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效益好流水式牛蛙养殖技术
流水式牛蛙养殖即利用山区地势落差自然流水进行全天候换水的牛蛙养殖方式,其养殖效益好,现将详细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的建造
1. 育苗池。牛蛙育苗池为每口面积32平方米的水泥池,池高1~1.2米、池内平底,从进水口处往排水口倾斜,坡度为1%~15%、每池安装独立进出水口,池底部排水管道通向池外 (预埋PVC管Φ110弯头,插上PVC管便可蓄水,插上孔的PVC管便可放水,又可防止蝌蚪逃逸)、在排水口的对面安装进水管道阀门;在育苗池上方安装喷水花洒或喷雾水管,起到增氧、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
2. 养蛙池。养蛙池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1) 水泥池。每池面积10~15平方米,池高0.8~1米,池底向排水口方向倾斜,坡度为1%~1.5%,并铺上5~10厘米厚的沙层,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池均安装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用水泥柱(高2.5~3米)作支柱,搭上毛竹或用Φ4分镀锌管做棚架,然后罩上遮阳网。在遮阳棚下面安装喷水头或喷雾管,喷头方向朝下,按面积每15~20平方米安装1个喷水头,用于防暑降温、增加空气湿度、保持蛙皮肤的湿润、增氧等,为牛蛙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建造水泥池具有一池多用的功能,在水泥池里布入产卵网箱便可供牛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水泥池还可作为蝌蚪培育池、养蛙池。(2)土池。每池面积20~25平方米,四周用高15米的筛绢网围起来,用木桩加固围网,筛绢网的一端埋入土里15~20厘米,踩实压紧。沿上池岸边挖环沟,沟宽30~50厘米,深30~50厘米,沟底向排水口方向倾斜,坡度为1.5%~2.5%,中间为饲料台和栖息地,其他设施与水泥池相同。
二、亲蛙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1. 亲蛙的选择及培育。亲蛙源自本地自留及从外地购进,选取生长良好、无病无伤、体型大而丰满、第二性征明显的健康活泼的牛蛙。雌蛙体重400~450克,雄蛙体重350~400克,均为2龄蛙。为了防止近亲交配,采用本地自留的雄蛙与外地引进的雌蛙配对,或本地自留的雌蛙与外地引进的雄蛙配对。后备亲蛙入池前用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分钟进行机体消毒。饲料以牛蛙颗粒饲料为主,搭配投喂蚯蚓、泥鳅、鲜杂鱼等,进行强化培育。
2. 亲蛙的配对产卵。选择晴朗的南风天,在水温18~25℃的条件下进行配对产卵。配对前10天清整消毒产卵池,待毒性完全消失后,加水至深35厘米左右,在池内布入产卵网箱(规格1.2米×1米×1米,用30目聚乙烯筛绢网做成),并在网箱内放置水浮莲3~5丛用于粘附蛙卵、根据气候条件分批按雌雄比例1︰1,将亲蛙配对放入产卵网箱,每个网箱放入亲蛙1对进行配对产卵。
3. 孵化。亲蛙产卵后即将其从产卵网箱移走,留蛙卵在箱内继续孵化,第3天开始保持微流水,加深池水至60~70厘米。在水温19~27℃条件下,从卵产出到孵出小蝌蚪需3~4天;水温28~30℃时只需2天就可孵出小蝌蚪。
4. 蝌蚪的培育。每万尾蝌蚪投喂蛋黄1个,第4天后每天投蛋黄2个,孵出第7天,把蝌蚪从网箱移入育苗池(蝌蚪培育池)培育,放养密度1000尾/平方米,继续投喂蛋黄浆搭配鳗鱼饲料,第10天后改投喂蝌蚪饲料。根据生长情况、个体大小投喂蝌蚪系列饲料直至变态,日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5%~7%。当蝌蚪长至2克/尾时,放养密度调整为200~250尾/平方米。
5. 变态。从蝌蚪饲养至变态幼蛙,其生长速度和变态所需时间与水质、温度、放养密度以及投饵种类等因素关系密切。在水质良好、温度高、饵料质量高且充足时,蝌蚪变态快,反之则相对慢。4~5月孵化的蝌蚪经过70~85天饲养变态成幼蛙。采用流水式养蛙经过60~76天饲养变态成幼蛙,比通常养殖方法提早9~10天变态。
三、幼蛙及成蛙的养成管理
1. 饲料及投喂。幼蛙可投喂小杂鱼、小虾和个体较大的蚯蚓等。日投饵量按蛙体重的3%~5%投喂,每个星期停止喂食1天,让蛙体内排空,将积累的毒素排泄掉,有利提高蛙机体抗病力。同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饵时间,春、秋季上午9时30分至10时,下午5时至5时30分投喂;夏季早上6时30分至7时,下午6时30分7时投喂;冬季中午12时至13时投喂。
2. 放养密度。刚变态的幼蛙驯吃饵料时,放养密度为200~220只/平方米,经过半个月饲养,开始分类饲养,放养密度为 180 只/平方米;当蛙胴长 6~7厘米时放养密度为120只/平方米,胴长8~14 厘米的中蛙 90~100 只/平方米,胴长15厘米以上的大蛙70~80只/平方米。
3. 分类分级养殖。幼蛙饲养1个月后,蛙的大小差异很大,应及时清池,将蛙按大小分类饲养,避免大吃小现象发生。按20克以下、20~50克和50克以上分类,每隔15~30天应彻底排水清池1次,重新分类分池饲养。
4. 日常巡池观察。每天多次巡池,仔细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及分布是否正常,是否有病等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查、解剖,分析病情,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防止病情蔓延。
四、疾病防治
牛蛙养殖过程中要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并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工具。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饵料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当养至成蛙时,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现象,及时把歪头的牛蛙挑出并隔离,用15毫克/升的强氯精连续消毒5天,同时加大换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