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全年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方案
原创: 陈志诚 一画草莓管家
草莓系蔷薇科草莓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果树。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居于首位。草莓适应性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栽培。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栽培较多。草莓以其柔软多汁营养丰富而著称,尤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
(一)草莓的生长周期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所以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萌芽和开始生长期
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去年秋季生长的根继续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
2.现蕾期
地上部生长约一个月后出现花蕾。当新茎长出3片叶,而第4片叶未长出时,花序就在第4片叶的托叶鞘内显露,之后花序梗伸长,露出整个花序。
3.开花和结果期
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需15天左右。由开花到果实成熟又需30天左右。花期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持续20天左右。
4.旺盛生长期
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是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形成新的幼株。
5.花芽分化期
草莓经过旺盛生长期之后,在外界低温(日平均低温15-20℃)和短日照(10-12小时)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开始,标志着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6.休眠期
花芽形成后,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日照缩短,草莓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柄短、叶片少,叶面积小,叶片发生的角度由原来的直立、斜生,发展到与地面平行,呈匍匐生长,全株矮化呈莲座状,生长极其缓慢。
(二)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草莓喜欢温暖的气候,但不抗高温,虽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不抗严寒。早春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时根系便开始活动,10℃时发出新根,15~20℃为根系最适生长温度。冬季土壤温度下降到-8℃时,根部就会受到危害,-12℃时会被冻死。因此,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下的地区,应采取保护措施,使草莓安全越冬。
当气温在5℃时草莓植株萌芽生长;早春遇到-7℃的低温地上部会受冻,-10℃时大多数植株会冻死;地上部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25℃,气温低于15℃和超过30℃时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开花期最适宜温度为25~28℃,低于0℃或高于40℃,都会阻碍授粉受精的进行,影响种子发育,导致畸形果。结果期白天适温20-25℃,夜间为10℃,较高的昼温能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但果个小,采收期提早。较低的昼温能促进果实膨大,形成大果,但过低的温度,会使果实着色不良。草莓花芽分化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和高于17℃,否则不能形成花芽或花芽质量较差,最适温度为8~13℃。
2.光照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也能耐轻微的遮阴,可在果树行间间种。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草莓植株才能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好,浆果才能高产优质;如果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弱,叶柄和花序模细弱,花芽分化不良,浆果小而味淡。因此,草莓种植不宜过密,一定要合理密植。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对光照要求不同,6月结果型的草莓品种,其花芽分化要求小于12小时的短日条件,而打破休眠、叶柄伸长、匍匐茎发生,则需要12~15小时的长日照条件。四季结果型草每成花的首要条件是日照长度大于12小时。
3.水分
草莓根系浅,不耐旱、不耐涝。由于叶片多,叶面积大,新老叶更新频繁,蒸腾量大,因此在整个生长期间都要求有比较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抽生大量匍匐茎和刚栽苗时,对水分需求更大。不但要求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而且空气也要有一定的湿度。在草莓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也不同。如果萌芽期缺水,将阻碍茎、叶的正常生长;开花期缺水,将影响花的开放和授粉、受精过程;果实膨大期缺水,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繁殖期缺水,将影响匍匐茎的发生和苗的发根;果实成熟期要适当控水,以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果实硬度。生长季一般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为宜,花芽分化期适当减少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在0%-65%为宜。草莓园也不宜灌水太多,大雨过后要注意排水。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就会导致通气不良,根系会加速衰老死亡,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同时草莓的抗病性也降低。对于地势低洼地区,可采用台田栽培草莓。
4.土壤
草莓根系浅,表层土壤的结构、质地及理化性质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极大。适宜栽培草莓的土壤以疏松、肥沃、通气良好、保肥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为好。黏土地上种植草莓,由于透气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其它生理活动收到影响,容易发生烂根,结出的草莓味酸,着色不良,品质差,成熟期晚。这类土壤必须采用摻沙或增施有机肥改良后才能种植草莓。在缺的沙土地上种草莓,易导致果实畸形,落花落果严重,浆果髓部出现褐色斑渍,这类土壤需通过施砂来改良。草每适宜的土壤pH值为5.8-7,0.pH<4和pH>8都会引起草莓生长发育不良,因此盐碱地和石灰性土壤不适宜栽培草莓。
(三)草莓的需肥规律
草莓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7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土壤中的氮、磷、钾需要量较多。草莓根系较浅,吸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会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带来不良影响。草莓生长初期吸肥量很少,自开花以后吸肥量逐渐增多,随着果实不断采摘,吸肥量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对钾和氮的吸收量最多。定植后吸收钾量最多,其次是氮、钙、磷、镁、硼。钾和氮的吸收是随着生育期的生长进展而逐渐增加的,当采摘开始时,养分需要量急剧增加,磷和镁呈直线缓慢吸收。对磷的吸收,整个生长过程均较弱。缺磷时草莓枯叶较多,新生叶形成慢,产量低,糖分含量少。草莓对肥料的吸收量,随生长发育进展而逐渐增加,尤其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始期和采收旺期吸肥能力特别强。因此在这几个时期要适当追肥。磷的作用是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果实产量。磷过量,会降低果实的光泽度。在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追施钾肥和氮肥比施磷效果大。因此追肥应以氮和钾为主,磷肥应在基肥中施用。草莓不耐肥,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春香和宝交早生等品种,对速效化肥特别敏感。因此基肥中多施速效化肥是很危险的。另外,在促成栽培中,基肥过猛有可能推迟侧花芽分化,甚至出现侧花芽不能分化,而分生出大量分枝
的现象。
(四)草莓的施肥技术
草莓为多年生浆果作物,多实行一年一栽。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草莓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露地一年一栽的草莓施肥方式分为育苗肥、定植前基肥、定植后追肥
1.育苗肥
草每育苗多采用匐茎繁殖方法。繁殖地块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80千克专用50-80千克,或饼肥50-8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80-100千克及适量的钙镁
2.定植前基肥
草每生长期较长,应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80千克,或腐熟粪肥200-300千克、饼肥50-80千克和专用肥50-60千克,施肥均匀,翻耕20-30厘米,使土肥充分混匀,准备定植。
3.定植后追肥
定植后追肥分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两种。
(1)露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定植后10天左右),每亩施专用肥15-25千克,或尿素1013千克、45%的氮磷钾复混肥20千克。施肥结合浇水,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为壮苗,为花芽分化打下基础。花芽分化后再追施一次,施肥量与前次相同。土壤封冻前结合浇水施专用肥15~20千克。早春萌芽前结合浇水每亩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尿素15-25千克,以促进根系发育。开花前结合浇水每亩施专用肥20~30千克,或尿素、硫酸钾各13-15千克,以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
(2)保护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和花芽分化后追肥,施肥与露地栽培追肥相同。扣棚前每亩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氮、磷、钾含量45%(16-9-20的复混肥20千克,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开花前每亩追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尿素和硫酸钾各10千克、腐熟的人粪尿200~300千克加尿素和硫酸钾各5-6千克,以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在幼果膨大时,可追施专
用肥10千克或尿素和硫酸钾各4-8千克,以后随果实膨大,采收时都应分别追肥。在草莓整个生育期一般追肥3-4次。在草莓开花结果盛期,每7-10天喷施1次含磷酸二氢钾、尿素、钙、明、锰等元素的氨基叶面肥,对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