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的震震锤响,激起的是感同身受的生命跃动。素读,裸课,这样的接触让人实实在地扑进文本的怀抱,感受了一把原始的酣畅。
狂野的原始潜能,处处彰显。
看吧——“茂腾腾。”
植物才用茂盛来形容,腾腾地生长,那是来自生命体本身的勃勃力量。形容后生,放在一文的最前面,这是一种定调,全文的精神着力点就应该是这种旺盛生命力的展现,并且是淋漓的展现,如同诗歌的起情一般,茂腾腾的旺盛生命力原始蛮荒,盎然的流泻而出。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次响过。”
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假借腰鼓的“呆滞”模样来为下文狂野、奔放的火烈舞蹈蓄势,此时呆呆地不是真的呆滞,而是一种即将爆发的平静,一个“似乎”凸显了此时的绝对安静,正是这种绝对安静才更让即将到来的一点即着的爆发来的突然而毫无防备,丝毫没有过渡退避的的余地。
壮阔、豪放与火烈的舞蹈是“爆”出的。
腰鼓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山崖上。
这里的“爆”与“碰撞”一个来形容“形”,一个来形容“声”。这样的狠“词”有没有太过一点,不仅不过,而且还不够,设想一下,一捶起来发狠、忘情、没命的百十个后生如强震般弹蹦,如疾风骤雨般击鼓,语言极尽全力所要描述的其实可能连亲身体验的百分之十都不到,那么这场腰鼓所释放的能量用再“狠”的词也是恰当的,“爆”不正是勃发的、迅猛的生命原始力量的迸溅吗?“碰撞”的是鼓声,隆隆隆隆百十个响鼓一起的锤响,最直接最有力度的形容就是“撞”。毫不讲理,洪荒之力的排山倒海而来,直接撞到了山崖上,连厚重的黄土层都承载不住,仿佛绷得紧紧的牛皮鼓面硬绷绷又弹回来,以天地为空间共鸣混响,这种震震浑响正是源于狂野的力量宣泄。
递进式抒情,澎湃增力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这样的短句,来自于现场获得的震撼,怎么让内心那种情感同等释放呢?只能是力度一个胜过一个足,宣泄情感也必将是持续的逐浪高。这样写来,不是为了行文美观的需要,而确实是现场锤鼓后生们毫无保留,歇斯底里的热烈狂野让作者产生了同等烈度的共情,如同涌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自内心喷涌而出,澎湃加力,不吐不快,不吐尽观感不快。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股劲是那样的有力,不管不顾定要与现实的枷锁、禁锢决裂,定要与它你死我活的决战,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没有任何的犹疑不决。它要摆脱,要撕裂,要冲击,要完全撞开附在身上厚重的,散发着腐霉味那些落后麻木的附着物,让肌体、灵魂接受新鲜、新生的阳光雨露的沐浴。
喷发释放,获求新生
隆隆隆隆的鼓声里,有的是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索,杂着草根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鼓声里,释放了激情,也震醒了麻木消沉的灵魂,在隆隆隆隆声中,被压抑已久的生命激情一旦释放,仿佛打开了心门,豪气冲天中思索着落后愚昧现状,进而迸发希望,人总是向往美好的生活,犁尖翻起的杂有草根的新鲜土地,这正是希望的象征,伴随希望而来是将要发生的改变,革除旧弊需要向自己动刀,那些麻木久了的灵魂革新起来必然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发生就意味着改变的开始,改变的进程,收获新生越多,痛苦就越少,这是鼓声里的新生畅想。
惊异于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释放如此奇伟磅礴的力量。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苦遭难的黄土高原子民们,何来的这般力量?生养他们的这片厚土是源泉,厚实的北中国的千年万年黄土层上,蕴积着太洪荒的能量,衣食的不足丝毫减弱不了这种原始洪荒之力的传递,后生们汲取着这块厚土的真火元气,,将其释放为更加元气淋漓,惊心动魄的搏击捶打,这是生命存在、活跃与强盛的鲜明见证,这种生命力正孕育着新生的萌芽。
愈捶愈烈,痛苦与欢乐,生活与梦幻,摆脱与追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在更为磅礴奔放的宣泄中,心灵反倒得到一种净化,思绪反倒更为清晰,所有相对立的情感、状态、矛盾历经了碰撞融合,在鼓声的助阵中,在力与声的海洋中旋开来,聚成一股新生的巨大力量,朝四周的壁冲撞奔突,撞开那禁锢人的一切枷锁,放射出夺目耀眼的生命之光,在整个天宇中翻飞,变幻为更光彩夺目的海天胜景。这是生命力的觉醒,这是理想的憧憬追求,所有的这一切都来自于隆隆隆隆原始狂野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中学 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