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的话题,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关注,甚至还有网友,所在城市最繁华地区的“一点点”奶茶店停业,随之引发网友猜测其退出奶茶界。
随后,一点点奶茶官方微博发文“假假假!谁说点点要*了?!”,澄清并回击了近期的*谣言。
尽管被传*最终证实是场乌龙闹剧,但这场舆情背后,却也暴露出一点点近年来遭遇的瓶颈和颓势。随着新茶饮内卷持续升级,对于一点点这种老牌奶茶品牌而言,遭遇“后起之秀”挤压的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一名加盟商告诉九派财经,自己经营的一点点门店正经历业绩下滑。“如果是近两年加盟,可能回本都回不了。”另一位一点点加盟门店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由于今年业绩不佳,“门店已经关闭,不再续约”。
上述加盟商的情况并非个例。从近些年数据上来看,一点点奶茶门店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截至2023年11月,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而在此前2021年2月,一点点门店超4000家。这意味着,两年时间里,一点点门店减少了近1000家,缩减比例约达2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九派财经采访时表示,一点点没有基于整个行业的升级进行自我创新和迭代,也没有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整体经营理念十分落后,走向衰落并不意外。”
【1】形势变差:加盟店利润减少
标准化的门店,暗绿色的店面门头,配上显眼的品牌字号......曾经,一点点招牌式的店面,在全国各个城市密集铺开。而如今,这样的情形似乎正发生改变。
近段时间,“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一点点*”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各大媒体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发帖表示,所在城市的“一点点”门店不断关闭。
身处其中的从业者更加敏锐感知到潮水的退去。“今年没什么利润,营业额也只有十几万。”李静加盟一点点品牌近7年,第一次陷入如此大的困境。据李静透露,2017年—2021年期间,门店一年的营业额最高能做到35万元,但现在很难再达到这样的水平。
李静加盟的一点点门店位于四川成都。据她透露,2016年的时候,一点点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因此,李静投资了近70万元加盟,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成功实现回本。李静坦言,当初开得早,业绩做得很轻松。
“现在选择加盟一点点,回本将变得很慢。”在李静看来,自己门店业绩下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新茶饮行业竞争激烈、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品牌知名度下降之外,消费趋势的变化也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门店的堂食订单很多,很多人还不太习惯点外卖。”李静称,如今随着门店外卖订单的数量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外卖订单被平台抽成后,基本上都是亏的。”
在一点点加盟店工作过的制茶师刘宇同样有切身感受。据他回忆,刚开始加盟时,正好赶上行业的盈利期,门店生意几乎每天都很繁忙,但如今的门店业绩明显不如以往。
2023年,是刘宇所在的一点点加盟门店开业的第5年。刘宇透露,今年以来,业绩变得很差,门店与品牌方的合约到期,考虑到续约需要重新装修便不再续约。而在他观察中,从去年开始,门店客流量不如以往,并且不怎么赚钱了。
“现在不再是上升期了。”刘宇直言。
【2】品牌衰落:竞争压力加剧
台式奶茶的风格、高性比的产品优势,再加上免费加料的卖点......自2011年,一点点从上海作为起点,进入大陆市场短短几年,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追捧。此后多年,轻松*出重围的一点点,到2021年门店超4000家,规模排名全国前列。
一组《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一点点的占地面积为25平米,不到星巴克的1/4,日均销售是17315,平均面积销售约为星巴克的4.3倍,极具市场竞争力。
但过去几年里,一点点拓店速度变得十分缓慢。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19年,一点点开店886家,而在后续两年时间,门店开店数量从每年764家下滑至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今年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一点点“盛景”不再。在朱丹蓬看来,一点点的衰落,是整个新式茶饮行业未来洗牌的一个重要的加速器。
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有茶饮行业资深人士曾向记者透露,近些年,随着新茶饮行业增速不断放缓,品牌选择下沉市场,价格战变得更加激烈。“而如今消费者还变得越来越理性,对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背后,从占据头部市场的奈雪、喜茶,到不断进攻下沉赛道的蜜雪冰城、甜啦啦以及中腰部冲刺上市的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均在争夺市场份额。内卷下的新茶饮,以不断下探的价格,给定位“平价”奶茶的一点点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点点的难题还不止于此。在朱丹蓬看来,一点点在产品定位、品质标准以及服务体系、场景创新等方面,都没有及时进行升级与迭代。
九派财经从各大社交平台发现,不少消费者时常抱怨,一点点奶茶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并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很长时间,一点点几乎都没有出新品,一度以为真的要退出(市场)。”有消费者在某社交平台称。
如今,一个紧迫的问题是,一点点需要认真思考未来竞争的关键点,以在品牌热度消散之前做好准备。朱丹蓬认为,对于一点点而言,首先要做好品牌理念及定位升级迭代,未来需要倒逼产业端做出创新。“比如,不断开发出差异化、个性化,甚至功能化的产品,以满足多元化市场的消费需求。”
(文中采访对象李静、刘宇均为化名。)
九派财经记者涂梦莹
编辑 郭梓昊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