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诞生90周年纪念邮票
由霍建起导演,窦骁、董洁领衔主演的电影《秋之白华》,讲述了瞿秋白与第二任妻子杨之华的爱情故事。
1936年6月18日
马克西姆·高尔基病逝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1868年生于下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匠家庭,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因父母早亡,他少年时代便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89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署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马克西姆”意为“最大的”,“高尔基”意为“痛苦”),开始了创作生涯。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受到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1913至1923年间,高尔基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它们不仅是高尔基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永远的经典。
高尔基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3年从意大利回国后,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后因身体原因,以及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并于1934年当选作协主席,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36年6月18日,68岁的高尔基因病去世。列宁称赞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活动家,诗人”。
高尔基,摄于1907年。
高尔基与托尔斯泰在亚斯纳亚-博利亚纳庄园,摄于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