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业原因
找工作难、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等问题,在网络上非常多,提出的解决办法,也非常地有道理。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专家给的原因,都是围绕失业者个人来分析的。个人不够努力、思维方式不对、专业不符合市场、格局不够大、心理素质不行等等。
还有一部分专家,则围绕着社会经济状态来进行分析。比如:出口困难,购买力下降、地缘冲突,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金融危机等等。
然而,懂得的道理千千万,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其实,就业问题,并非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人类历史上,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失业人口,在现代叫灵活就业人员,在古代叫流民。
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导致大量人口失业,找不到工作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现代工业社会,各种事物眼花缭乱,让我们很难透过现象,去追寻到问题的本质。那么,就先看一看古代农业社会,流民是怎么产生的?
对于流民产生的原因,大家很快就会想到:人地矛盾、自然灾害、土地兼并、官府苛政等许多词汇。这些词汇,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听到的。
翻开古代的一些典籍,会看到那时候的专家,也就是那些地主士绅,会说那些流民懒惰、愚笨、不读诗书、不懂礼仪、奸邪、懦弱等等。
其实,古代之所以出现流民,就是没有耕地。即便有耕地,所获得的粮食收益,大部分也不属于自己,根本存不下粮食备荒备灾。
古今皆有的事情,就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规律,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对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就只能往前走,让新的问题去取代它。
毕竟,失业人口过多这样的问题,只会出现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往前走,缩短这个历史阶段的时间,那么失业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不存在的。
当然,新的历史阶段,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不管什么问题,总比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无法养家糊口更让人糟心。
二:农业社会
说到底,就业问题,其实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由此,造成人口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等一堆的社会问题。所有这些的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往前走,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在农业时代,往前走,自然是要去兴修水利,开发更多耕地。一开始,只开发那些土地肥沃的平原河谷地带。到了后来,山地丘陵被开发成了梯田,山林沼泽、冰封冻土、河流浅滩等等,在先进农具的革新下,基本上都被开发成了耕地。
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一些环境,比如水土流失、河流泛滥、堤坝决口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再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随着大量的土地开发成耕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随之而来的,是技术的进步,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是农作物种类增加,是手工业的日益发展。
这样一来,容易造成环境问题的耕地,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让其重新回归自然就好了。历史也是这样往前走的,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各类作坊的长工。
同样地,随着城市手工业作坊,发展成为大型手工工场。反而因为缺乏劳动力,大量鼓励人口进城打工了。到了这个时候,曾经的流民自然而然不见了。
时代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人类文明社会,逐渐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农业时代,改进农具,开发更多的耕地,就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农业时代,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混乱,无法快速往前走。根本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资源分配的问题:耕地由谁出粮食组织流民进行开垦,开垦出来的耕地又怎么分配。
三:工业社会
同样的,到了工业时代,加快速度往前走的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分配的问题。这个分配问题,就是上层建筑的营造。在历史上,营造这样上层建筑,导致了地缘冲突、长期战争等一系列混乱。
当然,产生混乱不是目的,混乱后的结果才是。如果在混乱之前,就知道必然的结果,能不能避免混乱呢?这个不好说。
人类文明社会是怎样步入工业时代的呢?又是怎样在工业时代,继续往前走的呢?
