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餐中,有句俗语:无鱼不成席。可见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鱼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地理幅员辽阔,海洋水产极为丰富,我国四大经济鱼类分别是大黄鱼、带鱼、小黄鱼、墨鱼。所以我们经常会吃到红烧带鱼,葱烧小黄鱼,还有今天的家常焖黄花鱼等类似美味。所谓经济鱼类,就是性价比高,价格和营养都很美丽。不过据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的大黄鱼慢慢不见了,格外稀少,便也出现了天价野生大黄鱼,曾经听到最夸张的是近10斤的野生大黄鱼卖了15万。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对比野生大黄鱼的价格,果然名不虚传了。
既然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价格相差比较大,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判断选购呢?以下三点供参考
1、养殖的大黄鱼生长在网线中,空间有限,因此尾巴短。野生的大黄鱼生活在无边大海中,尾巴自然比较长。
2、养殖的黄鱼鱼头大,野生黄花鱼鱼头小。野生黄鱼一般“涂口红”,上下颌边缘处呈现着艳红色,正所谓体黄唇红。野生黄鱼全身呈金黄色,格外好看,养殖黄鱼偏白。
3、野生黄鱼眼大,蒸出来后,鱼会凸出来,而养殖黄鱼的眼睛会凹下去。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从尾巴,眼睛,身体等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不过我们平时购买的,养殖的大黄鱼居多,野生的小黄鱼居多,野生大黄鱼较少。挑选新鲜大黄鱼的时候,记住三点:眼珠通透,鳞片紧实,鱼鳃鲜红。一般就可以买到肉质鲜嫩,口感细腻的新鲜大黄鱼了。
记得少陵野老杜子美曾经写过一首《黄鱼》,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
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叹长大而罹患之意,和野生大黄鱼被过度捕捞意境也显相似,也让人想起了电视剧《庆余年》,一边吃美食,一边追剧,一边吃瓜的同步经历,确也令人难忘,其实事物之间都有极其微妙的关系,万不可涸泽而渔,做我们这道家常焖黄花鱼也是一样,要保证鱼的完美状态,菜品的颜值,下锅炸之前,鱼的水分要吸干,炸鱼的时候不要频繁翻动,一定要等一面炸至完全定型后再翻至另一面炸,这样才能保证鱼的完美状态。烹调的时候依据个人对调料的常用喜好,学会了过年回家露一手,年年有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