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雄珠玑巷与鹤山人 |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一部分原住中原的汉人向南方逃难,越过大庾岭,在南雄州珠玑巷及附近村庄定居下来。
▲南雄珠玑古巷
过了150年左右,到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于元兵进逼和其他天灾人祸,珠玑巷人又一批批地沿北江南迁珠江三角洲,分别到达广州、东莞、番禺、南海、顺德、香山、新会(含后来的鹤山)等地创业,其后裔繁衍至今有2000多万人(连他们迁居海外的子孙在内,估计近4000万人),他们均操粤语,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的主体,大部分人都确认南雄珠玑巷是本族根之所在。
▲南雄珠玑古巷
1.其中分布鹤山境内有资料可据者有:
隔朗陆氏,平岭冼氏,玉桥易氏,古蚕/云蓼胡氏,越塘/雅瑶/福迳之冯氏,越塘/宅梧邓氏,楼冲/云蓼/沐河之何氏,楼冲/云蓼吕氏,平冈宋氏,黄洞/大官田/那白/仓下/月桥之黄氏,沐河区氏,古劳/四合/廓村/三合/东溪/木房之麦氏,陈山/丽水/禄洞/双合东园西园/莲村/中七/三凤/址山/苍华/排楼/大官田等地之李氏,古劳之关氏/古氏,荷村/布尚之罗氏,大官田/三富/排楼之陈氏,大官田吴氏,大官田/堂马之梁氏,南安/文堂/七星地/龙口青溪/霄乡/仓下之温氏,霄乡/南安之源氏,南安杨氏,协华刘氏,中七任氏,钱塘王氏,排楼伦氏/凌氏。
这些人的祖先,多数是咸淳二年、四年、六年、九年从南雄珠玑巷逃难南迁而来,少数是在三角洲各地任职,子孙就地定居下来的。
▲鹤城禾谷田心村客家古屋
2.垦辟鹤山县的初民:
第一部分:开县前就已定居当地的土著。自宋末迁来,定居鹤山已有数百年历史,这部分人居古劳都最多,双桥都次之。
第二部分:清初自粤东迁来的客家人。至鹤山建县前,已开辟了坪山、五凸型、横坑、南洞、龙团、小官田、北芬、殷洞等十七条客家村。
第三部分:建县前后从南海、顺德迁来者。
建县之前,有伍德彝等150户自南海顺德来县境承垦荒田。他们向政府承包大片田地,再转租给佃户耕种。雍正九年,他们联名呈请建县成功,指定城内西南区除建关帝庙城隍庙外尚有余地就分给这150户建房居住,又批准他们可以继续招佃垦荒以安置新来的惠潮移民,此外,今竹朗施氏、尧溪、赤坎之刘氏,皆迁自顺德龙山,古劳麦村关氏迁自南海九江。
——以上内容取材于《鹤山文史》、《鹤山县志》、鹤山相关网络文章,仅供阅读。
如有错漏或意见,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