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蒸灯习俗,正月十五蒸几个面灯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5-31 19:35:10

正月十五蒸灯习俗,正月十五蒸几个面灯(1)

摄影:杨新刚

文:陈磊

在老家,正月十五有蒸灯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蒸灯。过了春节,日子过得好慢,孩子们最期望的就是蒸灯十五闹元宵。

十五当天吃过早饭,母亲就会忙着和面。

活的面是有讲究的,最好是死面,如果是发面,则蒸出的灯如孩子脸,肥肥胖胖的,不好看;最好是搀着大豆面或绿豆面的杂面,如果是纯白面(小麦面),则蒸出的灯会变形,歪七扭八的,用手一攥,再松手又慢慢返回原样。

像做馒头似的,母亲先将面切成一块一块的小坨,摆放在案板上备用。大拇指插进去,转了几圈就成了窝头形状,然后翻转过来,搦出底座,做成灯状。再用手在灯口外面捏出小耳朵,一个小耳朵代表一个月份,连做出十二个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十二个月都事事顺利。

将面擀成长条,旋转几圈卧成龙的形状,用剪刀剪出麟角或钱币状的花纹,口里塞进葱根做成的龙须,再衔上硬币,头上剪出耳朵和龙角,脸上摁进两颗大豆做成眼睛,身上驮着灯,一个惟妙惟肖的盘龙灯就出现在面前。龙灯需多做出几个,厨房里要有掌管吃水的龙,粮囤上要有掌管五谷的龙,钱箱上要有掌管钱财收入的龙,龙灯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家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钱财不断。

还要做出马、牛、猪、狗、猫、兔、鸡、鸭、鹅等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这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也表示着新的一年里牲畜兴旺、鸡鸭成群。

所有的面灯都代表着新年里的希望和祝福,表达着农人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待到母亲伸个懒腰,擦去满脸的汗水,一个个面灯整齐的摆在面板上等待着她的检阅,这是全家人对一年里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将所有面灯放在锅里蒸熟后,母亲会再用筷子蘸上红色的颜料,逐一涂抹上孩子们喜欢的颜色。

拣出四五个形状端正、面相好看的灯,母亲会吩咐我给村里的某某家送去。

老家有个习俗,家中死了老人,三年不能贴红色的对子(春联)不能蒸灯,第一年不能贴对子,第二年只能贴白纸的对子,第三年可以贴紫色的对子,十五的面灯则由村民蒸好后送去。到得某某家,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面灯摆在桌子上,形状各异,大小不同,这也是展示各家主妇手艺的博览会。

父亲闲暇时会给孩子们做灯笼,用高粱杆扎个框架,外面蒙上薄薄的白纸或塑料纸,再用红纸剪成小狗小马小猫等动物的样子,小心的贴在上面。

也有偷懒的父亲直接从集市上买来灯笼,让孩子们挑着跑来跑去,或者大点的孩子自己动手,在玻璃的罐头瓶里插上短短的蜡烛,用绳子系住罐口,再用棍子挑着。这种灯笼简便易制,但因蜡烛点着后生热、空气无法流通,容易炸,不小心就会伤着孩子。

好不容易等到夜色笼罩村庄,看到天空中不时闪过的烟花,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心急的孩子们顾不上吃饭,或者简单的扒拉几口,就会挑着灯笼,三两成群,走街串巷,去看别人家放烟花。

一路上嘻嘻哈哈,互相点评着各自的灯笼或看到的烟火。

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母亲就会将蒸好的面灯拿出来,拣出要用的灯小心的插上火柴杆,裹上一层棉花做成灯芯,再细心的倒上些香油。厨房里、粮囤上、鸡窝中、以及每间房子里都要点上,一灯如豆,微弱的灯光在黑色的夜里,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的温馨和温暖。

圆圆的月亮爬上了天空,又慢慢滑到中天。夜色愈来愈浓,喧哗的大街小巷渐渐沉寂下来,偶尔还会有几颗烟花在空中不甘寂寞的眨着眼睛。

孩子们都回家了,他们在期望着明年的蒸灯十五,在期望着快快长大。长大后,也许他们有一天会知道,此时的欢歌和美好的感觉会永远留在记忆里,成为永远的财富。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