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姜果结局,老农民乔月两个孩子结局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2-29 05:07:54

老农民姜果结局,老农民乔月两个孩子结局(1)

即将刑释人员与社会企业签订就业意向书 董永滨 摄

农民、服刑人员、牧场老板、创业典型代表,李松(化名)的身上有太多传奇故事。

17年前,李松因绑架、故意伤害被判处15年6个月有期徒刑,曾在河南省第三监狱服刑改造。出狱后,他从零开始创业,如今成了拥有一家现代化生态牧场的老板。

或长期脱离社会,或缺乏谋生技能,或无法忍受旁人的横眉冷对,“高墙”内的服刑人员重获出狱后如何新生?2月14日,在河南省第三监狱,一场面对刑释人员的特殊招聘会举行,作为创业成功的代表,李松的言传身教让这个特殊人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李松的成功,离不开高墙内的教育改造。

刚入狱时,李松五音不全,是个乐盲。但因为喜欢和努力学习,在教育改造科和监区干警的帮助和支持下,他逐渐成长为监区的音乐骨干。后来,他掌握了更多的音乐技能,比如识谱、唱歌,填词、谱曲,还进入了监狱文艺队。

在服刑期间,他先后创作了近百首原创歌曲。2012年,由他谱曲填词的原创歌曲《梦中的草原》受到当时河南省监狱局领导的肯定。

“从没想过,在狱中,我还能接受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更没想到,在我出狱前,监狱专门为我举办了一场音乐作品赏析会,那是监狱送给我最宝贵的刑释礼物,也是对我改造的充分肯定。”

十年的音乐学习之路改变了他刚入狱时的自卑、恐慌,在音乐的陪伴下,李松慢慢变成了一个冷静、心思细腻又充满自信的人。

出狱后,由于离开社会太久,李松对一切感到迷茫和不适应,曾经帮助他改造的警官不离不弃,耐心的指导、鼓励帮他鼓起了生活的风帆。

为了生计,李松先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业务员,每天反复打无数个电话、跑无数的路。但这并不是他心中所想,他想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牧场,走专业化奶牛饲养道路。

随后,他跑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反复咨询专家学者,日夜构思谋划,天然牧场的规划书悄然成型。在亲友的帮助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代化生态牧场建成了,他成为了公司的老板。

如今,李松成了致富带头人,加入牧场的农民越来越多,企业营收越来越高,产品销路越来越宽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如何培育出更多的李松式人才,打通服刑人员与社会无缝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近些年,河南省第三监狱一直在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

狱内也能学技术。在不断丰富拓展教育改造手段、载体的同时,监狱重点培养服刑人员劳动技能、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有电瓷生产、服装加工、烹饪、印刷、栽培等一系列劳动岗位和多种学习实践岗位。截至目前,共有810名服刑人员获得监狱级生产技术能手称号,76名服刑人员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出狱前还有针对性帮扶,就业指导为刑释人员融入社会搭建平台。

点石成金,效果渐显。在2月14日的推介会上,16家社会企业与40名即将刑满人员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墙内,墙外,一样阳光灿烂。(张毅力 实习 姜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