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按钮,即可收听全文。
工龄不到35年,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吗?怎么算的?
工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社会对单位的贡献程度,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工龄想要达到35年以上,并不容易,需要较早地参加工作,因此不少人退休时工龄尚且不到35年,那么工龄不到35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吗?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2987元,经过2022年上涨4%后,预计达到了3100元左右,总体上,不少退休人员养老金还处于3000元以下的水平。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养老金是怎么算的,是不是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呢?工龄35年以下,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吗?
第一,工龄影响着养老金的多少,但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我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并轨制,养老金的计算采取统一的公式,即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组成,工龄较长,且有连续工龄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有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三笔养老金计算出来相加就是退休人员到手的总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注意:各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由退休人员的缴费额和退休年龄决定;基础养老金的多少由退休人员所在地区计发基数、缴费情况、缴费年限决定,这里的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的多少则由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情况和视同缴费年限,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决定。
因此,养老金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工龄确实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但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
第二,工龄不到35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吗?工龄不到35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能否达到3000元以上,还得看以下条件。
一是工龄具体有多少年,影响着养老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工龄不到35年,这一区间较大,按照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因此工龄不到35年的有15年-35年的跨度,比如工龄15年和34年相比差距较大,养老金也会相差很多。
二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其他条件,比如个人的缴费情况,在职时工资水平直接影响缴费基数;是否有过渡性养老金;所在地区的计发基数高低等都是影响工龄不到35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能否达到3000元以上的关键。
下面我们举例为大家演算看看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假设老李工龄30年,60岁退休,个人账户余额6万元,所在地区计发基数为75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8,缴费年限30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8年,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那么,老李的各项养老金计算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0÷139=432元。
基础养老金=7500(1 0.8)÷2×30×1%=2025元。
过渡性养老金=7500x0.8x8x1.3%=624元。
老李总的养老金为432 2025 624=3081元。
例子中老李的养老金达到了3000元以上,具体能否达到3000元,还得严格按照公式代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