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今年总数,白鳍豚最近几年数量显示图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1-24 10:49:15

白鱀豚和江豚标本

更可悲的是,2004年,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头因搁浅而死亡的白鱀豚,这是人类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的白鱀豚。而后的几年间,各国考察队在长江进行了拉网式的搜寻,但再也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迹。因此,在2007年,我国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离最终灭绝或许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说到这,可能有人有疑问了:长江这么长,水深这么深,说不定白鱀豚还藏在水中,没被世人发现而已。

其实,白鱀豚跟江豚一样,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这意味着白鱀豚不可能一直潜在水下,而是时不时需要跃出水面换气呼吸。如果长江上还存活大量的白鱀豚,是一点都不难发现的。

白鳍豚今年总数,白鳍豚最近几年数量显示图(5)

淇淇进食

白鳍豚为何会在短短的几十年走向灭绝了?

一、食物缺乏。

白鱀豚非常的挑食,只吃鲜活的鱼儿,而近几十年来,长江过渡捕捞,渔业几近枯竭,没有食物,白鱀豚自然很难存活下来。

二、人类过渡开发、高密度航运。

过渡开发导致的水体污染,进而影响长江一系列生态,白鱀豚自然深受影响。而且高密度航运导致白鱀豚被全职螺旋桨打死打伤,有记录的就多达12头。更令人气愤的是,因为将在爆破作业,炸死的白鱀豚也多达11头。

三、白鳍豚种群数量稀少,每两年才繁殖一次,一次一胎,而且存活率极低。

白鳍豚今年总数,白鳍豚最近几年数量显示图(6)

长江高密度航运

四、大坝影响。

葛洲坝、三峡等大坝,虽然建在长江上游,看似对生活在下游的白鱀豚没有多大影响,但大坝的建设,直接改变的是长江水文条件。

生活在长江边的都知道,大坝没建设之前,长江也是有正常的涨潮落潮规律的,而白鳍豚正是在黄昏时刻跃出水面捕食,也就是涨潮的时候,江水淹没沙洲,把昆虫等生物带入水中,吸引了鱼群,才给白鱀豚吸引大批食物。

大坝的建设,没有了明显的涨落潮,白鱀豚只能通过追逐中下层的零星鱼群捕食,造成食物短缺,如果白鱀豚在秋季没有摄入足够多的鱼类,就形成不了脂肪层,冬季就容易冻死,这也就是前些年,经常在冬天发现白鳍豚尸体的原因之一。

白鳍豚今年总数,白鳍豚最近几年数量显示图(7)

三峡大坝

说了这么多,不少人还是非常担心白鱀豚是不是已经彻底灭绝了,毕竟2004年距今已过去了18年,期间没有正式发现白鱀豚踪迹,基本上可以定性为彻底灭绝了。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曾表示,还是有一点点希望的,有5%的概率能活下来。

这是因为,在白鱀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之后,民间以及一些科考队经常疑是发现白鱀豚踪迹。例如,2017年,就有人在安徽铜陵观测江豚时听到了枯死白鱀豚的叫声,但这显然不能成为证据,毕竟连个照片都没有。

白鳍豚今年总数,白鳍豚最近几年数量显示图(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