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一般讲究的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换言之就是每个皇帝在位期间,重用的大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臣在老皇帝在位时春风得意,等到老皇帝去世之后,日子就不好过了,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还有的大臣,则是能够得到好几个皇帝的重用,并且得以善终。
毫无疑问狄仁杰就是这样的厉害人物,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狄仁杰就得到李治重用,等到李治去世后,狄仁杰不仅没有被武则天收拾,反而还得到更多重用,成为当时的宰相,那么狄仁杰最后是如何得以善终的呢?
唐高宗时期的狄仁杰
狄仁杰出身名门,他的爷爷以及父亲都是唐朝时期的命官,因此狄仁杰从小受到父辈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对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靠着不错的出身以及自身很强的能力,狄仁杰在年轻时就已经得到皇帝重用,不过要说狄仁杰真正出名,还要从他四十岁说起。
四十岁之际,狄仁杰被唐高宗李治任命为大理寺丞,从此以后,狄仁杰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谁也挡不住。担任大理寺丞期间,狄仁杰刚正不阿,办事一丝不苟,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狄仁杰就解决了大理寺积压的诸多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到17000多人的根本利益。
难得可贵的是,狄仁杰不仅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案件处理,还没有任何人产生怨言,这足以说明狄仁杰是真心办事,而不是为了政绩而糊弄百姓,也就是靠着在大理寺这段时间的优良表现,狄仁杰很快就得到李治得提拔。
事实上各种影视剧中的断案情节,讲得就应该是狄仁杰在大理寺任职这段时间的故事,因为在离开大理寺之后,狄仁杰后期的职位,基本上和断案没有太大关系了,仅仅是大理寺一年多时间的故事,就已经被后人那么津津乐道,要是了解了狄仁杰的整个传奇人生,也许人们会惊掉下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理寺任职期间,狄仁杰与李治之间有过一次冲突,并且最终李治还是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左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以及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两人,在对昭陵进行修路之际,不小心砍了两棵柏树,砍完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两棵树的重要性,可是为时已晚。
李治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愤怒不已,当场就下令要将两人斩*,以告慰唐太宗李世民的在天之灵,狄仁杰得知李治的决定后,就私下劝诫李治,跟他说两人所犯的事情罪不至死,李治听到狄仁杰的劝诫后,更加火大,说不*两人,自己将会落得一个不孝的骂名。
狄仁杰搞清楚了李治的担忧,就讲了当年汉文帝时期的一件事情,一伙盗贼将高庙玉环盗窃了,汉文帝知道后,就要把这群盗贼全部*掉,可是在张释之的劝诫下,汉文帝最终没有违背法律,而是按照法律规定,仅仅*了带头的盗贼。
李治听完狄仁杰的劝诫之后,也觉得有些道理,最后就按照法律规定,放过两人一马。狄仁杰敢于维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深受后人推崇,不过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狄仁杰的敢说真话,更加重要的应该是会说真话,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劝说李治成功,本质原因不是狄仁杰敢说真话,而是他会说真话,善于引经据典,善于掌握皇帝心理,要是不会说话,在古代封建王朝中,敢于直言劝诫皇帝之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
由于狄仁杰在李治时期,就已经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所以到武则天篡位之后,就继续重用了狄仁杰,从武则天重用狄仁杰一事,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还是比较重视人才的,可以说狄仁杰能够得以善终,和武则天本人重视人才的举动息息相关,要是武则天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估计狄仁杰早就被人陷害了。
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不仅身居宰相之位,而且还继续保持自己一丝不苟的做事方式,因此得罪了以陷害他人为主的酷吏来俊臣等人,于是来俊臣就想要除掉狄仁杰,并且借机构陷狄仁杰。
当时的来俊臣,算得上权势滔天了,所以狄仁杰很快就被来俊臣陷害,当来俊臣拿着诬陷狄仁杰的证据出现在狄仁杰面前时,狄仁杰很快就认罪,促使来俊臣左右为难,因为按照唐朝的规定来看,只要犯人迅速认罪,就可以免除死罪,要是犯人拒不认罪,则可能被酷刑所*,狄仁杰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他以退为进,先认罪留住自己性命,再找机会让自己儿子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得知狄仁杰被关押之后,亲自审问狄仁杰的案件,经过武则天的亲自过问后,来俊臣想要*掉狄仁杰的阴谋最终*。
被放出来后,狄仁杰自然不能继续当宰相了,而是被武则天安排去当宁州刺史,狄仁杰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毕竟自己能够大难不死,已经十分幸运了,现在还能够继续当官,更是幸运中的幸运。
当了几年刺史后,由于唐朝边境遭受契丹以及突厥的侵扰,因此武则天再次想起狄仁杰,并且想给狄仁杰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于是安排狄仁杰带兵去收拾一下契丹以及突厥,在狄仁杰的带领下,契丹不战而退,突厥更是听闻狄仁杰的名声之后,就主动选择退兵。
由此可见,狄仁杰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军事家,有了战功之后,狄仁杰再次得到武则天重用,让他重返宰相之位,在狄仁杰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一直都身居宰相职位,就算狄仁杰多次想要请辞回家养老,武则天都舍不得他离开,因为当时武则天太需要狄仁杰这种敢说真话的臣子了。
也就是在狄仁杰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开始把精力集中在武则天立储一事上了,当时武则天在立武姓后人为太子与立李姓后人为太子之间犹豫不决,狄仁杰的一番话,让武则天下定决心,从而立了李显为太子,为后期李家重获唐朝江山奠定基础。
当时狄仁杰是这样劝诫武则天的,他说自古以来,只见过亲生儿子将母亲供奉在高庙之中的,却从来没有见过侄子将姑姑供奉起来的事情。武则天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亲生儿子肯定比侄子要亲,于是武则天才下定决心传位李显。
可以说狄仁杰的这个建议,不仅保证了武则天将唐朝江山还给李家,还保证了武则天晚年的安危,我们可以结合武则天最后的结局分析一下,在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就被迫退位了,可即便她退位之后,身为儿子的李显,依旧没有亏待武则天,但凡当时武则天传位给武三思等人的话,恐怕武则天也会落得一个凄凉结局的,毕竟没有了血缘关系之后,谁会在乎武则天死活呢?
劝诫完武则天立储之事后,狄仁杰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享年71岁,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为其辍朝三日,并且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算是对狄仁杰最大的肯定了,就算在后期武则天遇到问题时,依旧会想起狄仁杰,足以说明狄仁杰的厉害之处。
结语
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除了他能力够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政治觉悟以及情商够高,不管是他劝诫李治、主动向来俊臣认罪,亦或者是劝诫武则天还政于李家的经典事迹,都能够看出狄仁杰的智慧所在,这样的人,能够得以善终,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