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数据来源标注在图表标题下方,图表和内容均为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并开启全网保护,转载引用请联系作者。
2014年,有关部门调整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城市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全国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即我们常说的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等标准。这与广为人知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划分有所不同。
前者是来自官方的标准,后者是第一财经依据城市的商业发达程度做出的等级分类。
关于官方标准的全国城市等级,我们采用住建部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绘制过城市规模图表。
今日的数据,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按照城市市辖区人口进行统计,分享城市规模等级信息。
按照相关标准,城市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城市的市辖区数量,不包括由本地级城市代管的县级市、县等区域。另外,五个不设区的市(中山、东莞、嘉峪关、儋州和三沙),全市人口均计为城区人口。
二,常住人口,居住在因素一范围内的人口,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
基于这两个条件,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区县人口数据,可以整理出全国地级城市的人口规模。
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1个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数据,为避免数据争议,此21城采用统计局的数据,其余超过500万的仍然统计为大城市,而非特大城市。
具体到城市的城区规模,如下图所示。
一,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千万)7座: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和天津。
二,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百万-1千万)14座: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昆明、郑州和大连。
三,I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百万-5百万)22座:南宁、苏州、石家庄、厦门、宁波等城市;
四,II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百万-3百万)124座:温州、烟台、柳州、赣州等城市;
五,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1百万)94座:蚌埠、梅州、北海、孝感、许昌等城市;
六,I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万-50万)30座,其中包括闻名全国的“大城市”铁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