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华文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单上“诸子百家”,常听到的名字: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还有孙子、鬼谷子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叫杨朱,在那个年代称呼为:杨子。
杨朱的著作已经流失了,至于他的真实出生年月都多个说法:一说在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二说在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他的出生地也有多个说法:一说是魏国人,一说是秦国人。是哪一国人什么时候出生的都说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说他?因为,虽然,你跟现代年轻人说起:杨子,可能他们会想到现在一位女明星的丈夫,而说杨朱,可能他们更多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你说一句成语“一毛不拔“,那基本上人人都知道,而这句成语故事就出至于这位杨朱先生。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中,这位杨子绝对是顶端高位中的一位,他的著作已经流失了,但是孟子的一句话表明了他当时的地位:“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句话是儒家亚圣孟子所言,天下所有的学子,不是依附在杨家就是依附在墨家这两家之下。
当时杨朱学派和墨家都处于极其鼎盛的声势,所以他们之间也肯定小不了“口水战”。
墨家弟子问杨朱:“拔你一根汗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你答应吗?”
杨朱说:“天下这么大,一根汗毛有什么用?”
墨家弟子又说:“我说的是假设?”
杨朱回答:“我不答应。”
就这样后世之人就有了,一句人人都觉得代表着自私,极端吝啬的成语“一毛不拔”了。
这样来说,杨朱算得上是个人主义的鼻祖,然而他之所以让当时天下最小一半的学子都愿意向往的思想是“贵己”!
杨子对“一毛不拔”的详细解释:
杨朱说:拔一根毛让天下都得到好处,我不干,但让天下的好处都给我一个人,我也是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又怎么会真的珍惜别人的生命?拔一根毛虽然的确是很少,但是今天要你一根毛,明天就会要你一根手指,后天会要你一根胳膊、一条腿到要你的生命。如果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每一根汗毛,每个人连汗毛都不会受到伤害,那还需要那些治天下的理想,救天下的主义吗?每个人都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天下可治了。
听起来是不是和我们现在常对小孩说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很相似吧,这就很好理解,杨子能说服天下一半的学子了吧,这明明就不是吝啬和舍不得,而是劝教世人,要大家好好保护自己,爱己及人,与孔子的“仁”一样,说得都是“爱”。
那又为什么后来这故事就变味了?
杨朱主张“贵己”,认为人这一辈子几十年,小时候不懂事,到老了想管事也管不了,人生的时间,有一半还需要在床上睡觉用了,那给成年人还剩余多少时间呢,人生又是在图什么呢?
人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人就会烦恼,但是,烦恼有用吗?还不如及时行乐。
因为想长寿,我们就害怕鬼怪;希望出名就怕被别人抢了风头;想要更高的地位就害怕地位高的人压制自己,又怕地位低的挤上来;想要钱做事情就怕亏本.......
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把快乐的基础寄托于别人身这上,别人给你一点好处就很开心,被拿走了或者是少给了就不开心,像被牵线的木偶一样,人生就没有意思了。
我们相信自然,不想反抗自然规律,就不贪图长寿;不觉得出名了就很了不起,就不贪名;不喜欢那些地位,就不贪图权势;不羡慕有钱人就不会天天想着发财。开心不开心,由我自己决定。
是不是跟我们现在所讲的”内卷“之下,不要当什么房奴、车奴的,”趟平“就好,有点相同吧。
只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今年这个国君当霸主,明年那个国君当霸主,有哪一个当国君不想着,霸主人人做,什么时候轮到我?
所以,孟子又出来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每一个人都按杨朱的思想去做,不爱名不爱利,宅在家里,种种地,养养鸡,就这样生活一天天地过,那你们把国家放在哪里?把民族放在哪里?把国君朝廷又放在哪里?
所谓“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乎“。在历史的发展长河里,杨朱一定是要打倒的,而且必须要搞臭的。能支持“宅居”、“趟平”吗?不行,这是带坏社会风气的,国民都成了“垮掉的一代“,国君又如何能成为霸主呢?
后来有人还想为杨朱留点情面,说他是道家的始祖,但是,道家可不答应,我们可不要沾边背锅,一齐被打倒,我们道家的始祖是老子,并且我们的思想还来至更早更伟大的黄帝呢,他杨朱的就只能称为杨朱学派。
杨朱学派已经被“儒学”所打败,《孟子.尽心上》写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的名字只能在《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这些著作中出列了。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让我们认识了杨朱的风采。诸子百家,大家更喜欢哪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