工业时代,有三个历史阶段: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技术输出阶段。目前,人类文明社会,就处于第二个阶段。
农业社会,只要开发更多的耕地,就能解决流民问题。对于工业社会来说,只要兴办更多的工厂,开设更多的公司,就能解决就业问题。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然而,要做到的话,非常不容易的。就像农业社会,要去开发更多的耕地,就需要筹备大量粮食,然后组织大量的民众,去开垦那些看起来不适合农业种植的土地。
无论是古代农业社会的粮食,还是现代工业时代的资本,都不是凭空就有的。粮食和资本从哪里来,才是关键。
三:商品输出
工业化的第一种模式,就是商品输出。英国就是通过商品输出,从而积蓄资本,进而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基本过程:将粮食投入市场,变成商品粮,从而获得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始资本。有了这个资本,就可以兴办大型机器工厂。
然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可以进入城市,成为工厂的打工人。这些打工人,拿到工资后,再去市场上购买粮食。如此一来,不仅粮食有了市场,工厂生产出来的其它商品,也有了购买者。
最后,工厂生产商品,肯定需要向农村购买原料。这样的话,不仅农村的粮食可以转变为商品卖进城市,其它农产品、矿产等各种自然资源同样也可以。由此,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就形成了。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过程。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在人性的趋势下,英国通过叛卖奴隶、武装掠夺、圈地运动等等进行着原始资本积累。
在英国完成工业化后,国家内部的原料和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工厂的发展需要。为了获得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开始更加疯狂的殖民扩张。
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殖民地提供着廉价的原产料以及广阔的市场,英国的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生产过剩这个农业社会根本不会存在的事物出现了。在1825年,英国就爆发了一场由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由此,导致了大量人口失业。
工业社会的经济危机,就像农业社会的自然灾害一样。虽然有很多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理论,但总是无法预测,无法避免。
四:资本输出
工业化的第二种模式,就是资本输出,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都是通过资本输出,从而获得资本,进行工业化建设的。
基本过程:将土地投入市场,变成商业用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城市化建设,包括建设商品房、铺设道路,架设电网,开设加油站,给居民送水送电送油。
然后,这些城市设施所产生的租金、过路费、电费、水费、油费等,就变成了居民的基本消费。如此一来,从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电器等商品,就能被居民使用。
最后,居民在使用商品时必然产生的基本消费,就成为了一种信用资本,可以拿去进行城市设施的建设,继续产生信用资本。这种信用资本的使用,便是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围绕着城市建设进行,工业化大生产进一步分工,工业门类不断细化,带来了服务业的繁荣,为更多的人口提供了工作。进入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人口越来越多,被称为第三产业。大部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人口占比都非常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入侵进一步深入。通过投资殖民地的城市建设,从而控制殖民地的经济运转。换言之,就是由贸易掠夺,转变为资本收割。
资本收割,带来了次贷危机、通货紧缩等诸多类型的经济危机。每一次危机爆发,都会有大量人口失业。
五:技术输出
工业化的第三种模式,就是技术输出,本来应该出现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不过,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技术输出的模式暂时还没有出现。
预测基本过程:将人口推入市场,变成消费额度。消费额度在市场上交易,由此产生的资金,用于智能化建设,包括学校、科研机构、无人工厂。
然后,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科研机构,进行知识生产,为无人工厂的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如此一来,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与科研机构的知识生产,便形成了直接交易的关系。
最后,无人工厂的智能化生产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机器人所组成的社会,人类社会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意味着一生的消费额度,进而推动机器人社会的壮大。
这种向无人工厂、机器人社会进行技术输出的贸易方式,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生产,促使大量人口进入学校,以便提升消费额度。
当然,这只是对技术输出的方式的一种设想。将消费额度进行市场化交易,再用大数据进行监控。如此,就变成了对消费能力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
与人类社会相比,机器人社会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低。人类社会无法定居的地区,机器人社会却有可能定居。比如说沙漠隔壁,海洋、其它星球。
人类社会通过知识生产,解决机器人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性能更高,适应性更强的智能机器人。作为交换,机器人社会则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资料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美国,虽然也提出了知识生产的战略构思,但并没有在技术输出这个方向推进,反而是进行中低端产业转移,构建全球化工业生产链。
美国的这种发展方向,类似于古代中国进行农业生产,不去进行海外扩张,增加耕地,反而是放弃粮食产量低的疆域,只保留人口众多的疆域,进行细耕细作。
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地区,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可以通过工业加工的方式,转变为人类社会所需物资。
同样的,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有丰富的能源,可以通过投放智能机器人的方式,为人类开采矿产,收集能源。
未来会如何发展,无法完全预料。人类的想象力,只能触及一二。不过,人口市场化,转变为消费额度,产生资本,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全文完,感谢阅读,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