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的改变、研究表明湄公河流域的鱼类大多数是洄游鱼类,也就是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中生长,到了繁殖期再返回湄公河内,这种生态模式很脆弱,一旦捕捞量过大,很容易对鱼类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比如:我国的刀鱼、松江鲈鱼、鲥鱼等等,这些鱼类曾经都是经济鱼类,受到捕捞严重的影响,至今没有恢复种群。
湄公河流域有17座水坝项目已经建成并处于规划阶段,这些水坝阻挡了鱼类种群的洄游通道,并不可避免地对洄游性鱼类资源造成致命影响。到2020年,水坝项目已导致湄公河的水生生物减少40%,预计到2040年,湄公河的鱼类资源将减少80%。
3、环境的污染、随着湄公河流域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工和各种矿场矿迅速崛起,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涌入,这些因素将导致湄公河中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快速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也日益严重。
毕竟是一条国际河流,下游属于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共有,保护意识不强,沿河两岸居住有大量的居民,有些居民甚至直接将房子建在河中,或者住在船上,随水漂流。
吃喝拉撒都在船上,对于湄公河的污染更加严重,治理难度大,没有形成跨区域的保护措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可以预见的是湄公河流域内的渔业资源将会进一步下降。
之所以巨暹罗鲤的巨型个体每年都在下降,以及渔业资源的整体下降,主要是捕捞严重,湄公河渔业从业人员多达千万人、水利工程的建设环境的改变、不注重环境的保护,水生环境受到污染。
不过好消息是,如今湄公河流域渔业养殖业正在蓬勃发展,如今的年养殖量已经超过捕捞量,达到了年产鲜鱼250万吨左右,或许不远的将来湄公河流域内的鱼类能够止住下降的局面。
而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渔业资源,比如:在泰国当地一位老人无意间投喂巨暹罗鲤,此后每年都有几条200公斤重的巨型巨暹罗鲤洄游到此觅食,有时候是2条有时候是4条。老人说:它们的脑袋很大很聪明,因此这里被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
最后:由于湄公河鱼类资源丰富,泰国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世界钓鱼爱好者垂钓,他们的目标鱼基本是巨鲤,也就是巨暹罗鲤,虽然钓获重量记录不断在刷新,但是钓获60公斤以上的并不多。
纪录保持者是英国钓鱼爱好者凯斯.威廉斯,2014年在湄公河钓到的68公斤暹罗巨锂。我国还没有钓鱼人去挑战这个记录,我觉得如果我国钓友如果去挑战的话破记录应该不难,有句话叫:只要窝子打得多,不怕鱼不进窝,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