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日是几号,二月廿一是什么时候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4-25 08:17:22

作者 袁文良

2月21日,是癸卯年二月初二,正是一年一度的“龙抬头”之期。这个传统的民间节日,古称“春龙节”或“青龙节”,民间有许多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的风俗,一些文人雅士自然也会怀着浓浓雅兴吟诗作词,从不同角度记述这些习俗,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每年二月二之际,正值大地春回,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出游踏青的绝佳时节,故唐代时将二月二称为“踏青节”,不少文人结伴或独自到郊外赏春踏青。诗人白居易曾以《二月二日》为题写道: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全诗记录了作者的踏青见闻,为读者刻画了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青菜都发出了嫩芽,一群身着轻衫牵着骏马的少年在十字码头悠闲前行……

在唐代,人们在二月二之时到郊外采挖野菜,回来后洗净做成佳肴。到宋代,此俗更加盛行,如此这般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因“菜”“财”同音而讨到发财的吉利,故又称二月二为“挑菜节”。苏门学士张耒尤为喜欢二月二踏青时挑菜,有一年二月二正值大雨瓢泼,无法出门,他无奈地写道:

久将菘芥芼南羹,

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

一畦春水辘轳声。

这首题为《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的诗,记述了诗人因雨大路滑而不能出去挑菜做羹,只好身在家中,心往外游。读起来,也能够想象到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耳边则仿佛响起了引来春水的辘轳声音……

在古代,二月二还有个“迎富”的习俗。韩鄂在唐代风俗志《岁化纪丽》中记载:“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以迎富。”南宋诗人魏了翁则在《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故事》一诗中对此俗作了描述:

贫如易去人所欲,

富若可求吾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

谩随人意看儿嬉。

字里行间显现出人们求富的心理和当时的情景,体现着人们祈求美好的愿望,不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明清时期,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的活动。明代刘侗、于奕正共同撰写的《帝京景物略》说:“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徐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为什么要熏虫?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有危害,老百姓要在这天驱疫灭虫以祈安康。具体方法是将麦秸、豆秸、谷秸、艾蒿等点燃之后,在家里的旮旯、阴暗角落、柜底、院中夹道便所等,都熏一熏。用家什到处敲一敲,打一打,边敲边念叨:“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在我国江南一带,民间还流传二月二吃“撑腰糕”的习俗。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以油煎而食。日常生活中,人们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据说在二月二这天食用“撑腰糕”,可以治疗腰痛。清代诗人蔡云就写了一首《撑腰糕》绝句:

二月二日春正饶,

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

莫惜终年筋骨劳。

依据气候规律,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田间农事陆续展开,所以有些地区将二月二称为“农头节”。现代作家周沙尘在《古今北京》中写道:自清康熙年间起,每年的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到先农坛祭祀农神,随后还要亲自扶犁耕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玉帝亲耕”。曾有一幅年画《皇帝耕田图》,画中一位头戴王冠、身着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则牵扯着牛走在前面,远处隐约可见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有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虽说“玉帝亲耕”只是做做样子,但确实起到了号召百姓早日开展春耕的作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