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每当宁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触摸到自己的心灵。"
人生的境界,说到底,就是心灵的境界。如若心烦意乱,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无法参透心生的本质,领略不到极具韵致的风景。唯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铸成优雅的人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便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人为生活疲于奔命,沉浮于波涛汹涌的社会大潮中,甚至有多少人发出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感慨。
我们被困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负担,家人的期望之中。因为这些,我们一直在奔跑,却忘记了休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我们渴望寻求内心的平静,渴望一方净土可以栖息。有些人便选择了归隐,以寻求心灵的宁静。终南山一直是许多放弃世俗生活选择归隐的栖息地。
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描绘的便是对归隐终南山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这样一位女隐士,在终南山修行。而且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从不与丈夫儿子见面。如今八十五岁高龄的她仍然能连续打坐一百零八天,以求内心的宁静。她就是终南山第一女隐士王芝霞。
韶华易逝,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四十年呢,且不与家人联系,远离世俗喧嚣,我想若不是真的信念坚定,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而且已经高龄的王芝霞却能连着打坐一百零八天,一心修行,这不得不令人佩服其毅力。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导致王芝霞选择归隐终南山的呢?是什么原因竟能让其坚持这么长时间,做到如此坚定的呢?
1. 自小便与佛结下妙不可言的缘分王芝霞出生在陕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对佛教并没有任何的了解。但是王芝霞从小就与佛结缘。在别家孩子哭闹时,需要的是糖果零食来解决。而她就不一样,王芝霞哭闹的时候,能让她心情变好的方法是去寺庙。在寺庙,王芝霞才体会到内心的宁静,可能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吧。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不禁调侃,说王芝霞上辈子必然是佛门中人。
年纪尚小的王芝霞喜欢聆听寺庙的钟声,喜欢寺庙香炉的味道,香烛燃烧的香气扑鼻,王芝霞便如感受到内心召唤一般。在见到寺庙的佛经之后,更是爱不释手。还不识字的王芝霞总是会感到莫名的亲近感,打开佛经,细细抚摸上面的字体,上面的每一个字体都仿佛一个个跳动的精灵,能够与她对话。王芝霞置身其中,怡然自得。
开始读书认字之后,王芝霞想要参透佛经的*就更加强烈了。她还买了一些佛经在空闲时间进行感悟。佛经是晦涩难懂的,若不是真的感兴趣,是很难理解和感悟的,会令人觉得十分的枯燥乏味。但是王芝霞是真的对佛经感兴趣,完全不觉得无聊,相反她觉得很有意义。
王芝霞与佛学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佛学一直吸引着她,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正所谓,"心向往之,行必将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佛的缘分让王芝霞对佛经十分感兴趣,也为她之后成为终南山第一女隐士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