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余华的《兄弟》,情绪低落,有种说不出的压抑,读他的另两部代表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样让人打不起精神来,说不出是难过,还是心痛,还是两者都有,交织在一起难于言表。
余华的作品,只读了这三部,每一部都是没有过多的铺垫,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是娓娓道来,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百姓民生。
这部《兄弟》,作者用50万字,600多页,给读者讲述了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四十年间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随之改变,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刻骨铭心的兄弟情。
两个原本没有什么交集的孩子李光头和宋钢,因为父母的再婚成为了兄弟。
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个放荡不羁,一个沉稳憨厚,形象上也是差异很大,一个瘦小看似猥琐,一个高大帅气,两个人在一起可以说是传统思维下正反面人物的代表。
就是这样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并不像一些*家庭那样,双方各自的孩子相互排斥,相反本质善良的他们认定了彼此是兄弟,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相依相伴,患难与共。
作者只是讲故事,只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却让你的心一直揪着,随着故事的延展不停地泪目中,没有一个词、一句话是描述兄弟情深的,却在陈情的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兄弟情,这就是名家文采的精湛之处吧。
童年,妈妈去上海治病了,还是孩子的他们,想办法自己弄吃的,当家里实在没啥可吃的时候,想到去河里捞虾。
做好了不舍得全部吃掉,还惦记着被关起来的爸爸,给爸爸打了二两黄酒,把虾装在碗里,两个人一起兴冲冲地给爸爸送去。
天真不谙世事的他们,哪里知道等着他们的是什么,爸爸不但没有吃到虾,没有喝到酒,还毕恭毕敬地端着,看着看守他的人吃喝,两个孩子不明所以,着实让人心酸。
当他们的爸爸血肉模糊地横在长途汽车站广场上的时候,两个孩子开始并没有认出来,或许也是从未想过那会是他们的爸爸,并没有多看一眼,任由苍蝇们在爸爸的四周嗡嗡叫。
当他们再次经过这个横在地上的人时,宋钢突然看到这个人怎么穿着跟爸爸一样的凉鞋、一样的背心,他们不敢认,也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他们的爸爸,一句“你认识我爸爸吗?” 让人瞬间泪目。
确认是爸爸后,两个人放声大哭,恐惧、无助、悲伤和不知所措,慌乱中抱住一路人的大腿,在好心人苏妈的张罗下算是把爸爸拉回了家。
爸爸去世了,宋钢回到乡下跟爷爷一起生活,两个懵懂的孩子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分开,彼此想念,彼此惦记。
宋钢偷跑回来找李光头,两个人隔着门缝说话,宋钢的大白兔奶糖没舍得吃,留着带回来给李光头,爷爷来接了,宋钢三步一回头,李光头的手也是挥了又挥。后来每个月爷爷会带宋钢进城卖菜,每次都会给李光头母子送些青菜。
妈妈去世了,爷爷也去世了,好兄弟团聚了。
他们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人生第一次有了这么多钱,两个人去人民饭店每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又去布店买了卡其布,去裁缝铺每人定做了一套中山装,李光头又强拉着给宋钢配了一副近视镜,宋钢戴上眼镜后说,整个世界像是刚刚洗过一遍似的清楚。
李光头当上福利厂厂长以后,宋钢给他买了一双皮鞋,还给他织了毛衣,毛衣胸前有波浪,波浪上有一艘扬帆起航的船。
那段日子应该是兄弟二人最心无旁骛的时光吧,一心一意奔着把日子过好,字里行间溢出他们内心的喜悦、幸福和惺惺相惜,满是对富裕生活的希望。
共同经历的苦难,使他们更坚定了彼此是兄弟,这一信念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以后的日子里,无论谁有难时,一句“我们是兄弟”概括了所有。
后来,因为一个女人林红,兄弟二人不能说反目成仇吧,也是不再来往,让人唏嘘不已。
女人是祸水,本人非常反对这句话,不能这样定义女人,但林红确实是使兄弟二人分崩离析的始作俑者,更是逼死宋钢的重要因素。
宋钢那么爱她,为了她可以做一切事情,为了她疏远兄弟,为了给她挣钱,他可以丰胸,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最后还不忘把所有用命换来的钱全部留给她。再看看林红都做了什么,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跟自己丈夫的兄弟苟且了。
最初,林红选择宋钢也在情理之中,宋钢稳重、踏实,给人以安全感,而李光头从小到大都是出了名的小混混,说他是地痞流氓也不为过,一般姑娘都不会看上他,更何况林红这种颜值出众的。
如果她能一直坚定自己的选择也是没有问题的,踏踏实实地跟宋钢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她不甘寂寞,没有挡住李光头多金的诱惑,贪图享乐,背叛了深爱着她的丈夫。
两人结婚后,林红不让宋钢跟李光头再有来往,但宋钢心里是认这个兄弟的,所以当李光头落魄的时候,宋钢就偷偷地接济他,给他送饭,还把每天的零花钱给他。
但宋钢太爱林红了,当被林红发现并要求他不再帮助李光头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也使他日后再没有接受李光头任何救助的可能,他的自尊不允许,同时内心觉得亏欠李光头。
李光头的行为举止给人的感觉就是放荡不羁,毫无章法可言,我行我素,不畏人言,没有人看到他内心的炙热,没有人看懂他的侠客情怀,更没有人发现他的经商头脑和双商在线,所以,没有人看好他,不认为他会是先富起来的人。
他发达以后,不但没有报复从前欺负过他的人,而是都拉他们一把,带着他们一起致富,对从前福利厂的工友们更是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把他们称作忠臣,善待每一个人,让他们老有所依。心里更是放不下宋钢这个兄弟,经常打听、关注宋钢的情况,背地里小心翼翼地资助他。
李光头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林红下手,朋友妻不可欺,何况是兄弟的老婆。或许是心心念念了一辈子吧,发达以后飘了,觉得自己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了,没有什么是想而不得的,不能留有遗憾,又跟林红一拍即合,便做下了这荒唐事,成了压倒宋钢的最后一棵稻草。
宋钢临死前给李光头和林红分别写了信,读着信,脑海里是他卧轨时的惨状,忍不住落泪了,满心的悲凉~~
虽说是不联系,但却都在彼此的心里,宋钢如此悲怆地离开,李光头一时接受不了,他失魂落魄,心里空荡荡的,觉得自己是孤儿了,他跑遍了十几家饭店都没有吃到跟小时候宋钢做的那次米饭一样的,他把它叫“宋钢饭”,看得心里好难过,兄弟从此阴阳两隔。
李光头再无心打理公司事务,全部交与属下,每天刻苦学俄语,惦记着带宋钢的骨灰上太空。
小说结尾,作者在‘后记’里告诉我们: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敞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