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在选择券商时,可以重点考虑几点。
首先,券商与企业的规模是否匹配,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可以考虑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经验丰富且服务精力充沛的券商,具体可以查看该券商的注册资本金、过往历史业绩、保荐人数量等。
第二,重点考察具体的保荐团队,保荐团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券商本身。可以重点考虑保荐团队的相关项目经验、团队重点人员的从业经验、相关资源、业务风格及协调能力,以及对企业所处行业的认知等。
其他如地域、具体收费等也可以作为参考的因素进行衡量。
给拟 IPO 企业的建议1、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及高管应该对 IPO 过程中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做系统了解,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公司具体情况确定公司启动 IPO 的时间节点。
举例来说:是否启动 IPO 是当下很多满足条件的新三板企业都在思考的命题。
在申报 IPO 的过程中,投融资、并购等资本运作均无法进行,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目前有很大的整合机会,漫长的排队时间反而有可能使企业错失了成为行业龙头的机会。
因此,启动 IPO 的时间节点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企业情况、资本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衡量,而不是随意跟风而动。
2、企业应该慎重选择券商等中介机构。
选择合适的券商对于企业迈向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多数企业不知道选择券商及保荐团队的要领,依赖于熟人介绍,缺乏从企业自身及券商、保荐团队的角度去进行综合衡量。
3、企业应该以 IPO 为导向进行系统的战略及资本规划。
我们团队接触过不少净利润在 3000-6000 万之间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多是实业出身,大多只关注公司技术、产品及具体业务层面。
公司虽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在面向资本市场、外部机构时可能仍无法清晰传达公司的战略定位、业务结构、所处的市场空间及自身增长潜力。这是其一局限性。
其二局限性,公司只看业绩指标满足或即将满足 IPO 要求即决定启动 IPO,缺乏系统的资本规划。
比如,企业应该在什么时间段申报 IPO;财务审计的基准日如何确定;申报之前是否要开展一轮并购,时间是否充足等等,都是企业应该思考和掌握的时间节拍。
4、不要局限于内部团队限制,去外部寻找合适的IPO咨询机构。
大家知道,近期保荐机构手中的 IPO 项目不断在增加,这种现象导致保荐团队无法投入 100% 精力去研究其中一家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核心竞争力。
而在招股说明书中,如何用资本市场的语言向外界传递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对于拟 IPO 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也建议,在综合考虑 IPO 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的背景下,企业也要注意莫要因小失大。如果内部缺乏该类人才,可以考虑与外部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IPO 咨询机构、市场研究机构等服务企业进行合作,争取 IPO 收益最大化。