面,勇于担当、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化。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自信、自觉、自强、自豪的民族性格,继承、追求、弘扬、创造的一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精神家园。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囯运连在一起,中国精神的铸就,正是千千万万每个中国人的个人精神所组合,汇集的强大能量。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之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仪邑乃卫国的边陲之地,假如“封人”懒惰散慢、消极懈怠、敷衍了事,没有一颗上进的心,在他身上体现不了勇敢、执著、仁爱、谦恭、自强、自省的传统文化之精神,他能见到君子吗?现实中封人一贯的作风:是“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足见封人的宽广胸怀、高屋建瓴、持之以恒、枕典席文、坚韧不拔的精神素养,所以在孔子来到仪邑这个地方时,封人能把握住机会,被孔子接见。封人如没有一个以礼相待的诚心,自强不息的韧劲,孳孳不倦、研精覃思、锲而不舍的求知心态,别说见孔子了,就是其他的君子可能也见不到,所以正因为封人平时就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求知精神、忧国忧民情怀,在见到君子、圣人时都能求得真经,在见到夫子后并能发出振聋发聩的预言:“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封人一个地方小吏,怀揣一个求知的上进心,虽身居下位,但不甘平庸,自强不息、敢做善为,位卑而心忧天下,这也许就是封人在“请见”文化中体现出的精神所在。生活不光只是诗和远方,更多的可能是坎坷、激流、险滩,人活着总要有点精气神去面对,封人“请见”夫子的“请见精神”应该就是:“尊师重教、见贤思齐、胸怀天下、克己复礼、当机立决、与时偕行、开物成务、坚韧勇毅、自强敢为”。
10、 小结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落难之际被称为“丧家之犬”。“是时诸侯争霸,政局板荡,大道陵替,民不聊生,夫子明道济世之心,多遭人忌而鲜为人知,故王者灵公慢之,智者晏婴诋之,贤者子西惧之,狂者接舆讽之,隐者桀溺避之,惟仪之封人仰慕之,求见之,赞叹之,视夫子为天下木铎,将为苍生振德音,徇道路。封人虽栖迟下位,然深明大义,知圣知天。”可谓至论。足见“仪之封人”的伟大,具有前瞻性眼光,预言夫子为圣人,实乃圣人的知音。“请见”是礼贤、谦虚的态度,是锐意精进、昂扬向上、当机立决、雷厉风行、勇闯敢做、坚韧不拔、求知上进的精神所在。
“兰考人”在25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传承了封人的胆识、礼仪和英明,“请见”过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正是这么厚重的文化积淀,才产生了王廷相、张伯行、刘大谟、张世䘵、杨廷弼、张卤、王厈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当今多元社会,资讯发达,富强、民主、公平、正义是主流,更需要这种礼节,“封人请见”的谦卑之心怀,就是个人素质能力的体现。“请见”是人与人交流的第一步,“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礼节。“见”有接见、会见、拜见、谒见、进见、觐见、回见、引见-----“不见”何以了解、理解、知道,“见”是沟通交流的手段、是基础。“请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共赢的载体,面对茫茫宇宙,面对疫情洪灾等考验,地球上的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互相尊重,赋能的“请见”,才是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当机立决、雷厉风行、坚韧勇毅、自强敢为”的“请见能力”和“尊师重道、见贤思齐、克己复礼、开物成务、与时偕行、胸怀天下”的“请见精神”将是我们万里鹏程的两翼。
后记
本以为庚子年艰难但终于过去,没想到辛丑年又有7·20大暴雨造成的洪灾,8月不散的疫情,让中原人很是不得心安-----
为请见书院的“请见”解读,压在内心好多年的念头在心中燃烧得更强烈的原因,是人不能因为不可改变的环境而颓废,总要有点精气神,去做件有意义的事证明一下自己。个人能干成的事,为啥拖?难道连自已喜欢的一件小事就不能去完成?这个秋天是让人焦虑、纠结的三秋,但应该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018年1月14日、2018年3月28日、2021年1月27日、2021年9月2日----相继有动笔写的念头,但又多是写几句话,从百度中找的一点资料,列个不完善的大纲。这些有印痕的日子里,能提笔肯定是有压不下去心中强烈的念想,文稿名字由“请见文化之研究”到“请见”、“论请见”、“请见说”、“请见论”,2021年9月7日定题目:“请见文化之拙见”,11月1日又被好友飞跃订正为《请见文化刍论》。本想写一个三万或五万字的论文,可功力不够,挤时间修改了很多次,改了写,写了改,打磨了空虚的日子。两个月来对程民生老师、戴瑞暄老师、赵斐老师和樊志勇、郑方、王新利、李飞跃等好友给予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9月7日(辛丑八月初一)白露节气这一天,决定写“请见文化之研究”的稿子,到今天是11月4日(辛丑年九月三十),明天就是十月初一,两个月来总算有了一个暂定稿,虽不太满意但总是自己多年所盼,能写出《请见文化刍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梦想,内心深处更是一项责任和使命。2012年对我来说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壬辰二月二龙抬头成立了请见书院后,农历十月十六我却失去了挚爱的母亲,虽然很多时日过去了,郁闷的我一直困绕于心,康熙三十七年二月敬庵先生重建请见书院,是他在为父丁忧期间建树的功德,314年后在我成立请见书院的下半年,健康的母亲就开始生病,很短的时间就溘然长逝,这是天意还是宿命?这个坎让我很不理解,这个与请见书院的机缘,长久以来难以释怀。世上有些事也许就是那么令人不可思议,心中之怅惘郁结于心、燃烧于胸、夜不成寐,宁可不做书院也不愿失去母亲,抛弃一切也不愿没有母亲,这个痛彻心扉的结又有谁能感同身受?又有谁能理解?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心使命,一晃请见书院成立九年了,而我的母亲也离开了我九年,时间之快让人如在梦里。这么巧明天又是寒衣节,谨以《请见文化刍论》文稿以纪念我的母亲离开九周年,献给请见书院和我的家乡,以资慰藉!
2021年11月4日下午
暂定稿于鞺斋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