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峪路,每当夜色降临,浓郁的奶油和鸡蛋香气就会从一家蛋卷专卖店里飘出。郜俊鹏每天下班以后,都会回到这家小店做蛋卷直到夜深。
“黎园张村”黄色的店面,透出暖黄色的灯光,照在昏暗的街头显得格外温暖。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同款黄色包装的蛋卷、一块“无人售卖”牌子、一张价目表、一个收款码、一个零钱盒。路过的行人在货架前停驻选购,扫码付款后取走一袋蛋卷。
没有店员和收银台,没有推销和议价,买家和卖家之间形成一种默契。
“黑暗时期”
郜俊鹏在清峪路和同普路上经营着两家蛋卷店。疫情之前,他和大部分零售店老板一样,每天在店里看店。经历疫情后,他坐不住了。
“6月解封后,周边的超市、菜场、餐饮店都复苏了,但我的店依然生意很淡。”郜俊鹏一边和着蛋卷糊一边说:“蛋卷只是个零食,并非刚需,人们不会一解封就跑去买蛋卷。我当时想再等等看,也许过段时间会好起来。”
到了8月,上海连续高温天,路上连行人都很少,蛋卷店的生意直接跌到了谷底。而当时,郜俊鹏原本在外企上班的妻子也因公司裁员而失业。“没有生意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我们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压力非常大。”
那是一段黑暗时期。郜俊鹏觉得不能再“守株待兔”,他重拾起厨师的老本行,在外滩一家西餐厅找了一份工作,帮补家计。妻子也开始到培训机构兼职教雅思。但两家蛋卷店没人看管怎么办?
7月21日一早,郜俊鹏在蛋卷店门前竖起一块“无人售卖,付款自取”的牌子,便到西餐厅去上班了。从那天起,小店变成24小时营业。“有时到半夜,手机上仍会有收款到账的信息响起。早上起来看,还有凌晨2点、3点、5点的付款记录。”
无人销售的模式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生意反而好了起来。不用每天开门关门,还能持续有收入,新的经营方式让两家蛋卷店“活”过来。
互不打扰
郜俊鹏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上班,他在外滩西餐厅上的是早班,负责烹饪早餐和午餐。下午5点下班坐地铁回来后,他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先到同普路店补货,把白天卖出的蛋卷空位填补上,再到清峪路店做蛋卷,一直做到晚上11点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