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勺公筷有什么特点,公筷公勺哪种最好用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04-13 23:10:01

来源:开封网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公筷公勺和分餐再次推向餐饮的最前沿。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城市陆续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和推行分餐制的倡议,避免病从口入。其中,北京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纳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行推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在我市许多餐馆酒店,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仍然处于走在路上、停在嘴上、难以落实到餐桌上的尴尬境地。使用公筷公勺为何仍没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习惯?餐饮企业又如何看待和实行分餐制?

“餐饮新风尚”

出现消退迹象

中华民族的餐桌文化博大精深,一双筷子承载中国人千年的礼仪和感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们诸多警示与思考,社会各界关于合餐弊端的讨论越来越多,让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随着疫情防控意识的深入人心,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正成为市民家庭餐桌出现的新变化。

但是,近期以来,这股刚刮起来的“餐饮新风尚”出现了消退迹象。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餐饮企业发现,一些星级酒店在上菜时往往会搭配上公筷公勺。但在中小饭店,公筷公勺在餐桌上很少出现。

“我们上菜时,会在菜旁摆放公筷公勺。”7月19日,在我市一家星级酒店,正在忙碌的服务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星级酒店比较精致讲究,菜品有很多是按位上的,所以一直有分餐、公筷公勺的服务基础。疫情防控期间,该酒店还对服务流程做了进一步优化,相关内容也写进了餐厅的服务规范。但记者走访这些星级酒店后发现,虽然店内提供了公筷,但很多顾客还是使用自己的筷子从盘中夹菜,公筷则被随手放到了一旁。

而在我市一些中小饭店,记者发现,基本没有商家在墙上、餐桌上等显著位置张贴醒目的公筷公勺倡议海报,也未有摆放相关提示标志牌等。在这些餐饮企业,公筷公勺、分餐制处于不反对、不提醒的随意状态。如果消费者不主动提出使用公筷公勺,服务人员也不闻不问。在谈及公筷公勺使用效果时,大梁路一家餐馆服务员表示:“基于成本考虑,我们没有特意提供公筷公勺。我们每张餐桌上摆放的筷子都有多余的,客人如果用来当公筷也是可以的。前几个月,客人吃饭的时候会比较注意,可是慢慢地就漠视了。”

传统就餐习惯“基因强大”

据了解,传统的合餐制用餐习惯妨碍着公筷公勺的推广。不少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跟不太熟悉的人一起用餐可能会比较注意,而跟家里人或是朋友一起外出吃饭,则不会刻意使用公筷公勺。“我赞同使用公筷公勺,但是特别难执行。”27岁的蔡薇告诉记者。她认为,在家里吃饭是一大家人温馨和睦的体现,家人之间使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夹菜非常普遍,如果也分公筷公勺,老人心里可能会不舒服。如果是在外面和同事、朋友聚会,同样会面临人际关系处理和吃饭效率等问题。

7月18日,记者在我市部分商圈进行了街头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都选择不使用公筷公勺。从回答来看,在家不使用公筷公勺的原因分别为“一家人没必要”“不习惯”“家里长辈不愿意”“太麻烦”等,而外出就餐不使用公筷公勺的原因分别为“餐厅没主动提供”“大家都不用” “同事朋友之间伤面子”。

与公筷公勺和分餐这一话题密切相关的,则是合餐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些人拒绝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的原因是对合餐的危害认识不足。

围桌共食、不用公筷公勺,这种就餐方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些病毒感染者就是通过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的,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整个家族。除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其他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存在家族聚集性的特点。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幽门螺旋杆菌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达国家发生率通常低于30%,我国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为40%~60%,且各地区分布不均,呈家族聚集现象。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通过口口(共用餐具、洁具)传播,如果家中亲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会在合餐的时候发生传播,致使其他家庭成员感染。

此外,儿童常见的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的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因共用碗筷导致病毒交叉感染。

让公筷“夹”出餐桌新文明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分餐而食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事实上,分餐制并非西方人的专利,其发明人正是我们的祖先。

我市著名饮食文化专家、开封市餐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开封市悟味饮食博物馆馆长孙润田告诉记者,我们经常使用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据史料记载,“筵”和“席”都是古代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古人用餐习惯席地而坐,面前摆放低矮的食案,筵和席都是一人一设,大家分餐进食。在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都采用分餐制,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许多历史壁画也描绘了一案一人、分餐而食的场景。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在全国各地,关于推行公筷公勺、实施分餐制的“餐桌革命”正在兴起。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城市陆续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和推行分餐制的倡议,避免病从口入。其中,北京将公筷公勺、分餐制纳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行推广,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提出:“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有条件的应当推行分餐制,引导消费者文明就餐。”

日前,《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明确了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分餐制等规定。

此前,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于4月初就制定并实施《兰州市餐饮分餐公筷公勺分餐夹使用规范》,并拟作为全省地方标准予以发布。记者注意到,与其他省市出台的规范相比,“兰州版规范”极为细致、操作性很强:公筷外形尺寸应当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公筷比普通筷子长3厘米~4厘米,便于取食,避免混用;在公筷公勺上宜印制“公筷(勺)”的标志或提示语;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之间宜通过造型、质料和色彩来区分;公筷公勺宜为红色或白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在推广和使用中,兰州市还明确,消费者和餐饮经营者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夹”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消费者应“积极配合”“自觉使用”。

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靠不断的倡导和宣传,家庭成员可以先从餐具分开做起,各人有各人的筷子、饭碗,就像各人有各人的牙刷一样。相关部门可以对餐馆进行监督。另外,大力宣传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的优点,使这种观念入眼、入耳、入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