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在理财圈里可谓大名鼎鼎,很多理财新手对它也是奉为圭臬。此图据说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的功能不同。
第一象限指要花的钱,占家庭总资产的10%,也可以计算为家庭月支出的3到6倍。这部分钱用于日常生活,包括吃饭,购物,人情等支出,一般把这部分钱放在活期储蓄银行卡里,方便随时支取。
第二象限指保命的钱,占家庭总资产的20%,也就是保险费用。这个象限是让人很纠结的,每年都需要从口袋里掏钱出去,买回家的是一张或许会又或许不会生效的保单,但是谁也不希望这张保单真正生效。
这种复杂的心理,会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仗着年轻时身体好,有社保,就什么也不买。等将来年龄大了,浑身问题,想买也买不了了。一旦出问题会直接掏空一三四象限的资产。所以我的观点还是一定要科学购买商业保险,而且越早越好。
第三象限指生钱的钱,占家庭总资产的30%,属于投资账户。重点把钱投在股票,基金,房产等领域。赚了能改善生活,赔了又不影响生活质量。高风险伴随高收益,这个象限是家庭资产升腾的主要来源。
第四象限指保本增值的钱,占家庭总资产的40%。一般指养老金,子女教育金,债券,分红保险等。这个象限要求本金不能有任何损失并且能略微抵御通货膨胀,一般不能提前支取,有点像社保里的养老金补充版。
这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的“标准解释”,但是死板教条生搬硬套这个工具,我认为也是不可取的。
第一象限,拿出家庭总资产的10%,或者家庭月支出的3到6倍,这一点我认可。至于为什么是3到6倍,是为了防备突然失业造成的家庭现金流断流。根据统计数据,突然失业后重新找一份工作所需时间一般是三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这部分资金,必须留存好,否则,那种穷的捉襟见肘的滋味,只有你体会过了以后才知道。
第一象限的资金,要求放在活期储蓄银行卡里,我觉得完全可以用货币基金(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来代替。放在宝宝类产品里好歹也算是资产了,每天能见到点收益,放在活期卡里这算哪门子道理,只能被通货膨胀吃的越来越香。
第二象限,拿出家庭总资产的20%购买保险。不是不行,而是太多了,我的建议是拿出10%就足够用,再多就会影响第三象限的收益水平。
第三象限,拿出家庭总资产的30%做投资。生搬硬套这个标准,就有点教条了。我的建议是,如果家庭人员平均年龄是30岁(孩子不算),那么拿出(100-30)%的资金用于投资就可以,根据证券市场具体牛熊的情况可以适当调高或者降低这个比例,但不宜过大。还是上面的例子,家庭人员平均年龄是30岁,风险偏好是进取型,家庭总资产20万元。可以拿出70%也就是14万元投入证券市场(当前上证指数2600点按这个比例没问题),有个股分析能力的购买个股,没有的买指数基金。剩下的6万元,留存2万元用于日常消费,拿出1-1.5万元购买保险,剩下的资金购买债券基金(第四象限)用于保值增值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